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工商企业管理实务-复习资料
工商企业管理实务复习资料1、“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最能说明的管理原理是()。A.搞好企业,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合格的企业家B.搞好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解聘无能的人,让“熊兵”下岗C.当好领导的关键,是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把“熊兵”培养成“能将”D.任何领导者都不免要与些无能之辈共事2、在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同级人员互相评价时,某家大保险公司财务部门经理收到了有关其部下林女士的两份截然不同的报告。其中一份说,林女士经常有迟到和早退的情况。此外,每隔几个星期,她还要请一天或半天的事假。另一份报告反映,林女士是个单身母亲,丈夫一年前去世了,有个孩子在日托班。她常把工作带回家,并在周末加班,以补上本周落下未完的活。对这样的下属,该采取的措施是()。A.提醒和警告她必须改变工作态度,否则就考虑采取惩罚措施B.鼓励和奖赏她对工作的负责态度,因为她本质上是一个出色的雇员C.承认她独特的自我观念和责任心,并采取措施帮助她将工作任务与个人境遇结合起来D.她对工作的尽心态度表明了她是个出色的员工,宜设法减轻其工作负担以免她劳累过度3、有时,一位工作表现很出色的基层主管在被提升为中层主管、进而高层主管后,虽然工作比以往更卖力,绩效却一直甚差。其中的原因很可能就在于这位管理人员并没有培养起从事高层管理工作所必需的()。A.概念技能B.技术技能C.人际技能D.领导技能4、都说人们不能用设计一个汽车公司的组织结构的办法来设计一个小杂货店,不能用激励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搬运工的方法来激励一个大学教授,可是有一个军事指挥家却奇迹般地领导美国科学家完成了轰动世界的曼哈顿计划,成功地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对此,如下结论中更具有典型性的是()。A.现实中确实存在某种普遍适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好的管理原理与方法B.现实中并不存在适用于多种管理实践的一般管理原理和方法,军事指挥家领导曼哈顿计划取得成功只是一个特例C.现实中存在某种共通性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只是这些原理和方法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而这种运用能力的高低就反映了组织领导者素质的差别D.组织领导者需要培养自己灵活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这点的重要性远超过掌握一般性的管理理论5、你所领导的跨部门任务小组正在致力于完成一项全厂范围的调研报告。任务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出席过去的5次会议一直都迟到,他对此既不道歉也不做解释。而且,他迟迟没有交来他所在部门的成本数据。现在他必须在3天内将这些数据交到任务小组。此时,你应当()。A.明确告诉他你希望他做什么,并严密监督他完成这份工作B.和他讨论他为什么一直迟到,并对他完成该任务的努力予以支持C.强调何时该交来这些成本数据,并对他的努力给予支持D.认定他会准备好这些成本数据并交到任务小组6、人际、概念和技术技能是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三项基本技能,但在三者组合比例上,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就各不相同。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1)423127(2)354718(3)351847根据表中的数据,左栏中相应的管理层次是()。A.(1)基层,(2)中层,(3)高层B.(1)高层,(2)中层,(3)基层C.(1)中层,(2)高层,(3)基层D.(1)基层,(2)高层,(3)中层7、有人认为,在知识经济社会,精通专业非常重要。因此作为管理者,不管是企业界的,还是医学界的,或者是政府部门的,他们只需要精通自己专业。作为一名会计师,不需要知道产品如何制造;作为一名工程师,不需要了解如何促销某种新产品;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不需要了解精神病的治疗;作为农业部的官员,不需要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法律。以下说法中更恰当的是()。A.这种说法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规律,因为技术非常重要,一个人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精通自己专业B.作为一名管理者,首先应该精通自己专业的知识,其他知识可以忽略C.这种说法不利于管理者做好管理工作,因为管理要求的管理者应该是复合型人才D.这种说法符合管理学中的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8、下述关于信息沟通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层次越多,信息的失真度就越大B.信息量越多,就越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C.善于倾听能够有效改善沟通效果D.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地位上的差异也是一种沟通障碍9、有一位传播学者在大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如果将语言表达的冲击力表示为100分,那么,其55分来自面部表情,38分来自声音(包括音量和语调),7分来自言辞。这项研究结果说明()。A.口头沟通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口头语言的使用B.口头表达方式可以也需要将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结合起来使用C.口头语言需要与书面语言配合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D.传播学的研究结果并不能用来说明管理中的沟通问题10、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科卡曾讽刺说:“等委员会讨论后决策射击,野鸡已经飞走了。”关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A.委员会决策往往目标不明确B.委员会决策的准确性往往很差C.群体决策往往不讲究时效性,只考虑作出合理的决策D.群体决策往往难以把握市场的动向11、有位名人说过:“人们从事工作,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机,而每个人的动机又各不相同。你必须探知你所接触的每个人的不同动机,以便掌握和开启发挥各人潜能的‘钥匙’。”这句话说明,管理人员必须进行()。A.授权B.激励C.人员配备D.沟通12、以下现象中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的是()。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D.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类别技能要求(%)管理层次13、对一个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激励措施中最能产生效果的是()。