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人教版]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形势图中国与中国建交国与美国缔结防御条约国请思考:图上反映出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讨论: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怎样去改变这种状况呢?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有人形容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旧中国时期,英国殖民主义者背着中国政府划出一条本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国西藏地区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英属印度。此后,这一地区,就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了。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会谈。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讨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有哪些?1.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外交原则。2.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国.这次会议的性质怎样?这些国家是为了什么目的来参加万隆会议的?参加会议的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怎样?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是超乎想象的精彩同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周恩来(BandungConference)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尼赫鲁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吴努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一个美国记者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中国的外交政策顺应民心;周恩来高超的外交智慧;冷静的思维方式;不卑不亢的人生观;处处展示出了大国风范。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195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周恩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开创了我国外交新局面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C、1954年日内瓦会议D、1955年万隆会议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3、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4)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本文标题: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96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