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培训(固定污染源废水自动监控系统)第四章废水污染源比对监测系统组成与条件第五章比对的内容第六章比对的频次第七章比对的方法第八章比对的计算和评价第九章比对的质量保证第十章比对的报告格式和内容第四章废水污染源比对监测系统组成与条件第一节监测系统的组成1、采样系统2、分析仪3、数据采集仪4、流量计第二节比对监测条件1、排污口的规范化2、仪器设备的合法性确认证明3、调试合格与试运行报告证明4、验收报告【子课题四】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3.4.1课题目标(1)总体目标围绕废水污染源监控系统建、管、用的关键环节,对现行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失的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在废水排放流量准确监测比对技术、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分析比对技术、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五级联网监控预警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建立成熟的技术方法与规范指南,从而形成系列化、适用性强、易推广的解决技术方法体系,促进我国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控向建设规范、运行稳定、数据准确、监管有效发展。(2)阶段目标1)近期目标开展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点位设置规范和排污口规范化研究,建立污水处理站泵流量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为准确流量自动监测提供支持。提出部分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功能和技术参数的设计技术指南,开展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和针对低浓度废水的低量程分析设备的技术研究,开展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比对方法与有效性评价研究,建立第一节监测系统的组成1、采样系统1.1采样取水系统技术要求采样取水系统应保证采集有代表性的水样,并保证将水样无变质地输送至监测站房,供水质自动分析仪取样分析或采样器采样保存。(1)采样取水系统应尽量设在废水排放堰槽取水口头部的流路中央,采水的前端设在下流的方向,减少采水部前端的堵塞。测量合流排水时,在合流后充分混合的场所采水。采样取水系统宜设置成可随水面的涨落而上下移动的形式。应同时设置人工采样口,以便进行比对试验。(2)采样取水系统的构造应有必要的防冻和防腐设施。(3)采样取水管材料应对所监测项目没有干扰,并且耐腐蚀。取水管应能保证水质自动分析仪所需的流量。采样管路应采用优质的硬质PVC或PPR管材,严禁使用软管做采样管。(4)采样泵应根据采样流量、采样取水系统的水头损失及水位差合理选择。取水采样泵应对水质参数没有影响,并且使用寿命长、易维护。采样取水系统的安装应便于采样泵的安置及维护。(5)采样取水系统宜设有过滤设施,防止杂物和粗颗粒悬浮物损坏采样泵。【子课题四】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3.4.1课题目标(1)总体目标围绕废水污染源监控系统建、管、用的关键环节,对现行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失的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在废水排放流量准确监测比对技术、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分析比对技术、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五级联网监控预警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建立成熟的技术方法与规范指南,从而形成系列化、适用性强、易推广的解决技术方法体系,促进我国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控向建设规范、运行稳定、数据准确、监管有效发展。(2)阶段目标1)近期目标开展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点位设置规范和排污口规范化研究,建立污水处理站泵流量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为准确流量自动监测提供支持。提出部分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功能和技术参数的设计技术指南,开展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和针对低浓度废水的低量程分析设备的技术研究,开展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比对方法与有效性评价研究,建立【子课题四】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3.4.1课题目标(1)总体目标围绕废水污染源监控系统建、管、用的关键环节,对现行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失的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在废水排放流量准确监测比对技术、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分析比对技术、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五级联网监控预警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建立成熟的技术方法与规范指南,从而形成系列化、适用性强、易推广的解决技术方法体系,促进我国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控向建设规范、运行稳定、数据准确、监管有效发展。(2)阶段目标1)近期目标开展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点位设置规范和排污口规范化研究,建立污水处理站泵流量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为准确流量自动监测提供支持。提出部分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功能和技术参数的设计技术指南,开展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和针对低浓度废水的低量程分析设备的技术研究,开展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比对方法与有效性评价研究,建立第一节监测系统的组成1、采样系统1.2采样取水系统组成采样取水系统由采样探头、水样预处理装置和抽水动力三部分组成。水污染源采样过程是将经过粗滤去除(树枝、塑料、纸张等大型垃圾颗粒)的废水送入水样预处理装置,一部分水样直接进行水质基本参数的分析(水温、浊度、电导率等指标),一部分水样根据不同监测设备或监测原理对水样分配或细滤,满足分析要求后分别进入分析设备准备监测,一部分水样直接通过管道排放到排污沟中,其中采样管道、阀门及进行检测部件的品质应满足不造成被测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要求。(1)采样探头一般直接由水样采样管、粗过滤器组成(一般COD粗过滤器为40目,380微米,NH3-N为350目400微米)(2)水样预处理装置由管道、阀门、除沙器、逆向取水器等设备集合组成。除沙器和逆向取水器在管道中配合使用,便于去除水样中的大型沙质颗粒物。(3)抽水动力由采样泵、蠕动泵、活塞泵等组成。【子课题四】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3.4.1课题目标(1)总体目标围绕废水污染源监控系统建、管、用的关键环节,对现行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失的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在废水排放流量准确监测比对技术、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分析比对技术、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五级联网监控预警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建立成熟的技术方法与规范指南,从而形成系列化、适用性强、易推广的解决技术方法体系,促进我国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控向建设规范、运行稳定、数据准确、监管有效发展。(2)阶段目标1)近期目标开展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点位设置规范和排污口规范化研究,建立污水处理站泵流量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为准确流量自动监测提供支持。