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美术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教育系专业:)总学时:一个学期36课时。共有两个学期,共计72课时。学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力求全面系统的反映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面向幼儿教育实践,密切联系幼儿美术教育实际,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的,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从事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从事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本课程主要学习,以装饰性绘画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为主及相关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接受艺术思维造型艺术的基本训练,掌握装饰画及相关艺术的基本知识技能,使学生具有装饰画及相关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临摹、写生的教学进程使学生对以装饰性绘画的基本技法理论、表现方法和审美意识有一定的掌握,并能够运用技法完成装饰绘画作品,达到正确认识掌握装饰画及相关艺术的基本知识技能,具有装饰画及相关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发展艺术观点上,深化创作理念。学习了解装饰绘画艺术特征的产生以及艺术精神表现所依据的理论,引导学生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一学期(36课时)第一章装饰线描(共4周课时)第一节装饰线描基础(共7课时)1.装饰线描造型的魅力(2课时)通过本堂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了解用线造型、线条的感情色彩、线条的节奏感、线条的方向感的理论知识。2.掌握用线造型的能力。(2课时)主要是学习运用流畅的线条描绘形象,并能逐步体会装饰线形本身的表现力。3.工具的使用。(2课时)了解铅笔、硬笔、毛笔等其它的笔画出线条的方法和特性。4.用线进行装饰绘画的原则。(2课时)-2-1.结构关系。2.用线的流畅肯定。3.体会线的“性格”与张力。第二节装饰线描写生一、写实性装饰线描写生。(4课时)1.系统地理论学习写实性装饰线描写生。(2课时)1:掌握角度选择。2:掌握画面构图。2.训练课题建议(2课时)通过临摹掌握写实性装饰线描,能够完整的完成一幅写实性装饰线描作品。二,夸张性装饰线描写生(4课时)1.系统地理论学习夸张性装饰线描写生(2课时)1.:机械式夸张。2:自由式夸张。2.训练课题建议。(2课时)通过临摹掌握夸张性装饰线描,能够完整的完成一幅夸张性装饰线描作品第三节创意性线描及构形构成一、点.线.面的性状。(2课时)运用并掌握点.线.面等的性状特点使画面表现力更加丰富。二、线形的分割与重组。(2课时)了解什么是线形的分割与重组,理解具象性分割重组、抽象性分割重组。三.比例(2课时)掌握黄金比例、长宽比例关系、黄金比例位置。四、对比(2课时)掌握比例的要素,如:大小、奇偶、聚散、曲直、软硬、动静以及方向感等要素。五、组合(2课时)掌握了解散点式组合,连接式组合,重叠式组合,综合式组合。六、均衡(2课时)掌握对称均衡的完美形式、非对称均衡,呼应式均衡,图与底的面积关系。七、节奏与旋律(2课时)掌握要素的反复、对比因素的作用、线性的作用、顺势造型。第二章、装饰性绘画技法(共3周)第一节、装饰色彩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周)一、装饰色彩基础知识。(6课时)1.色彩的物理特性。(2课时)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2.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3-2.