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考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
1中考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一、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又分两种情况。1.主语被掩盖,如:⑴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个句子由于在“这次活动”前加上了“通过”一词,和在“我们”前加上了“使”一词,使得这个句子的主语被掩盖起来,致使主语残缺。修改的方法是,把“通过”一词删去,让“这次活动”作句子的主语。或者把“使”删去,让“我们”作句子的主语。2.误认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如:⑵阵风掠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这个句子误认“阵风”为主语,其实主语应是“稻浪”。修改的方法是,在“恰是”前加上“稻浪”。3.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如:⑶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这个句子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地方”。二、句子成分不搭配1.主语和谓语不搭配,如:⑷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这个句子的中心语“眼睛”和谓语“集中”不搭配,应将“眼睛”改为“目光”。2.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搭配,如:⑸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模的报告。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注视”和它的宾语“报告”不搭配,修改的方法是,在“注视后加上“这位英模”,将“和”去掉,在“这位英模”后加逗号。3.主语和宾语不搭配,如:⑹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这个句子的主语“内蒙古草原”和宾语“季节”不搭配,可改为:内蒙古草原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4.定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如:⑺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这个句子的定语“强壮”与它的中心语“步伐”不搭配,可将“强壮”改为“强健”。5.状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如:⑻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这个句子的状语“多么深刻”与其中心语“蕴含”不搭配,应改为:这朴素的话语蕴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三、词序不当词序不当容易产生歧义,如:⑼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把“许多”看作是“事迹”的定语,表示有“许多事迹”;一种是把“许多”看作是“张老师”的定语,表示有“许多张老师”。要避免这种歧义,应把“许多”调到“张老师”的后边。词序不当的另一个表现是,多个定语距中心语的远近关系处理不当。如:⑽我们学校有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两位老教师。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教师”有四个定语,按其距中心语的远近关系应排列为: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的---老。因此,这句话可改为:我们学校有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的老教师。四、种属关系并列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不得并列,如:⑾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工具书、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句子中的工具书和辞典、《现代汉语词典》是种属关系,不的并列,应改为: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五、交叉关系并列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也不得并列,如:⑿这所学校里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老教师和女教师只占少数。这个句子中的“中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中包含有“女教师”,女教师中也包含有“中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和“女教师”及“老教师”和“女教师”均是交叉关系,不得并列。因此应将“女教师”删去。六、意义关系颠倒在一个递进复句中,前项和后项是递进关系,其意义关系不得颠倒,如:⒀他不仅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而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这个复句中前项和后项关系出现颠倒,应将“能写一般的应用文”作复句的前项,将“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作为后项。这个复句可改为:他不仅能写一般的应用文,而且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七、同义反复(重复啰嗦)同义反复有时候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但更多的时候是产生消极的效果,如:⒁听说学校要成立文学社,他首先第一个报了名。2“首先”和“第一个”是同义词,在这句话中出现显得多余,应将其中一个删去。八、关联词语不搭配关联词语不搭配,会破坏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⒂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可能的。“既……而且……”不搭配,可将“而且”改为“又”,与“既”构成并列关系,或将“既”改为“不仅”,与“而且”构成递进关系。九、滥用关联词语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具有内在逻辑性,不得人为地强加某种关系,如:⒃这本书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这个句子的语病是滥用关联词语“所以”,加强因果关系,应将“所以”去掉。十、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具有确定性,不得随意调动,如:⒄不仅中草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不仅”只有放在“中草药”后才能与“而且”构成递进关系,因此,应将“不仅”调到“中草药”后。十一、前后项不对应(两面对一面)如果一个句子的前项出现了两种情况,那么后项就应该有另外两种情况与之对应,否则,就会造成前后项不对应,如:⒅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这个句子的前项出现了两种情况: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而后项只有一种情况“能做好工作”,这种情况与前项中的“有健康的身体”对应,而缺少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因此,这个句子应在“能”字后加一个“否”字,这样前后项就对应了。十二、否定不当不适当的否定会改变句子的原意,如:⒆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个句子的原意是要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加否定词“不”后,就改变了整个句子的原意,因此,应将否定词“不”去掉。十三、用词不当例:我忽然感到她是个很智慧的人。(名词“智慧”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有智慧”或“聪慧”)例: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成就”词义过重,改为“成绩”几种务必注意的病句类型:1、“是”和“成为”要小心,前后是否一回事。“避免”“预防”“忌”“仿造”,看看是否说反了。①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北京”是“季节”,搭配不当。应改为“北京的秋天”才对)②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卧处当风,三忌吃得太饱。(“三忌”与后面的“忌”矛盾)2、分数倍数要注意,减少不能用倍数;搭配介词要想清,是否意思有问题。①今年增产50%,成本降低近两倍。(“降低两倍”不通)②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3、“是否”“可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双重否定表肯定,多用一个又否定。①有没有意志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之前应加“能否”)②新旧体制交替,不免不出现管理漏洞。(多了一个“不”,意思弄反了)4、习惯错用的词:“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语意重复①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的为了摧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目的”与“为了”重复)②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以……为主”就含有“大多”的意思,属重复)“约……左右”“近……左右”“余……左右”“达……多(以上)”“超过……以上”表意矛盾③近一半左右的年青人不相信这个。(“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与“左右”矛盾)④载重量达十吨以上。(“达”指的是数量向上或向多达到的最高点,与“以上”矛盾)⑤通过这次普法学习,使我增强了法制观念。(“通过”和“使”同时使用,把句子主语淹没了,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01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