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书书书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Biotechnology,2010,30(6):60?64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黄俊丽1 邹寒艳1 王贵学1 方 芳2 郭劲松2(1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重庆 400030)(2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30)摘要 对具有厌氧氨氧化作用的细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该菌在生物脱氮过程的应用。对稳定运行、氨氮转化率及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0%及80%左右的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底部取活性污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活性污泥细菌总DNA,利用特异引物Pla46rc/Amx820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菌16S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及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存在的厌氧氨氧化菌与CandidatusKueneniastuttgartiensis和CandidatusBrocadiaanammoxidans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达99%,进化分析证明与CandidatusKueneniastuttgartiensis进化上较为接近。关键词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 厌氧氨氧化菌 鉴定 16SrDNA中图分类号 Q93-331收稿日期:20091230 修回日期:201003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08071)电子信箱:huang_junli@126.com 氮素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氮污染物一直是污水处理和水污染控制的焦点问题,各种生物脱氮新工艺的开发也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相比,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是在同一反应器中完成氨氮的硝化和反硝化的新型脱氮工艺之一[1]。由于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无需外加碳源,从而有效克服了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需以有机电子供体支持反硝化的问题,可节省100%的碳源和62.5%的耗氧量[2]。因此,单级自养脱氮工艺将为废水脱氮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手段。 目前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脱氮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单级自养脱氮工艺可通过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工艺组合方式实现[3],即由亚硝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共同作用完成氨氮的转化[1,4]。首先,由亚硝化菌将部分NH4+氧化为NO2,然后,厌氧氨氧化细菌利用NH4+或NH2OH作为电子供体将NO3和NO2还原,生成氮气,完成氨氮的最终转化[5]。但由于厌氧氨氧化细菌生长缓慢,培养与增殖均复杂和困难,厌氧氨氧化菌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4],因此目前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还无法分离纯化培养厌氧氨氧化菌[5],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这些局限性,因此成为当前研究厌氧氨氧化菌的重要手段[6]。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通过PCR扩增检测ANAMMOX微生物[7]、用FISH检测ANAMMOX菌[8]、高级的FISH方法测定ANAMMOX菌的活性[FISH和微自动放射线照相技术(FISHMAR)和FISH靶标在16S和23SrRNA基因间的间隔区域(ISRFISH)][9]等。本研究利用稳定运行、氨氮转化率及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0%及80%的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从富集的厌氧氨氧化污泥中提取细菌总DNA,采用厌氧氨氧化菌16SrD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菌进行分析,以期为探明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持。1 材料与方法1.1 厌氧氨氧化污泥实验研究的活性污泥样品取自驯化两年多的单级自养脱氮反应器[10]。该反应器接种污泥采自重庆市渝北区城南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中的好氧污泥和唐家桥污水处2010,30(6)黄俊丽等: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理厂浓缩池的污泥。接种污泥在温度为30℃、pH为8.0左右的条件下,加入人工配制氨氮废水进行逐步培养和驯化。人工配制氨氮废水中,不含有机碳,NH4HCO3浓度为100~300mg/L,以N∶P比为10∶1的比例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另外加入Fe、Mg等微量元素,以NaHCO3调节溶液pH值。本研究中取污泥样品时,系统已完成启动过程,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氨氮转化率及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0%及80%左右[11]。1.2 主要试剂 pMD19T克隆PCR产物载体(pMD19TSimpleVector)、感受态细胞制备试剂盒(CompetentCellPreparationKit)、DNA标准分子量(DNAMarker)、Taq酶(TaqDNAPolymerase)购自TaKaRa公司;pfuDNA聚合酶(pfuDNAPolymerase)购自Promega公司;DNA凝胶回收纯化试剂盒(GelExtractionKit)、质粒提取试剂盒(PlasmidMiniKitⅠ)购自Omega公司;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乙二胺四乙酸(EDTA),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AB),磷酸钠,NaCl购自北京鼎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大肠杆菌JM109菌株为本实验室保存。 厌氧氨氧化菌16SrDNA特异引物[4]由上海英骏生物公司合成。正向引物Pla46rc:5′GGATTAGGCATGCAAGTC3′,反向引物Amx820:5′AAAACCCCTCTACTTAGTGCCC3′。