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北京市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1北京市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一元二次方程3x2﹣4x﹣5=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A.3,﹣4,﹣5B.3,﹣4,5C.3,4,5D.3,4,﹣5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3.下列各曲线表示的y与x的关系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A.B.C.D.4.已知P1(﹣3,y1),P2(2,y2)是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不能确定5.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7=0时,原方程应变形为()A.(x﹣2)2=11B.(x+2)2=11C.(x﹣4)2=23D.(x+4)2=236.本市5月份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温度/℃22242629天数213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24,25B.25,26C.26,24D.26,25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垂足为O,点E、F、G、H分别为边AD、AB、BC、CD的中点.若AC=8,BD=6,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2A.14B.12C.24D.488.(3分)(2014•烟台)如图,在菱形ABCD中,M,N分别在AB,CD上,且AM=CN,MN与AC交于点O,连接BO.若∠DAC=28°,则∠OBC的度数为()A.28°B.52°C.62°D.72°9.如图,直线y1=﹣x+m与y2=kx+n相交于点A,若点A的横坐标为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k>0B.m>nC.当x<2时,y2>y1D.2k+n=m﹣210.如图,若点P为函数y=kx+b(﹣4≤x≤4)图象上的一动点,m表示点P到原点O的距离,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m与点P的横坐标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3C.D.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在▱ABCD中,若∠B=50°,则∠C=°.12.将直线y=﹣2x﹣3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的解析式为.13.若关于x的方程9x2﹣6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为.14.某通讯公司的4G上网套餐每月上网费用y(单位:元)与上网流量x(单位:兆)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公司用户月上网流量超过500兆以后,每兆流量的费用为0.29元,则图中a的值为.15.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无缝隙不重叠地拼下列图形:①矩形;②菱形;③正方形;④等腰三角形;⑤等边三角形.一定能够拼成的图形是.16.边长为a的菱形是由边长为a的正方形“形变”得到的,若这个菱形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为h,则称为这个菱形的“形变度”.(1)一个“形变度”为3的菱形与其“形变”前的正方形的面积之比为;(2)如图,A、B、C为菱形网格(每个小菱形的边长为1,“形变度”为)中的格点,则△ABC的面积为.4三、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17题4分,第18题8分,第19题5分,第20题5分)17.计算:(+)×﹣4.18.(1)解方程:x(x﹣1)=2﹣2x;(2)若x=1是方程x2﹣4mx+2m2=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3(m﹣1)2﹣1的值.19.如图,E、F是▱ABCD对角线AC上的两点,AF=CE.求证:BE=DF.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3)和B(2,0).(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以O、A、B、C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则点C的坐标为(直接写出答案).四、解答题:(本题共10分,第21题5分,第22题5分)2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E∥AC,DE=AC,连接AE、CE.若AB=2,∠ABC=60°,求AE的长.22.列方程解应用题:5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逐年上升,据统计,2012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为8000万人次,2014年约为11520万人次,求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五、解答题:(本题共20分,第23题6分,第24题7分,第25题7分)23.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为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连接EB、ED.(1)求∠BED的度数;(2)过点B作BE的垂线交EA的延长线于点F,请补全图形,并证明DE=AC+BF.24.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3m+1)x+2m+2=0(m>1).(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其中x1>x2),若y是关于m的函数,且y=mx2﹣2x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3)将(2)中所得的函数的图象在直线m=2的左侧部分沿直线m=2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关于m的函数y=2m+b的图象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b的取值范围是(直接写出答案).25.如图,正方形ABCD中,P为BD上一动点,过点P作PQ⊥AP交CD边于点Q.(1)求证:PA=PQ;(2)用等式表示PB2、PD2、AQ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点P从点B出发,沿BD方向移动,若移动的路径长为2,则AQ的中点M移动的路径长为(直接写出答案).67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一元二次方程3x2﹣4x﹣5=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A.3,﹣4,﹣5B.3,﹣4,5C.3,4,5D.3,4,﹣5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3x2﹣4x﹣5=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3,﹣4,﹣5.故选A.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要使得本题函数式子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非负.3.下列各曲线表示的y与x的关系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A.B.8C.D.考点:函数的概念.分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解答: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只有选项C不满足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4.已知P1(﹣3,y1),P2(2,y2)是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不能确定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2x+1中k=2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3<2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2x+1中k=2>0,∴此函数是增函数,∵﹣3<2,∴y1<y2.故选B.点评:本题开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及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7=0时,原方程应变形为()A.(x﹣2)2=11B.(x+2)2=11C.(x﹣4)2=23D.(x+4)2=23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4变形得到结果即可.解答:解:方程x2﹣4x﹣7=0,变形得:x2﹣4x=7,配方得:x2﹣4x+4=11,即(x﹣2)2=11,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96.本市5月份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温度/℃22242629天数213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24,25B.25,26C.26,24D.26,25考点:中位数;加权平均数.分析:利用中位数及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数为22,22,24,26,26,26,29,由中位数的定义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6,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是=25,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与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中位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定义.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垂足为O,点E、F、G、H分别为边AD、AB、BC、CD的中点.若AC=8,BD=6,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A.14B.12C.24D.48考点:中点四边形.分析: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利用中位线定理可得出四边形EFGH矩形,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点E、F分别为四边形ABCD的边AD、AB的中点,∴EF∥BD,且EF=BD=3.同理求得EH∥AC∥GF,且EH=GF=AC=4,又∵AC⊥BD,∴EF∥GH,FG∥HE且EF⊥FG.四边形EFGH是矩形.∴四边形EFGH的面积=EF•EH=3×4=12,即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点四边形.解题时,利用了矩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定理,矩形的判定定理有:(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108.(3分)(2014•烟台)如图,在菱形ABCD中,M,N分别在AB,CD上,且AM=CN,MN与AC交于点O,连接BO.若∠DAC=28°,则∠OBC的度数为()A.28°B.52°C.62°D.72°考点: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以及AM=CN,利用ASA可得△AMO≌△CNO,可得AO=CO,然后可得BO⊥AC,继而可求得∠OBC的度数.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D,AB=BC,∴∠MAO=∠NCO,∠AMO=∠CNO,在△AMO和△CNO中,∵,∴△AMO≌△CNO(ASA),∴AO=CO,∵AB=BC,∴BO⊥AC,∴∠BOC=90°,∵∠DAC=28°,∴∠BCA=∠DAC=28°,∴∠OBC=90°﹣28°=6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注意掌握菱形对边平行以及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性质.9.(3分)(2015春•海淀区期末)如图,直线y1=﹣x+m与y2=kx+n相交于点A,若点A的横坐标为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k>0B.m>nC.当x<2时,y2>y1D.2k+n=m﹣2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11分析:由函数图象可判断A;由直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可判断B;由函数图象可知当x>2时,对应的函数值的大小关系可判断C;把A点横坐标代入两函数解析式可判断D;可得出答案.解答:解:∵y2=kx+n在第一、三、四象限,∴k>0,故A正确;由图象可知直线y1与y轴的交点在直线y2相与y轴交点的上方,∴m>n,故B正确;由函数图象可知当x<2时,直线y1的图象在y2的上方,∴y1>y2,故C不正确;∵A点为两直线的交点,∴2k+n=m﹣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函数的交点问题,能够从函数图象中得出相应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10.如图,若点P为函数y=kx+b(﹣4≤x≤4)图象上的一动点,m表示点P到原点O的距离,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m与点P的横坐
本文标题:北京市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5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