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病原微生物题库(带答案)
临床免疫学1~10章30%细菌11~23章40%病毒24~33章30%护理免疫学1~10章25%细菌11~23章45%病毒24~33章30%第一章免疫学概述一.选择题1.首先使用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是(A)A.琴纳B.列文虎克C.巴斯德D.李斯特E.柯霍2.机体免疫应答过高可导致(D)A.严重感染B.免疫耐受C.肿瘤发生D.超敏反应E.免疫缺陷病3.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结果是(B)A.易发生超敏反应B.易发生肿瘤C.易发生感染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E.易发生免疫耐受4.清除衰老或损伤细胞,属于哪种免疫功能?(B)A.免疫防御B.免疫稳定C.免疫监视D.免疫损伤E.都不是5.免疫功能对机体是(C)A.是有害的B.是有利的C.具有两重性D.是无害的E.既是有利的又有害二.填空题1.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2.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将引起________。(反复感染)三.名词解释1.免疫防御::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抵抗病原微生物人侵,清除侵入的病原体及其他异物,以保护机体免受外来异物侵害的功能。四.问答题1.简述免疫的概念与功能。答: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免疫有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第二章抗原一.选择题1.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A.抗原决定簇B.一定的化学组成C.一定的物理性质D.分子量大E.复杂稳定的结构2.决定抗原免疫性的首要条件是(C)A.大分子B.结构复杂C.异物性D.表位多E.一定的化学组成3.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部位是(D)A.共同抗原B.半抗原C.异嗜性抗原D.表位E.自身抗原4.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是(D)A.半抗原B.佐剂C.小分子物质D.完全抗原E.简单大分子物质5.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C)A.类脂B.明胶C.外毒素D.多糖E.内毒素6.抗原物质经哪种途径免疫机体应答能力最强(B)A.皮下B.皮内C.腹腔D.静脉E.口服二.填空题1.TD-Ag中文含义是,TI-Ag中文含义是。(.胸腺依赖性抗原、胸腺非依赖性抗原)2.完全抗原具有两种特性,即性和性,而半抗原只具有性,而无性。(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性、免疫原性)三.名词解释1.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2.交叉反应:抗原(抗体)除与相应抗体(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有时还可与其它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第三章免疫球蛋白一.选择题1.机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Ig是(A)A.IgMB.IgGC.IgAD.IgEE.IgD2.极易与肥大细胞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是(B)A.IgDB.IgEC.IgGD.IgAE.IgM3.在黏膜表面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主要抗体是(C)A.IgGB.IgMC.SIgAD.IgEE.IgD4.血清中含量最多的Ig是(C)A.IgAB.IgMC.IgGD.IgEE.IgD5.天然的血型抗体是(B)A.IgAB.IgMC.IgDD.IgEE.IgG6.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B)A.IgAB.IgMC.IgDD.IgEE.IgG7.新生儿脐血中哪类Ig水平增高表示有宫内感染?(A)A.IgMB.IgGC.IgAD.IgDE.IgE8.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C)A.IgAB.IgGC.IgMD.IgEE.IgD二.填空题1.血清中半衰期最长的Ig是__________,分子量最大的Ig是__________。(IgG、IgM)2.含有J链和SP且在粘膜表面发挥抗感染作用的Ig是________。(SIgA)三.名词解释1.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第四章补体系统一.选择题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E)A.IgGB.IgEC.IgAD.SIgAE.IgM2.补体固有成分中,在血清中含量最高是(C)A.C1B.C4C.C3D.C9E.C23.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其激活起始分子是(A)A.C3B.C1C.C4D.C2E.C54.补体系统是(D)A.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所活化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剌激增强而升高D.由20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E.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二.填空题1.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中从_____开始活化的途径称为经典途径;从_____开始活化的途径称为替代途径。(C1、C3)2.补体蛋白的主要产生细胞是________和________。(肝细胞、巨噬细胞)3.在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中,不依赖抗体的是_____、____。(旁路途径、MBL途径)三.名词解释1.补体系统:存在于人与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及细胞膜表面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一组蛋白质。四.问答题1.试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答:补体的生物学功能:①细胞溶解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最终导致靶细胞溶解破裂;②调理作用:促吞噬细胞吞噬能力;③清除免疫复合物:减少IC形成、促进IC排出、促进IC清除;④介导炎症反应:C3a、C4a、C5a;⑤免疫调节作用:C3协助APC捕获等第五章免疫系统【习题】一.选择题1.免疫系统的组成是(E)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粘膜免疫系统B.免疫细胞、、中枢免疫器官、免疫分子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D.免疫分子、粘膜免疫系统、免疫细胞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2.人类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D)A.淋巴结和胸腺B.淋巴结和骨髓C.骨髓和脾脏D.骨髓和胸腺E.淋巴结和脾脏3.周围免疫器官包括(D)A.骨髓、淋巴结、脾脏B.胸腺、脾脏、粘膜组织C.腔上囊、脾脏、扁桃体D.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E.扁桃体、骨髓、淋巴结4.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E)A.胸腺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B.