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教学的实施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教学的实施模式基本步骤进入问题情境:1、提出问题2、确立课题3、撰写研究计划或开题报告实践体验: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2、调查研究3、初步的交流表达交流:1、归纳整理形成书面材料2、指导教师主持答辩与评价3、成果展示(展板、墙报、刊物等)学生要掌握的主要过程性方法1、如何发现和确定课题2、如何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或开题报告3、如何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4、如何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5、如何写结题报告6、课题研究答辩与成果展示一、选题指导课课堂参考形式一授课内容: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活动2、研究性性学习与学科的区别3、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过程重点指导:通过案例介绍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过程,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参考课堂形式二《如何选题》授课内容1、选题的方法2、选题的途径3、选题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指导课题的途径,也就是课题可以从哪里来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启发引导..活动主题开发的三条主线一、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例如环境问题探究类的主题活动,如“社区环境调查”、“保护水资源”等二、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例如“洋快餐现象”、“中学生与日本动漫现象研究”等三、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例如“爱眼行动”、“了解我的成长历程”等活动..学生确定课题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吗?2、我的知识和能力能胜任这个课题吗?3、这个课题有没有实用价值?4、这个课题别人做过没有,如果别人做过,那么我们再做时有没有创新?5、我们能否从校内或者校外找到能指导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老师?6、哪些同学能够成为我的研究伙伴,这些同学在哪些方面与我的兴趣爱好相同,他们有哪些长处能弥补我的不足?学生确定课题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7、这个课题需要查找哪方面的资料,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这些资料,我是否有这些途径如果我没有,我的合作伙伴是否有8、如果我的课题属于调查类,我需要抽取哪些样本,我通过同学老师家长等方面的帮助能否完成抽样调查?如果需要到社会上进行抽样调查,我们的精力时间人员够不够?学生确定课题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9、我们的课题如果属于实验类,我们需要实验设备及实验材料,我们学校或者家庭能否提供这些设备和材料10、我们的课题如果需要参观访谈,我们应道哪儿去参观,找哪些人访谈,这些地方是否安全,好不好联系,交通是否便利?学生确定课题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1、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估计需要多少资金,我们能否筹集到这些资金?12、估计我们的活动需要多长时间,会不会与我们的其他学科学习产生矛盾,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老师在指导学生选题的时候,要注意把握1主题的可研究性,2不能让主题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3主题研究对学生的发展意义,4主题的可持续性,5主题应该具有多次研究的价值,6主题应该具有时代性、通俗化、简洁明了。参考课堂形式三《选题阶段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授课内容:1、指导学生对资料按内容分类、筛选2、分析其内在联系,发现问题,确立子课题重点指导:1指导学生围绕活动的方向,通过报刊、书籍、网络、实地调查等途径,广泛搜集资料2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资料,发现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课题。二开题指导课参考课堂形式一《确定课题研究方案》授课内容:1、研究方案的内容: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及分工、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的具体实施步骤、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等。2、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方案二开题指导课反思课题方案可以参照以下标准:1、主题名称表达清初、具体、准确2、内容与主题统一一致3、内容表达清楚、全面、准确4、可行性分析具体、全面5、实施方案清楚、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6、成员分工具体、合理..二开题指导课重点指导:1、指导学生明确活动任务和研究方向,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目标、内容,对时间、场地、活动方式、活动的具体过程等做出安排。2指导学生充分考虑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参考课堂形式二《课题开题论证会》授课内容:1、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准备2、指导学生提出质疑,积极参与论证重点指导:1、答辩前的准备..2、质疑时主要考虑的问题..三过程指导课参考课堂形式一《研究方法的指导》授课内容:1.文献资料法2.调查法3.访谈法4.实地考察法5.实验法6.观察法重点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与技术的培训参考形式二《收集信息的模拟演练》授课内容:1.创设情景——活动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演练、讨论、评价、总结活动3.激励学生,增强实战的勇气和信心重点指导:创设情景,设想采访、调查、参观、上网等活动能遇到的情况,如采访被拒绝、答非所问、危险求助、如何拜访名人专家、如何与社会机构联系等参考课堂形式三《实施阶段信息的整理与研究》授课内容:1、介绍资料整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具体指导整理与研究的过程1、整理信息的过程..2分析、研究的基本程序..重点指导:四过程答疑课参考课堂形式《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与交流》授课内容:指导小组成员围绕课题最新进展展开交流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重点指导:小组在课堂交流讨论,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往往是流于形式的,大部分学生不会提出问题,有个别学生趁机谈天说地,懒得提出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很好的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五结题指导课参考课堂形式一《总结交流阶段信息的分析与整理》授课内容:1、指导学生分析、处理资料2、指导学生形成研究结论重点指导:如何分析、处理资料确保信息资料的可靠性..确保信息资料的有效性..注意信息资料的充分性..注意信息资料的典型性..注意信息资料的时间性..总结交流的形式静态:论文,调查报告,绘画作品、模型、体验日记等动态:主题演讲、口头报告、比赛、演示操作过程对内:班级讨论会、辩论赛、制作展、交流会、墙报展、调查报告展、论文答辩会对外:面向家长、全校、社会参考形式二《指导学生形成研究成果》授课内容:论文、调查报告、建议书的格式和基本要求重点指导:1、论文的特点和格式2、调查报告的结构与要求成果形式之论文的撰写1、标题标题要能准确表达中心内容和反映研究范围及达到的程度,可设副标题。2、署名将作者的名字写在标题下面的居中或偏右的位值,所在学校班级应标在姓名之前。3、内容摘要是对整篇研究报告的概括性表述,字数一般在200字左右。摘要是一篇独立的短文,要求用最简洁、最精炼、最准确的语词,表达出这篇报告的实质内容,这些内容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果等。4、前言前言主要作用是概括介绍所要研究的问题,引出下文。具体阐述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或者作用和意义等。5、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要部分,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部分,要把提出的问题表述清楚,弄清问题本身的性质和基本特征,选择并分析、论证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想、途径和方法。6、结论是整个专题研究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和精炼,既不要重复前面的结果和讨论,又要与前言相呼应,与正文紧密联系,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7、参考文献目录在写完论文后应注明参考过的文献名称,作者,出版者及出版年份。成果形式之调查报告的撰写1、题目、作者和摘要题目是调查报告的“眼睛”,一般用一句简明的话语来反映调查研究的主要问题。2、绪论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其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3、本论又称正文,是研究报告的心脏部分,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核查、图表、统计、分析整理,准确而有条理地归纳出来。一般有如下几种写法:1、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2、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的变化的过程来写3、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差异性4、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4、结论是研究报告的结束部分,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际上是对“绪论”中提出的问题作简要的概括回答。5、参考文献及附录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参考、引用的有关文献资料应逐一注明,编列目录,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调查记录等。六成果展示课参考课堂形式一《成果交流会》授课内容:小组交流成果重点指导:1、引导学生谈活动收获与感受2、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活动主题,延伸本次活动..六成果展示课参考课堂形式二《答辩会》授课内容:指导学生组织答辩重点指导:1、答辩前的准备(1)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将估计别人会问的问题准备好,也可在组内进行“预备演习”(2)小组的同学之间分好工,分头准备重点指导:2、答辩的主要内容(1)研究过程是什么?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2)研究采用了哪些资料?要说明这些资料的来源,这些资料如何支撑了自己的观点(3)采取了哪些研究方法?
本文标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教学的实施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7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