1.3 污泥细菌总DNA的提取 总DNA提取方法见参考文献[12],稍加改进。自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底部取活性污泥,称0.5g于5ml离心管中,13000r/min离心30s弃上清,用TE缓冲液(Tris·HCl10mmol/L,EDTA0.1mmol/L,pH8.0)反复冲洗3次,加入0.2g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及3mlDNA提取液(100mmol/LTris·HClpH8.0,100mmol/LEDTA·NapH8.0,100mmol/LNa3PO4pH8.0,1.5mol/LNaCl,10g/LCTAB),混匀,于液氮中速冻后,转至65℃水浴3~5min;加入20μl蛋白酶K(10mg/ml),上下颠倒充分混匀,置于37℃摇床振荡20min(225r/min);加入600μl10%SDS,65℃水浴1h,期间每隔15~20min颠倒混匀;室温离心(12000r/min)10min,收集上清液;加入0.2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混匀于室温下结合20min后,离心(12000r/min)10min,收集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V∶V=24∶1)抽提,收集上清液;加0.6V冷的异丙醇,室温沉淀30min,室温离心(12000r/min)20min,用冷的70%乙醇洗涤沉淀,自然风干,溶解于50μl无菌水中;取3μl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1.4 厌氧氨氧化菌16SrDNA部分序列的PCR扩增 采用厌氧氨氧化菌特异性引物对Pla46rc/Amx820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为(25μl):2.5μl的10×PCRbuffer(不含MgCl2)、1μldNTPs(2.5mmol/L)、1.5μl的MgCl2(25mmol/L)、1μl每种引物(10μmol/L)、1μl的Taq酶(2.5U/μl)、1μl的模板和适量的双蒸水补足25μl。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30s,56℃退火45s,72℃延伸1min,30个循环,72℃下延伸5min。PCR产物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1.5 PCR产物的3′加A及克隆 加A的反应程序如下:在PCR反应管中加入1μl纯化的PCR产物、1μl10×Taq酶反应缓冲液、1μl的dATP(2mmol/L)、1.5μlTaq酶(5U/μl)、灭菌三蒸水5.5μl,将上述各成份混匀,在72℃下恒温17min。 按照PCR产物纯化试剂盒说明书对PCR产物进行纯化。用载体连接试剂盒将纯化产物连接到pMD19上,取10μl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JM109,转化液涂布于含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Amp(氨苄青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37℃过夜培养,进行蓝白斑筛选。挑取白斑于终浓度为50mg/mlAmp的LB液体培养基,37℃振荡过夜培养,提取阳性克隆质粒(命名为pMD19ANA)。1.6 阳性克隆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阳性克隆质粒稀释50倍做模板,对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如上;用EcoRⅠ及用EcoRⅠ/HindⅢ对阳性克隆分别进行单酶切及双酶切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挑出的阳性克隆送上海英骏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序。测得的序列BLAST在GenBank中搜索相近序列(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同时将该序列与已发表的相关细菌的16SrDNA序列以ClustalX软件进行分析,用Phylip软件以NJ法构建进化树,并对构建的树进行Bootstrap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细菌总DNA提取 提取的活性污泥总DNA溶液经过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从图1可见23kb左右有明亮条带,表明已获得较长片段的污泥微生物的总DNA。另外,从图中16中国生物工程杂志ChinaBiotechnologyVol.30No.62010也能看见明显的拖带和弥散,但由于本研究使用改进的土壤DNA提取方法,对后面的PCR扩增影响不大。图1 活性污泥总DNA电泳图Fig.1 GelelectrophoresisanalysisoftotalDNA1:DNAmarker(λDNA/HindIII);2:TotalDNAfromcultivatedsludge2.2 厌氧氨氧化菌16SrDNA部分序列PCR扩增 本研究所采用的Pla46rc是浮孢霉类细菌的特异引物,Amx820是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特异引物[13],国内外研究采用这一对引物作为厌氧氨氧化菌的特异引物,多扩增出800bp左右的条带,并据此证实是厌氧氨氧化菌[1416]。本研究采用上述引物对扩增出1条约830bp的目的条带(图2),与其它研究用这对引物扩增得到的条带大小接近,初步证实本研究中的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含有厌氧氨氧化菌。图2 厌氧氨氧化菌16SrDNA部分序列的PCR扩增Fig.2 PCRamplificationofANAMMOXbacteria16SrDNApartialsequence1:100bpladder;2~4:ANAMMOXbacteriapartial16SrDNAbyPCR;5:Negativecontrol2.3 阳性克隆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对阳性克隆子进行PCR鉴定(图3),可见明亮的目的片段,说明目的片段已经成功连接入pMD19T载体上;对重组子pMD19ANA进行单酶切及双酶切鉴定(图4),从而证实了阳性克隆确实连入目的片段。 测序得833bp的序列已在NCBI中GenBank中登录,登录号为:GQ359859。该序列与NCBI中其它厌氧氨氧化菌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对后证实图3 阳性克隆子pMD19ANA的PCR鉴定Fig.3 PositivecloneidentifiedbyPCR1:DNAmarkerⅡ;2:AmplificationfrompMD19ANA;3:Negativecontrol图4 阳性克隆子pMD19ANA的酶切鉴定Fig.4 Positivecloneidentifiedbydigestion1:DNAmarkerⅡ;2:pMD19ANA/EcoRI;3:pMD19ANA/EcoRI+HindIII本研究中的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存在厌氧氨氧化菌,该厌氧氨氧化菌与目前已鉴定出的两种淡水自养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Brocadiaanammoxidans和CandidatusKueneniastuttgartiensis同源性均达99%,属于自养厌氧氨氧化菌属;通过进化树分析(图5),本研究克隆的厌
本文标题: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53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