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1/10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与元素化学性质有密切联系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B.中子数C.质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2.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图所示实验。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今年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4.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粒子。这种氢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有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这对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一个原子B.它一定含有3中子C.它的构成可以用H+表示D.可以推测它的化学性质与H2不同5.本次化学考试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B.可燃C.易撕碎D.不溶于水6.据最新报道元素67Ho(钬)可有效地治疗肝癌,已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6,核电荷数为67,则该原子核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166和67B.67和99C.166和99D.99和677.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的。下面事实能说明粒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盐咸糖甜B.热胀冷缩C.美酒飘香D.H2O2和H2O性质不同8.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O2CO2B.Fe+O2Fe3O4C.CH4+O2CO2+H2OD.Cu+O2CuO9.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B.空气C.液氧D.石油二、多选题10.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中错误的是()A.水分子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B.天然降水洁净清澈,提倡直接作为饮用水C.盛开水的热水瓶底常沉积一层水垢,这说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2/101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12.化学是创造物质的科学,要创造新物质,其核心是认识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原子的质量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原子中,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gD.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不相关的是()A.用二氧化碳灭火B.用液态氮气做制冷剂,保存血液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D.用稀有气体作工业生产的保护气1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D.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三、填空题1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A.氢氧化钡溶液B.冰水混合物C.黄铜D.________.17.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和如图的信息填空甲乙丙(1)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丙图所示粒子属于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2)甲、乙、丙三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填字母)。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写出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18.填写出下列各仪器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3/10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其中:⑤________(名称),用于________和________少量________。注意:用过后应立即________再去吸其他药品,防止污染。⑥________(名称),用于量度________体积。注意:不能________,不能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1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础:(1)量取8mL水应选取量程为________的量筒(选择“10mL”或“25mL”),读数时要平视________;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若先仰视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________20mL(填“大于”,“等于”、“小于”或“不能确定”);(2)加热烧杯中液体,应在下方垫放________;(3)用酒精灯对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应先________,再用________加热。20.报纸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能闻到“强烈刺激性的气味”说明________,氯气易“压缩且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说明分子间________,2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________;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均填序号)四、实验探究题22.程伟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人烧杯中,先加人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下列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图中还差一种仪器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________.(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_.(4)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23.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完品红扩散实验后,想把变红的水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请根据如图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4/10(1)图2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________、烧杯,该操作过程中共有________处错误.(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填一种即可)________.(3)经过重新过滤后,水中的品红固体已完全除尽.此时小明想让水变得无色透明,应该选择的另一种净水方法是________.(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通过电解水实验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填序号).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煤在空气中燃烧C.水的蒸发D.水的净化.五、综合题24.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D中的X为________,氯原子的符号是________,钙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2)①②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3)A,B,C,D质子数不同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填字母).25.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________.(2)酒香不怕巷子深________.(3)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原理________.(4)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5/10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观察选项,故选A.【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据此解答.2.【答案】B【解析】【解答】A、该过程没有体现分子可分,A不符合题意;B、容器A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不断运动,B符合题意;C、该过程没有体现分子之间存在间隔,C不符合题意;D、该过程没有体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解答3.【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故B、C、D错误,正确A.故选:A.4.【答案】D【解析】【解答】A、普通氢分子2个原子核,这种氢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构成,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一个原子核,A不符合题意;B、因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则不含有中子,B不符合题意;C、根据3个原子核和2个电子,该微粒可表示为H3+,C不符合题意;D、H3+和H2的构成不同,则它的化学性质与H2不同,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题中叙述解答B根据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解答C根据氢粒子中含有三个原子核解答D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解答5.【答案】B【解析】【解答】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白色,属于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B、可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燃烧来表现,属于化学性质,B符合题意;C、易撕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D、不溶于水,属于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6.【答案】D【解析】【解答】由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推出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和,就是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又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66,即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和为166,由题意知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为67,所以中子数为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6/10166-67=99故选D.【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本题,并要结合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对这些关系要灵活运用.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答案】C【解析】A、盐咸糖甜说明不同物质的粒子性质不同.B、热胀冷缩是因为粒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C、美酒飘香是因为美酒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气.D、H2O2和H2O是两种不同的物质,H2O2和H2O分子的构成不同,H2O2和H2O的性质不同.故选C.8.【答案】C【解析】【解答】解:A、C+O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Fe+O2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CH4+O2CO2+H2O,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D、CuO2Cu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9.【答案】C【解析】【解答
本文标题: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03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