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C.淋巴结和脾脏D.淋巴结和骨髓E.骨髓和胸腺5.免疫活性细胞是指(E)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粒细胞系B.淋巴细胞系、红细胞C.粒细胞系、红细胞D.淋巴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E.T、B淋巴细胞二.填空题1.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有、和等。(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2.细胞因子可以、的方式作用于产生细胞本身和(或)邻近细胞,也可通过方式作用于远处的细胞。(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三.名词解释1.干扰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可溶性糖蛋白。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第六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一.选择题1.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是(B)A.CD2B.CD4C.CD3D.CD5E.CD82.APC呈递外源性抗原的关键性分子是(C)A.MHCI类分子B.CDl分子C.MHCⅡ类分子D.粘附分子E.MHCⅢ类分子二.问答题1.简述MHC抗原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答:(1)引起移植排斥反应。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时,同种异体内MHC抗原可作为异己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2)抗原提呈作用。(3)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即MHC限制性。(4)诱导胸腺细胞分化。第七章免疫应答一.选择题1.T细胞识别的抗原是(D)A.可溶性的蛋白质抗原B.游离的蛋白质抗原C.类脂抗原D.与MHC结合并表达于细胞表面的抗原肽片段E.多糖类抗原2.APC处理过的外源性抗原与MHC结合后提呈给(B)A.B细胞B.CD4T细胞C.CD8T细胞D.巨噬细胞E.NK细胞3.容易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注射途径为(D)A.静脉>皮下、肌肉>腹腔B.腹腔>皮下、肌肉>静脉C.腹腔>静脉>皮下、肌肉D.静脉>腹腔>皮下、肌肉E.皮下、肌肉>腹腔>静脉4.与致敏Tc细胞杀伤靶细胞无关的物质是(C)A.穿孔素B.颗粒酶C.溶菌酶D.TNFE.Fas配体二.填空题1.免疫应答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两种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2.免疫耐受具有免疫应答的某些共性,它们均需产生,并具有性和性。(经抗原诱导特异记忆)三.名词解释1.初次免疫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免疫后,需经一定(较长)潜伏期才能在血清中出现抗体,该种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抗体以IgM分子为主,为低亲和性抗体。这种现象称为初次免疫应答。2.再次免疫应答:机体经初次免疫后,在抗体下降期再用相同抗原进行免疫,则抗体产生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抗体含量大幅度上升,维持时间长久;抗体以IgG分子为主,为高亲和性抗体。这种现象称为再次免疫应答或回忆应答。四.问答题1.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有哪些主要不同点?答: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主要不同点见下表:区别点初次免疫应答再次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胞巨噬细胞为主B细胞为主抗体出现的潜伏期较长较短抗体高峰浓度较低较高抗体维持时间较短较长抗体类别IgM为主IgG为主抗体亲和力较低较高第八章抗感染免疫【习题】一.选择题1.机体天然防御机能的构成,错误的是(C)A.补体系统B.单核细胞C.T淋巴细胞D.中性粒细胞E.血脑屏障2.完全吞噬指吞噬细胞(B)A.吞噬入侵的全部细菌B.吞噬的细菌全部杀死、消化C.反复吞噬细菌D.将细菌转移至淋巴结E.与细菌同时溶解3.不完全吞噬指吞噬细胞(A)A.不能将吞噬的细菌杀灭B.吞噬部分细菌C.吞噬局部细菌D.吞噬细菌后不再游走E.吞噬的细菌死亡4.溶菌酶的作用,正确的是(D)A.需抗体介导B.一般只溶解G—菌C.干扰素参与溶菌彻底D.作用于G+菌细胞壁的肽聚糖E.通过传统途径激活补体二.填空题1.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化识别、吞入病原菌、杀死破坏病原菌)第九章超敏反应【习题】一.选择题1.在速发型超敏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抗体是(C)A.IgAB.IgGC.IgED.IgME.IgD2.IgE对以下细胞有高度亲和力(E)A.单核细胞、血小板B.T、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D.中性粒细胞、红细胞E.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3.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属于(B)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Ⅴ型超敏反应4.下列生物活性介质与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D)A.组胺B.白三烯C.激肽D.备解素E.前列腺素5.“新生儿溶血症”多发生于(E)A.Rh+的母体B.Rh-的母体C.Rh-的胎儿+Rh+的母体D.Rh+的胎儿+Rh+的母体E.Rh-的母体+Rh+的胎儿6.在抗毒素皮试阳性时正确的措施是(D)A.禁用抗毒素B.改用抗生素C.全量一次注射D.少量多次注射E.以上都不是7.少量多次的抗毒素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是(B)A.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其脱颗粒B.逐步消耗肥大细胞上的IgEC.舒张平滑肌D.中和IgDE.以上都是8.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应考虑立即使用的药物是(A)A.肾上腺素B.抗组织胺药C.胆碱类药物D.甲基黄嘌呤E.色苷酸二钠9.防止Rh溶血症,可通过以下方法(B)A.分娩后12h内给孩子输入抗体B.分娩后72h内给母体注射Rh抗体C.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体内的抗体D.孩子出生后立即应用免疫抑制剂E.以上都不是10.迟发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物质有关(C)A.抗原抗体复合物B.抗原、补体和淋巴因子C.抗原、致敏T细胞和巨噬细胞D.抗原、巨噬细胞和补体E.抗原、IgE和肥大细胞二.填空题1.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IgG、IgM)2.对必须使用免疫血清进行治疗而又过敏的病人,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的方法,可以避免发生过敏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__。(小剂量、短间隔(20~30min)、多次)3.Rh阴性母亲首次分娩Rh阳性胎儿后,为预防再次妊娠时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可于分娩后________________小时内给母体注射__
本文标题:病原微生物题库(带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630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