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如何提高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能力
1员工管理艺术管理员工是一门学问,既有普遍适用的原则,也有不同的技巧。管理学者说:“人是企业唯一能动的要素”。所谓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如果你问大大小小的管理者们:“管理中最难最难的事情是什么”,答案多半是“管人”。管人为什么难呢?因为人心不一,人各有其性,各有其谋。所以,管人者不能用单一的方法管理属下员工,要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管理员工没有什么公式可遵循,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就是管理。而对于中国人到底怎么治理,无人说得清楚。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主张行“仁政”,收揽人心。法家则认为“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主张推行严刑酷法去震慑人心。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说:“人的因素第一,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一个企业的发展关键是管理,而管理的重点是管人。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管人方法,有利有弊,要想达到目的,只有管理者在管人实践中去领悟,逐步找到适合自己、适合企业的管理方法。现代化企业管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只有应用高超的管理技巧,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企业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管理不好的员工,只有不擅长管理的领导。对于管理者来说,2最有用的常常不是教科书上的条条,而是管人实践中方法和技巧。这就是我奉献给大家的初衷。理论是死的,技巧是活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毫无意义的。我的管理员工的技巧、方法虽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实用的,最具可操作性的。管理员工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管人意识和管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不断培养和提高。通过不断学习,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方法论---管人观,增进你的管人智慧和技巧。下面就如何应用管理员工技巧,阐述我个人学习体会,供大家领悟和参考:第一、管理员工的前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大的前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被称为“天规”的东西。有些错可以犯,但“天规”绝不能轻易触犯,否则你就会一败涂地。管人怎么管,没人能说的清楚,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大的前提却永远不会变,即:以身作则,为员工承担责任,说话算数,等等。一个管理者如果连这些基本的素养都没有,要想管理好员工,那无疑是痴人说梦。一、员工的利益永远第一作为企业管理者,理应是员工的“保护人”。就像一个家长一样,爱护自己的孩子。要尽力地维护员工的各种切身利益: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法律利益等等。这往往是员工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把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或者说要时刻为员工谋福利是管理者3应尽的职责,也是管理员工的基础。现代企业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人是企业唯一能动要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万事兴”,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应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为员工谋福利,以激发员工的主任翁责任感,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努力营造一种融洽的内部氛围,就象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或者说时刻为员工谋利益是管理好员工的最好办法。比起“鞭子+解雇”的管理,或者在皮鞭之外,只是简单地给予物质刺激,把员工当做“经济动物”,对于管理确实要进步的多。管理好员工,使员工感到心情舒畅,切身利益得到保障,受益非浅,这种与公司“俱荣俱损”的关系,使员工为企业奋发工作,尽心尽力,这又促使公司经济效益节节上升。二、正人先要正己一个管理者要先懂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要处处以身作则,“打铁必须自身硬”。管理者的言行举止都要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许多员工眼中的管理者,都具有某种他人所没有的特质,若你不具备独特的风格,就很难获得员工的尊敬,在此特质中,最重要的即在于管理者的“自我要求”。你是否对自己的要求远甚于对员工的要求呢?你应站在客观的立场,经常为对方设身处地的想想,这种态度与涵养是身为管理者所必备的。一天到晚光为自己打算的人,绝非优秀的管理者。●员工服从管理者的指导,其理由不外乎两点:4①是因管理者地位高,权力大,不服从将遭受制裁,或者说口服心不服。②是因管理者对事情的想法、看法、知识,经验较自己胜一筹,心悦诚服。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当时刻不忘如此反省自己:三个为什么?①.我的各方面能力比不比员工强?想法,看法及做法是否比他们优秀?我应该怎样才能更出色?②.我要求员工做一些事情之前,我是否应先负起责任,做好领导工作呢?③.我是否太放纵自己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有没有做到?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高标准地要求自己,才能树立起被别人尊重的自我形象,并以其征服属下所有员工,使他产生尊敬、信任、服从的信念,从而推动工作发展。●以下十条准则可以帮助管理者营造一种互助的氛围。①.身先士卒。从工作到举止,企业管理者要在各个方面树立榜样,这一点是基础。②.尊重所有员工。不管其性别,种族,宗教信仰,还是个性。③.尊重员工的隐私。不该说的不能瞎说,不该打听的不要打听,不干预员工的私生活。④.经常赞扬,表扬员工。受到鼓励的员工会工作的更好,更5有效。作为管理者,你的工作主要是鼓励他人。⑤.注意批评公正。公正的批评会让人体面地接受。⑥.尊重他人的自主权。组织一个好的团队,然后放手让他们行事。不要把员工当小孩,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那样会造成一种敌对的紧张工作氛围。⑦.让员工有机会接触你。采取不同的方式,利用不同的场合和员工打成一片,虚心对待各种意见,甚至批评你管理方式的意见。⑧.用员工喜欢的方式称呼他们,要注意年龄、性别和别名的称呼,称呼要使对方感到亲切乐意。⑨.小事着眼,礼让他人。你是有权之人,因此你应该在小事上表现出谦让,让员工感到自在些。