A.提薪B.升职C.解聘威胁D.工作扩大化14、法国工程师林格曼曾经设计一个拉绳试验,发现2人组的拉力是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3人组的拉力是只是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8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8人拉力总和的49%,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众人在一起的力量小于个人力量的加和B.这个实验没有道理,众人拉绳合力一定大于个人C.众人拉绳的拉力小于单独拉绳是的总和,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D.众人在一起,要产生群体力量,必须有统一目标和齐心协力。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的重要性。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16、假设你召集下属开会,研究解决领导所布置的一项紧急任务,结果发现其中有位比较哕嗦的人大讲特讲与主题无关的教条理论,耽误了很多时间。你认为如何应付这种情况为好?()。A.任其讲下去,让其他与会者群起而攻之。B.不客气地打断其说话,让别人发言。C.有策略地打断其讲话,指出时间很宝贵。D.允许其畅所欲言,以表示广开言路。17、某人在工作中能够根据下属个人的特长,适时安排工作,善于与下属沟通,能够有条不紊进行部署,通常采用合作的方式,促使别人能积极工作,从而产生团队绩效。说明他的()较强。A.计划能力B.组织能力C.沟通协调能力D.领导能力18、一家企业因为要上一个新的项目,急需筹措资金。管理人员想到了向银行贷款。企业的厂长找到财务科长,向他做了这样的布置:“张科长,企业要上新的项目,需要资金,你也知道我们企业目前缺乏这笔资金。请你想办法从银行申请到贷款。”该企业厂长的这一指示,在()方面还不够明确。A.贷款目的B.贷款地点C.向谁贷款D.何时贷款19、关于管理的应用范围,人们的认识不同,你认为以下说法哪一个最好?()。A.只适用于盈利性工业企业。B.普遍适用于各类组织。C.只适用于非盈利性组织。D.只适用于盈利性组织。20、管理活动的首要职能是()。A.指挥B.控制C.协调D.计划21、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A.感情的逻辑B.正规的程序C.科学的理念D.效率的逻辑22、某公司总经理自创业以来一直都亲自主管营销工作。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他所直管的营销队伍从5人增加到了80多人。最近,总经理发现公司的营销人员有些散漫,对公司的一些做法有异议时也不像从前那样直接找总经理沟通商量,常常采取背后议论的方式。这种情况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对此,总经理感到比较困惑,但又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从管理的角度看,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市场规模增长太快,营销人员太多,产生了鱼龙混杂的情况B.总经理对营销人员关心不够,致使营销人员内心产生了看法C.总经理直管营销队伍的方式已无法适应公司日益扩大的规模D.公司管理层次太多,阻碍了总经理与营销人员间的直接交流23、你所领导的跨部门任务小组正在致力于完成一项全厂范围的调研报告。任务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出席过去的5次会议一直都迟到,他对此既不道歉也不做解释。而且,他迟迟没有交来他所在部门的成本数据。现在他必须在3天内将这些数据交到任务小组。此时,你应当()。A.明确告诉他你希望他做什么,并严密监督他完成这份工作B.和他讨论他为什么一直迟到,并对他完成该任务的努力予以支持C.强调何时该交来这些成本数据,并对他的努力给予支持D.认定他会准备好这些成本数据并交到任务小组24、X公司原是一家军工企业,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但老产品的市场潜力不大,总裁决定为此进行战略调整。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也因此行动起来,他们期望尽快完成新的人员配备计划的制定和贯彻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工作,其中最重要的计划前提是()。A.提高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的水平B.了解和把握公司的发展方向和与之相适应的任务目标C.加强人力资源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D.了解其他同行公司的发展情况25、通过组织中等级制度所赋予的权力是()。A.法定权力B.表率权力C.专家权力D.奖惩权力26、在下列情况下,金钱可以成为“激励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的是()。A.那些未达到最低生活标准、急于要养家糊口的人的计件工资B.组织在个人取得额外成就而很快给予的奖金C.以上两种情况均可使金钱成为激励因素D.无论什么情况下金钱都只是保健因素27、有学者对包括卫生系统、高技术企业、轻重工制造业、商业及服务部门等许多组织的一线管理者进行了实地调查,经过归纳分析后发现这些一线管理者所看重的各项职责按重要性排序如下:(1)工作安排和日常的工作计划;(2)安排和分派工作;(3)控制质量和成本;(4)沟通政策和程序;(5)激励和指挥职工;(6)纪律约束;(7)训练职工;(8)评价职工的工作成果;(9)维护设备,保证各项补给品的供应;(10)保证安全。上述各项中属于管理者的控制职能的工作主要是()。A.(3)B.(2)(3)和(9)C.(3)(6)和(8)D.(3)和(6)28、某家用电器制造商以往从未向美国大型百货店提供过产品,最近却与西尔斯百货公司签订了一份3年期合同,将其洗衣机产品40%的生产量集中出售给西尔斯公司。这一行动使该制造商的经营环境发生的变化是()。A.环境复杂性降低B.环境复杂性升高C.环境动态性降低D.环境动态性升高12345678910ACACACDBBC11121314151617181920BCBDDCDDBD2122232425262728DCABACCA1、()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的所在,得出解决的方法。2、()专制式领导行为适用下属能力不强的情形。3、()某大企业人才济济、设备精良,长期以来以管理正规、有序而自诩。但近年来该企业业绩不佳,尤其是干群士气低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失率逐年升高。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分析,该企业最有可能是计划职能方面的工作存在问题。4、()控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确保行动依循计划发展。5、()管理与领导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他人行为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6、()强化理论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受到奖励的行为会重复进行,而招致惩罚后果的行为会更加趋向于重复发生。7、()按照帕累托原则,抓住80%的多数因子,就能解决20%的少数因子问题。()8、古人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
本文标题:工商企业管理实务-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46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