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信息经济学第八章_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
第八章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第一节信息资源与信息结构第二节信息效率与知识产权第三节信息经济与信息化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号发送、信息甄别、信息搜寻、最优信息系统选择等信息市场的各种供需行为信息市场信息资源特点供需来源公共商品性质信息价值知识产权最优期限盗版与分享的比较信息结构团队厂商市场经济体制信息效率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模型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赫什雷弗模型沃尔金模型信息经济性IT投资贡献IT生产率悖论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结构趋同效应信息化跳跃本章理论脉络信息资源的特性信息资源的独占性或专有权市场参与者总能够获得某些其他市场参与者没有或目前还没有获得的私人信息,于是,他就可以对该信息采取垄断或独占行动。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市场销售者在商品交易中应用信息确定最优价格,而市场消费者也同时使用信息使自身购买效用最大化。这样,信息就具有了使用价值,第一节信息资源与信息结构信息资源是造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进与落后的因素之一吗?信息产品的特点序号特征具体表现1保存性除特殊情况外,时间的推移和个人对信息的多次重复使用,都不会使信息产品的内容有所损耗。2共用性在市场环境中,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能够同时使用同一信息进行经济决策,而不同市场参与者由此而获得的效用既不会被分割,也不会被削弱。3老化可能性虽然信息产品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损耗,但信息老化却是大多数信息产品具有的共同现象。4创造性信息产品作为创新产品才具有现实价值,因而信息产品或多或少具有创造性。体育比赛是否是信息生产?舞蹈音乐是否是在生产信息呢?信息的需求结构设为信息系统每个单位信息容量的成本。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将会选择一个信息为的信息系统以及作为信息函数反映分配的政策,使(式8-1)最大化。这里,代表信息系统的传递率。考虑到为对数形式的特殊情况,首先对决策最优化,显然有:(式8-2)将之代入的定义后,最大效用值就为:(式8-3)如果对求最优解,最终有:(式8-4)由于信息系统价值的增加不仅取决于其信息传递率,而且取决于许多其他相关因素,如环境、消费者偏好等,所以,在只有同样信息传递率的两个信息系统可能会有不同的效用增值结果。[CiiiiijjiCRXjaUpqRUikkijiXCRXCRPja11RkkiiiiiiXCRRXppp11logloglog222RkkXCR111信息是否越多越好?如何把握自己的信息需求?信息的价值(1)——肯尼斯·阿罗1971年•代理人选择赌注率使效用函数的预期最大值在的约束下达到最大化,也就是没有信息时获得的效用;•代理人的最优决策不包括机会收益,其最优值为。•如果代理人完全了解事件状态并对之下赌注,那么,代理人的收益就为,效用为。于是,该代理人的预期收益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恰好就是信息的价值。iiiiiiXPPP22loglogiXiX2logiiiXP2logH信息的价值(2)——斯蒂格勒每搜寻一次所获得的预期成本的节省额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信息的价值。很明显,斯蒂格勒的信息价值事实上是指由于搜寻而产生的信息价值,而非马夏克所讨论的那种信息价值,但二者的思路是相近的。斯蒂格勒也注意到,由于买者所占有的信息不单纯是一个机会问题,一般来说,掌握有较多信息的买者将会做更多的搜寻,所以,信息的实际价值平均比式子所表达的数值要高一些。rmmmrmCmrmrV11!!!信息的价值(3)——雷柏(1989年)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为:人们依据其对信息的预期价值判断获取信息的效用。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是免费获得的信息也不会使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差。