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2018级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8级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错误!未指定书签。【专业名称】语文教育(专业代码:670104K)【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三年【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岗位名称初始岗位发展岗位岗位能力要求可获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教育与体育67语文教育(专业代码:670104K)公立小学教师(特殊岗位)教师校长具有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民办教育机构教师教师执行校长、华文总监具有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晚辅能力;续班能力;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幼教教师教师园长具有亲和的语言沟通能力;有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能力;掌握幼儿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辽宁省幼师资格证、蒙台梭利3—6岁教师初级资格证讲解员讲解员队长、馆长具备口语表达能力;具备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具有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普通话、国家职业汉语一、培养目标和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培机构教师及教育科研、教育管理工作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系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语文教育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结构分解表序号能力名称内涵要点相关课程1语文教学、教研能力具有备课、上课、评课、批改作业的能力;具有选题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法、教育科学研究2育人能力具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做人、做事的能力以及对美的认知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美学与美育、小学语文课堂艺术、说课与试讲3信息化教学能力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力、云教室使用能力课件制作、现代教育技术4班队工作能力具有班级管理能力;设计、组织班队活动能力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教学简笔画、儿童文学、教师礼仪、公文写作5讲解能力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感知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现场掌控、沟通、应变等能力讲解技巧2.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基本素质①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教学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③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2)基本知识①通识教育知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体育知识、英语知识、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知识、中文知识、应用文写作知识、职业规划与就业观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环境与健康知识。②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包括文学作品知识、语言文字知识、语言表达知识、教学法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③综合化专业知识。包括社交礼仪知识、领导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研究知识。(3)基本能力①通用能力。包括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语文应用能力。②专业基本技能。包括汉语应用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班队管理能力、创新能力。(4)职业态度①自我因素。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抱负、价值观、自我期望等。②职业因素。包括职业岗位的需求、职业的薪水待遇、职业精神、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等。③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地位,父母期望、家庭背景等因素。④社会因素。包括同行关系、社会地位、社会期望等因素。二、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1.基于工作岗位的能力领域与课程体系;学生入学后,一年级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二年级为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学习与实践,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展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活动,以企业订单班冠名开设后续式订单模块课程,并在模块课程内设置企业核心课;三年级为认识性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以企业行业工作岗位为导向,确定具体学习领域实施教学,让学生掌握语文教育专业的前沿技能并了解新时代教育形势和需求。以小学语文教师岗位(含教培机构教师)为例:2.“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指南;从教学过程入手,改变师生的观念。关注学生教育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深入研究探索,努力做到“立德树人”与“博学精教”、“成长”与“成才”、“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和谐统一,练师能、铸师魂,让“教学做”在教学中有机统一。3.双证书课程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课程的对应关系(表)序号职业资格证书对应专业课程1小学教师资格证语文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2辽宁省幼师资格证幼儿园组织与管理3国家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现代汉语小学语文教师语言文字能力、写作能力、文学理解与鉴赏能力对小学教育教学领域认知能力品牌化特岗化作文、阅读、口才教学能力实战化作文、阅读、口才教学能力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综合能力课企业核心课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一年级二年级(上)二年级(下)三年级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4蒙台梭利3-6岁教师初级(中级)资格证书蒙氏教育5计算机等级证书计算机基础6英语等级证书大学英语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二级甲等或以上)教师口语、普通话训练(二)课程体系结构图1专业课程架构实践实训课程专业基础课程6.