⑩、不要把员工当作你的仆人。员工是来工作的,不是来惟命是从的,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分。三、说到就要做到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又有“言必行,行必果”的说法。这讲的虽然是做人的道理,但也是管理者管理好员工所应遵循的工作准则。一个好的管理者,常有许多共同的优点,其中很显著的一点便是在任何时候都诚实守信,遵规守约。他们常常遵循这样的原则:要么轻易不与员工相约,要末就要信守诺言,竭尽全力去办。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必须铭记:说出去的话就象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而有些管理者却偏偏爱许诺,可又不珍惜这一诺千金的价值,由6于过分的相信自己的能力,造成许多事情不假思索地答应员工,这也行那也好办,而他却往往办不到。如此,很容易在员工的心目中留下一个“不守信用”的烙印。那么如何才能作到信守承诺?答案就是:按时做好你说过要做的事情。以下“三部曲”可供参考:步骤1、在做出任何承诺之前都要深思熟虑。如果不能完全肯定自己能实现,那么就不要承诺。承诺要全心全意,要保证不打折扣的实现。确保承诺能兑现。步骤2、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承诺。步骤3、如果发生了你事先难以做合理预见的事情,而使你不能实现承诺时,应该立即开诚布公地与接受你的承诺员工重新进行商洽。重新修改工作方法和承诺目标,员工就会相信你是一个可依靠,可信赖的管理者。管理者的命令不是圣旨,但你的承诺却有沉甸甸的分量,对于你不能实现的诺言,最好今天就让员工失望,不要等到骗取了员工的积极性后再让他们失望。人们推崇的是许下诺言并勇于实现诺言的守信作风。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就应该是一位从不随便乱开空头支票的、言出必行的君子。所以,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记住一条准则:你做出的承诺,你就一定要实现。这样才能赢得人心,让员工信任你,才能管理好员工。四、为员工承担责任没有人是完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员工犯了错误,管理者要主动7承担责任,这是管理好员工的最基本前提。因此,作为管理者,不仅应该让员工分享你的成果,为其举荐,更重要的是:当员工办事办砸了时,还要为他开脱,主动为他承担责任,鼓励他重新振作。管理最难作到的是对员工让功,或公开张扬员工的才华功劳。管理者若有这样的涵养,员工就会感恩图报。这是最高境界的管人方法。同样,当员工犯错,能挺身而出,承担责任,必会得到员工的敬佩与爱戴。当然,不责怪做错事的人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成熟而有远见的管理者就应主动承担责任并以解决问题为重。指责本身所造成的伤害比问题本身的伤害大。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主动为员工承担责任。只有这样员工才愿意追随你,这是管理好员工的基本前提。五、真正的尊重员工要管理好员工,管理者要首先尊重员工,使企业中地位不同和成长背景不同的员工都能感受到他们的贡献得到了认同。这种尊重是看得见的,能通过各种行为表现出来。以下有四点:1、鼓励员工表达他们的想法并耐心倾听。一名员工,如果对上司和同事,都能想说什么就能随意地发表意见,而且不管说了什么,都不用担心会受到责备,毫无疑问他能工作得很愉快、很舒心、很快乐。敢于直言的员工,都是工作热情,认真的员工。如果使他们安心顺意,形成能自由交流的氛围,这个企业自然显得生气勃勃。82、积极采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任何人只要对企业某些制度有自己的建议,或者构想出什么好主意,总会觉得高兴,如果被企业采纳,更会激励他的工作热情。所以,鼓励员工提建议,是希望借此汇集众人智慧,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民主集中的良好效果。对那些一言不发,并非表示他们没有意见。只要我们多关心他们,加深对他们观察和启示,主动征求他们的看法,多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同样也会促进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最终会自觉鼓起勇气,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活动。3、调动员工的参与感现在流行一个时髦的口头禅“重在参与”。如何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现代企业总要不断的改善管理方法,增添新规章,推行新方案,而员工则以为,老的一套没有什么不好,以往执行时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改来换去?完全是折腾人。这两种心理交织在一起,就会有矛盾,就会影响工作的进展。虽然管理者可以做出硬性规定,强制员工无条件执行,但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去改变他的行为习惯,他必然会有自尊心被伤害的感觉。其实,他从前执行了的并非是自己的观点,只是因为习惯认同而已。基于这一观点怎么办?社会在前进,企业在发展,可以采用一种既保持员工自尊心又改变做法的方法,就是“参与制”的管9理。在需要改善管理方法时,加以引导,让所有的人参与做出决定,告诉他们做出改变的理由,使他们了解整个方案的制订过程与结论,从而能自觉的执行。真正营造一个“上下一致,人心一致”的良好氛围。4、尽量以轻松语气与员工讲话官架子是尊重员工的大敌,要想真正地让员工感受到来自上司的尊重,就必须放下官架子。一般情况下,员工和上级讲话时,总会有一种紧张的感。作为管理者,就理所当然的要尽力消除员工的紧张感。消除员工的紧张感最有效的措施是尽量以轻松的语气和员工讲话。这样,员工会认为上司很随和,平易近人,并了解员工的心理,因而也就不在感到拘束。如果能让员工在管理者面前无拘无束,以一种轻松和谐的心理同管理者进行交流,那么员工一定会畅所欲言,把心中所想全盘托出,因而更有利于相互沟通,有利于管理者对员工的了解。从而有利于管理员工。有些过于紧张的员工在这样的气氛下,也能逐渐消除紧张和顾虑,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先前没有考虑到的东西也能考虑到。这样,员工的潜力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被挖掘出来。六、好制度胜过一切“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一般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在任何单位里,都要有规章制度,甚至要比多用几个管理人员还顶用。什么是好制度?101.必须是结合本单位和工作的实际的,是能代表企业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2.必须是切实可行的,是行之有效的,是促进工作和生产不断发展的,是不断改革的。3.必须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起到激励员工斗志的,是弘扬正气和处罚违规者的。4.必须是能体现企业风貌、企业文化的,等等。最终达到促进企业效益的。总之,规章制度的建立、制定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企业的进步而不断改变、不断完善的。一个好的管理者,应擅长用规章制度去管理员工,是管理者的基本方法。第二、激励员工和与员工沟通的技巧一、激励员工的技巧㈠、激励员工的方法1.工资激励法工资待遇是满足员工生存需要的重要手段。所以员工都希望自己
本文标题:如何提高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