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商丘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答案
商丘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答案课件制作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杨长春一、(9分,每小题3分)1.D2.A(诗心是“脚”,诗体是“鞋”,该项表述将二者倒置了。)3.A(作者并非嘲笑,只是为了以此衬托中国诗的短小精悍。)二(36分)4.(3分)A(“已”通“矣”,了。)5.(3分)C(①说其接受众人给他的绰号;③从侧面表现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⑥是指不善于种树者的行为)6.(3分)A(“因地位低下而不得不无奈地接受这样的称号”的理解错误,这只是说明郭橐驼是一个坦然豁达的人。)7.(1)(5分)(种树时)树根卷曲而又更换了新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多就是不够。(“拳”“易”“培”“若”各1分,语义通顺1分。)(2)(5分)看到那些做官的喜好多发政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而最终给他们造成了灾祸。(“长人者”译为“管理百姓的人”也对;“烦”“若”“怜”“卒”各1分,语义通顺1分。)8.(5分)这首词写了作者在秋天的雨夜独自一人怀念故人。(3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1分)也写出了自己因别离所带来的凄苦心情。(1分)9.(6分)词人回忆的是过去与友人相聚时弹唱的欢快场面,与眼前的“风雨”秋夜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当下的寂寞凄清。(4分)也形象具体地写出了作者深夜相思的内容。(2分)10.(6分)(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3)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三、(25分)11.(1)(5分)答D给3分,答C给2分。(2)(6分)①梅述风因爱梅嗜梅而栽梅,这烘托出他超尘脱俗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风骨。②枝条遒劲的孤干之梅是主人公作画的好素材,这在情节上为下文做了铺垫。(每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3)(6分)①酷爱梅花,嗜梅成癖。家中到处植梅,喜欢画梅,且造诣极高。②清高孤傲,极重节操。其画作极少送人,择友极严,视与自己意趣相投的柳鸣鹤为莫逆,但他稍有污点,便不与之来往。③藐视权贵,鄙视金钱。从不与官府来往。知府重金求画,也不答应。(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4)(8分)①在情节结构上,前面写梅述风爱画梅、珍视画,后面写怒而焚画,形成了波澜,增加了阅读的趣味。②在形象塑造上,爱画和焚画都表现了主人公对梅的极度热爱,突出了他高洁的情趣、傲岸独立的风骨与个性。③在主题上,主人公因极爱而画梅,又因极爱而焚梅,情节上大起大落,前后对比,会给读者带来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答出任意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四、(20分)12.(3分)C(五方杂处:形容某地的居民复杂,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五方”指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A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B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D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13.(3分)D(A缺少成分,“世界”前加“成为”;B重复赘余,“如果”和“一旦”去掉一个;C动宾搭配不当,把“增强”改为“提高”)14.(3分)B15.(5分)内容:一个幼儿口中被插上一个巨大漏斗,妈妈高举着一大桶水正向漏斗内倾倒,桶上印有“过度早教”四字,幼儿被胀得眼球外凸,肚子鼓起,非常痛苦。(妈妈的行为、幼儿的痛苦状、“过度早教”各占1分)(3分)寓意:讽刺了社会上一些家长无视幼儿身心成长规律,过早进行灌输教育而加重孩子负担、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错误行为。(点明性质、指出危害1分,语言通顺1分)(2分)16.(6分)示例:陆游驿外寒梅清幽绝俗;郑板桥岩间翠竹坚劲不挠。(每句3分,人物与意象、意象与所隐含的寓意相吻合2分,结构相同1分;意思对即可)五、写作(60分)参照2013年河南省高考试题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以45分为基准分打分。参考立意:1.少一些怨天尤人,多审视一些自己。2.珍惜青春,努力进取。3.青年人不要畏惧困难挫折(失败、嘲笑等)。4.不要认为好像只有自己最不幸,最无助,要有宽广的视野、心胸和抱负等。
本文标题:商丘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4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