形象设计与社交礼仪4.领导科学5.美学与美育3说课与试讲1.语文教学法2.作文教学法职业能力课程专业课程体系6.美术鉴赏4.书法鉴赏5.舞蹈鉴赏3.茶文化1.影视鉴赏2.戏剧鉴赏专业选修课程3.古代文学1.现代汉语2.古代汉语6.文学概论4.中国现当代文学5.基础写作6.社会活动及军训4.企业核心课5.毕业设计3.能力训练课1.教育见习2.专业特色活动(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大学英语、军事理论课、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为公共必修课程,社交礼仪、应用写作、环境与健康教育、书法、艺术欣赏、人文社会科学、形体、科学史等列为公共选修课。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为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基础写作、外国文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概论、美学与美育。3.实践性教学——十大技能训练+教育见习+企业核心课+实习实训○1百篇作文(52周)○2小学课文诵读(18周)○3普通话(16周)○4钢笔字粉笔字书写(34周)○5名篇背诵(16周)○6常用字词(18周)○7说课与试讲(18周)○8教师礼仪(18周)○9教学简笔画(18周)○10课件制作(18周)○11教育见习(1周)○12企业核心课(72学时;4周集训)○13实习、实训应依据国家发布的有关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组织好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四)主要核心课程简介1.现代汉语(理论)学时:86学分:5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和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分析现代汉语中的一般语言现象,较为规范地使用现代汉语,即能正确地使用普通话,用字标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准化,用词规范化,具有语法分析和语法纠错能力,为从事文化工作和语言文字工作(含语文教学及研究)奠定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具体包括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普通话语音知识;现代汉字知识;现代汉语的构成及词汇知识;组织造句的规则和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修辞的理论及运用。2.现当代文学(理论)学时:86学分:5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深刻理解这一时段文学的现代意义以及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文艺方针政策,同时提高文学批评鉴赏的能力,增强必要的文化知识储备。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讲授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现代文学和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当代文学两大部分。具体包括主要的文学运动或潮流,不同文体、不同流派的创作及发展,各个时期和不同文体的代表作家及作品的分析评价等。3.基础写作(理论)学时:64学分:4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写作原理、基础知识,并通过系统训练,培养和提高其从事文化类工作的写作能力和水平。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讲述摄取材料、构思谋篇、文字表达等通用写作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二是讲述叙述类、议论类、说明类、应用类等四大类文体的写作知识。4.外国文学(理论)学时:36学分:2课程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使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分欧美和亚非文学两部分,主要介绍了欧美自古希腊开始的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及文学特点,以及杰出的作家及作品;介绍了亚非文学的各个文明古国及优秀作家作品。5.中小学语文教法(理论)学时:36学分:2课程能力目标:进行各类文体的教材特点和教法指导: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过程、方法;以及中学语文教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外语文教学的动态等。6.美学学时:36学分:2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审美现象、审美类型、审美文化、形式美法则美的起源等。从人类文化、文学来看,美是怎样产生的,人是怎样认识到美的。7.文学概论学时:36学分:2课程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文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文学认知能力。课程主要内容:文学概论主要讲授,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文学概论以文学为研究对象,把历史的、现实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逻辑的研究结合起来,揭示文学的不同形态的特点。三、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语文教育专业学时安排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各类课程学时的科学合理分配;可根据专业特点与相关行业生产特点灵活设置。三年制师范每学年教学时间不少于36周,总学时数约为2784,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24学时计算。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约为25%,其中选修课与职业通用能力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10%。专业必修课占总学时比例约为37%(含专门能力课、综合能力课、能力训练课,其中能力训练课占总学时比例约为7%),后续式订单课占总学时比例约为13%。第五六学期具体安排综合实践课,按照认识实习、跟岗实习(教育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6个月,含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组织实施,占总学时比例约为26%。本专业课程突出校企合作、理实一体,教学实践占比超过5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道德)课内学时参与排课,课外学时以实践或专题等形式进行,不参与排课,由思政部安排。形势与政策课程分两个学期开设,每学期9学时,以讲座等形式进行,由思政部安排。安全教育和军事理论共计1学分,其中以讲座等形式开展,在第1、2学期由学生处安排。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课安排在第一至四学期,由招生就业处具体安排负责。语文教育专业各学期学时统计表第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464学时522学时522学时468学时306学时288学时各类课程学时和学分统计表课程类别占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2018级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4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