RyydyyfyXUyXU,,**市场信息结构供给需求一次信息市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搜寻二次信息市场信号发送信号甄别最优信息系统选择经济体制信息结构单纯市场体制完全横向信息结构单纯计划体制完全纵向信息结构偏于市场的混合经济体制横向信息流量多于纵向信息流量的信息结构偏于计划的混合经济体制纵向信息流量多余横向信息流量的信息结构经济体制的信息结构第二节信息效率与知识产权斯蒂格利茨模型的均衡:市场中更多的个人成为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价格体系在传播信息方而就更为敏感。市场中更多的个人成为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则相对于不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效用,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所获得的预期效用的比率就越低。信息成本越高,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在均衡中的百分比就越小。如果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所掌握的信息质量有所提高,那么,价格体系的变化则更加依赖于随机变量的改变。这样,价格体系在传播信息方面将变得更敏感。不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从价格体系中获得的信息的价值也可能会随之而升高。市场噪声越大,价格体系在传播信息方面就越迟钝,因此,不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效用也就越低。这样,在均衡状态下市场噪声越大,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的比例就越高。限制条件下,当市场中不存在任何噪声,价格体系将传播市场上产生的所有信息,这样的市场不存在竞争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几乎所有的个人都成为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接近于0),这时,信息市场中的噪声非常小;或者,如果几乎所有的个人都是不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接近于1)。这时,信息市场的信息成本非常低,那么,市场交易就会非常少。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当获得信息需要付出成本时,获得信息得到的预期效用增值正好被信息成本所抵消。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参与者都假定他们的私人信息的变化(也就是他们需求的变化)对于价格没有影响、这是竞争均衡理论中传统的纳什均衡假设内容的修订结果。当没有人获得信息时,价格体系将不传递信息。在这种环境下,关于的信息价值可能会提高;当几乎每个人都获得信息时,即价格体系传递所有信息时,了解信息的价值将会降低。于是,为使信息具有一定的但不太高的成本,均衡就需要有获得信息的个人的系数,即将制定或改变价格。知识产权的最优期限特征•在大多数情形下,从社会最优的角度看,专利期限应该是有界的。•专利的长度是发明前与发明后竞争性均衡领域内需求弹性的反函数。•对于小的发明,需求弹性越大,则来自于发明的消费者剩余越大,相应地,由于延长专利期限而推迟获取这些福利的成本越大。因此,对于越是容易的创新,即由此带来的成本下降越快的创新,专利期限应该越短。•最优专利期限对于社会贴现率和方程的形式十分敏感,由此意味着固定专利期限不是最优的,因为不同产业、不同技术和不同市场需求内在要求不同的专利期限。•专利的期限与覆盖面应互补,如果专利的覆盖面较窄,则专利期限应考虑延长。•一旦超过某个专利期限,如诺德豪斯计算的6-10年,则不同专利期限可能带来的福利效应不再显著。知识产权:盗版与分享源于信息成本与使用规模无关的内在不确定性而产生的二次信息市场,有两种形成形式,一是盗版,如未经版权所有者同意而复制知识产权产品以赢取利润;二是分享,如购买光碟或图书回家后,在朋友或亲戚圈内相互交流分享同一张光碟或一本图书。图表4-19分别给出信息市场上盗版和分享两种简单情形的影响。在图表4-19A中,S1表示正版厂商供给曲线,S2表示正版厂商与盗版厂商的总供给曲线。阴影部分分别表示由于分享或盗版而导致的销售损失,图表4-19A中颜色较深的方块为被盗版厂商占领的市场销售额,颜色较浅的长方形为正版厂商损失的版税成本。在图表4-19B中,S表示信息服务市场供给曲线,这里仅考虑一次分享的情形,多次分享被看成是一次分享的重复,故D1=2D2,D1表示信息服务市场的名义需求曲线,D2表示由于分享产生扩张的实际需求曲线,也可以看成是禁止分享时的需求曲线。PPDS1SS2D2QD1QA.盗版情形B.分享情形图表4-19:盗版与分享信息成本的共享性构成了信息产品和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的基础。