提出部分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功能和技术参数的设计技术指南,开展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和针对低浓度废水的低量程分析设备的技术研究,开展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比对方法与有效性评价研究,建立第一节监测系统的组成2.分析仪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等仪器、仪表。2.1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1)测试原理试样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在硫酸介质中,以银盐为催化剂,采用加热回流2h或微波消解15分钟等方式,将试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氧化。COD的背景知识COD?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是指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结果折成氧的量,以mg/L计。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组成有机化合物的碳、氮、硫、磷等元素往往处于较低的化合价态。有机化合物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造成氧的损失,空气中的氧气无法及时补充水中的氧气,从而破坏水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并带来不良影响。有机物厌氧缺氧水体污染成熟而广泛应用的分光光度在消解过程中,铬离子作为氧化剂从VI价被还原成III价而改变了颜色,颜色的改变度与水样中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成对应关系,仪器通过比色换算直接将样品的COD显示出来。Cr2O72-+14H++6e→2Cr3++7H2O氧化有机物Cr+6Cr+3还原Cr+6【子课题四】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3.4.1课题目标(1)总体目标围绕废水污染源监控系统建、管、用的关键环节,对现行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失的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在废水排放流量准确监测比对技术、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分析比对技术、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五级联网监控预警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建立成熟的技术方法与规范指南,从而形成系列化、适用性强、易推广的解决技术方法体系,促进我国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控向建设规范、运行稳定、数据准确、监管有效发展。(2)阶段目标1)近期目标开展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点位设置规范和排污口规范化研究,建立污水处理站泵流量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为准确流量自动监测提供支持。提出部分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功能和技术参数的设计技术指南,开展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和针对低浓度废水的低量程分析设备的技术研究,开展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比对方法与有效性评价研究,建立第一节监测系统的组成2.1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2)仪器类型据终点指示方式的不同,仪器可划分为以下类型:a.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用双铂电极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得到试样的COD值。b.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未被还原的Cr6+或氧化生成的Cr3+含量,根据反应消耗重铬酸钾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得到试样的COD值。c.用恒电流电解产生的Fe2+还原剂滴定试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用双铂电极电位法指示终点。根据电解Fe2+消耗的电量,计算得到反应消耗重铬酸钾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后,得到试样COD值。d.其它适用于在线自动测定化学需氧量自动分析仪器(如H2O2、O3、、UV、TOC法等)。HACHCODmax的测量原理相同的消解方法水样重铬酸钾硫酸银(催化剂)浓硫酸混合加热消解池加入硫酸汞形成络合物去除干扰物质-氯化物抗干扰【子课题四】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3.4.1课题目标(1)总体目标围绕废水污染源监控系统建、管、用的关键环节,对现行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失的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在废水排放流量准确监测比对技术、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分析比对技术、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五级联网监控预警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建立成熟的技术方法与规范指南,从而形成系列化、适用性强、易推广的解决技术方法体系,促进我国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控向建设规范、运行稳定、数据准确、监管有效发展。(2)阶段目标1)近期目标开展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点位设置规范和排污口规范化研究,建立污水处理站泵流量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为准确流量自动监测提供支持。提出部分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功能和技术参数的设计技术指南,开展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和针对低浓度废水的低量程分析设备的技术研究,开展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比对方法与有效性评价研究,建立第一节监测系统的组成2.1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3)仪器性能a.当浓度有超出测量范围时,必须有样品自动稀释的功能。b.COD浓度检测有可自动识别分档位测定的功能。c.分光光度法在样品处理后必须有过滤系统,以确保浑浊度不对比色造成影响。d.当系统意外断电且再度上电时,系统能自动排出断电前正在测定的试样和试剂、自动清洗各通道、自动复位到重新开始测定的状态。若系统在断电前处于加热消解状态,再次通电后系统能自动冷却之后自动复位到重新开始测定状态。e.当试样或试剂不能导入反应器时,系统能报警并显示故障内容,同时停止运行直至系统被重新启动。【子课题四】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3.4.1课题目标(1)总体目标围绕废水污染源监控系统建、管、用的关键环节,对现行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失的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在废水排放流量准确监测比对技术、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分析比对技术、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超标留样分析技术,五级联网监控预警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建立成熟的技术方法与规范指南,从而形成系列化、适用性强、易推广的解决技术方法体系,促进我国
本文标题: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67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