信息产品和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存在约束条件。假设信息产品提供商为了收回高额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只能向消费者索取高额要价,厂商的利润函数f(p1)为f(p1)=r(y)·y–cy-F.(2.1)其中,y代表消费者人数,r(y)代表消费者购买信息产品的支付意愿,c代表生产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F代表信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假定信息产品市场上购买意愿低的消费者可能无法独立购买信息产品。假设每k个愿意购买信息产品的消费者集合成一个可共享信息产品的消费者群体,且形成x个消费者群体。这样,如果厂商销售x个产品,就有kx个消费者可以共享。又假设每个消费者为实现共享而支付的成本为t,具有最低购买意愿的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为r(kx),即第kx个消费者为最后一个愿意加入该群体的消费者。这样,厂商的利润函数f(p2)为f(p2)=[r(kx)-t]kx–cx-F.(2.2)经交换移项后,得f(p2)=r(kx)kx-(t+c/k)kx-F.(2.3)对于厂商而言,(2.3)式中的kx就是(2.1)式中的y,因此,代换y=kx,得f(p2)=r(y)y-(t+c/k)y-F.(2.4)比较(2.1)与(2.4)式可知,当且仅当满足ckct的条件时,(2.4)式的解y2将大于(2.1)式的解y1,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高于没有实现共享的福利。其中,(2.5)式为实现信息产品共享的条件,一般改写为该式表明当为实现共享信息而产生的每个消费者的共享成本低于厂商生产该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tc)时,就能实现信息产品的共享,且厂商和消费者都从共享中获得收益。厂商可按原先较高的价格销售更多的产品,因为(2.4)式的解y2大于(2.1)式的解y1,同时有kx个原先为较低购买意愿的消费者获得该信息产品,从而提高了社会的信息福利。kkct1盗版与反盗版分析假设盗版与原版之间没有差别,并以同样价格p在市场上销售。为强调复制信息产品成本微小,假设盗版与原版生产都只有固定成本,盗版的变动成本为零。令x为复制原版信息产品的数量。假设盗版者被发现的概率为(x),在这种情况下,盗版厂商将被迫接受罚款F而放弃从盗版活动中获得的收益。概率(x)为x的递增函数,你盗版越多,就越容易被发现。因而(x)有概率分布函数的一般形式(图表4-20)。被发现的概率1盗版数量图表4-20:盗版被发现的概率盗版者预期收益能够为[1—(x)]px—(x)F。[1—(x)]px为盗版(成功)的预期回报,(x)F为(被发现后的)预期成本。假设盗版者希望其利润最大化,这意味着生产将确定在预期边际收益等于预期边际成本处。此外,盗版市场上不存在任何进入的壁垒,任何厂商都可以这么做。因此,厂商将持续地进入盗版市场,直到预期利润为零,即:[1—(x)]px—(x)F=0(4-1)源于自由进入的利润最大化和零利润这两个条件能够被用来确定代表性盗版厂商生产的最优水平x*。该水平与罚款F无关。盗版厂商成本特征与U型平均成本曲线基本相同。在标准的竞争模型中,在U型平均成本曲线底端处,价格不仅等于边际成本,而且等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厂商经营规模完全取决于成本函数的特征。被发现盗版概率(x)函数的形状决定了盗版者的经营水平。只要了解经营规模x*,就能够从等式(4-1)确定p*:这表明即使x*与F的规模无关,价格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F,或者直接依赖于罚款的比例。盗版者被发现后支付的罚款金越高,知识产权产品的价格也就会越高。如果预期罚款金很低,一个典型的盗版厂商的经营规模将由于预期成本低廉而扩大。但是,如果预期罚款高昂,这样,盗版厂商由于不得不另外支付部分成本经营盗版防卫等活动,因而盗版产品的价格也会提高。另一方面,高昂的市场价格又将吸引厂商进入盗版生产市场,潜在地增加了盗版的数量。p*=()[()]***xxxF1(4-2)结论:如果一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松弛,即发现盗版的概率较低,这样,(1-)将约等于零。在这种情况下,(4-1)式将产生这样的简单结果:预期罚款≥盗版的潜在市场分额×开发成本。因此,当国家侦察盗版的技术落后时,被发现盗版的概率就很低,就需要提高罚款金额才能达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本文标题:信息经济学第八章_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6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