色彩的生理特性、色彩的心理特性及以色彩三要素为基础的装饰色彩配置关系(4课时)1.色的对比、错觉、心理特征(共通、年龄、民族、社会心理、个人差异等)、2.色彩配置关系(12环的配置、以明度关系为基础的配置、以彩度关系配置)。二学期(36课时)第二章装饰绘画技法(共2周)第一节、装饰色彩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周)一、装饰色彩运用。(4课时)1.色调设计。2.色彩面积对比的作用。3.色彩的布局的均衡与呼应。4.渐变色关系的变化与统一。5.我国民间民族配色手法及其它艺术色彩的借鉴。第二节、水粉装饰色彩基本画法及运用一、水粉装饰色彩基本画法(4周)1.空间混合法(2课时)2.色块平涂法(2课时)3.渐变平涂法(2课时)4.勾线填彩法(2课时)二、水粉装饰色彩静物(1周2课时)理解并掌握何谓水粉装饰色彩静物,并掌握如何绘画出水粉装饰色彩静物的技法。三、水粉装饰色彩风景(1周2课时)1.装饰色彩风景的特点:在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特点。2.装饰色彩风景的创编要注意的方面,并临摹完成一幅作品。第三节、装饰性绘画的其它表现技法(10周)一、版画(2周4课时)1.工具与材料。2.纸版拼贴画的主要制作手法以及吹塑纸刻线版画的制作步骤与方法。3.纸版画的印制手法及变化。二、拼贴画技法(3周6课时)主要内容:1.彩纸剪贴技法。2.布贴画技法。三、彩墨画技法(2周4课时)1.彩墨画的工具与材料。2.彩墨画的作画步骤:起稿、勾线、施彩、染墨、收拾画面,以及彩墨画的特殊技法:揉纸、墨绘彩染法、以色染色法、接色法、离水防染法等技法。四、剪纸(3周6课时)-4-1.剪纸使用的工具。2.学习剪纸的折纸方法。3.剪刀和美工刀制作技法。4.利用剪纸技法制作相框、立体卡片、花瓶罩、挂件和串珠,并完成多幅作品。四、教学实施建议1、课时安排《美术基础》课程于年级第学期到年级第学期内开设。授课2学期,共36周,合计72课时。第一学期:共18周(共36课时)第一章装饰线描(共4周)第一节、装饰线描基础(共4周)一、装饰线描造型的魅力(2课时)二、掌握用线造型的能力(2课时)三、工具的使用。(2课时)四、用线进行装饰绘画的原则。(2课时)第二节、装饰线描写生(共4周)一、写实性装饰线描写生。(4课时)二,夸张性装饰线描写生(4课时)第三节、创意性线描及构形构成(共7周)一、点.线.面的性状。(2课时)二、线形的分割与重组。(2课时)三、线形的分割与重组。(2课时)四、对比(2课时)五、组合(2课时)六、均衡(2课时)七、节奏与旋律(2课时)第二学期:共18周(共36课时)第二章装饰绘画技法(共2周)第一节、装饰色彩基础知识与运用一、装饰色彩运用。(4课时)第二节、水粉装饰色彩基本画法及运用(4周)一、水粉装饰色彩基本画法1.空间混合法(2课时)2.色块平涂法(2课时)3.渐变平涂法(2课时)4.勾线填彩法(2课时)二、水粉装饰色彩静物(1周2课时)-5-三、水粉装饰色彩风景(1周2课时)第三节、装饰性绘画的其它表现技法(10周)一、版画(2周4课时)二、拼贴画(3周6课时)三、彩墨画(2周4课时)四、剪纸(3周6课时)2、练习、作业要求(概括、简洁、明确)练习:1、临摹。2、写生。作业:运用相应所学知识完成几幅完整的作品。3、考核标准平时评价方式:布置作业作业布置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几幅完整的绘画期末考核办法: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办法(实行百分制,平时成绩按30%、期末考试按70%计算,记入学期成绩)等。平时成绩考核要求:1.学生的考勤,缺席一次扣分计入成绩。2.随堂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计入平时成绩。(一学期)期末成绩考核要求:能较好的运用装饰性线描塑造造型的魅力,熟悉工具的使用,能灵活掌握用线造型的能力技法:一、点.线.面的性状。二、线形的分割与重组。三、线形的分割与重组。四、对比。五、组合。六、均衡。七、节奏与旋律等。利用其中这些技法用线进行装饰绘画,完成一幅写实性装饰线描或者是夸张性装饰线描作品。(二学期)期末成绩考核要求:能较好的运用装饰色彩基础知识及绘画技法造型,熟悉工具的使用,能灵活掌握用色彩造型的能力技法:一、水粉装饰色彩基本画法(1.空间混合法2.色块平涂法。3.渐变平涂法。4.勾线填彩法)二、水粉装饰色彩静物三、水粉装饰色彩风景。四、装饰性绘画的其它表现技法:1.版画。2.拼贴画。3.彩墨画。4.剪纸。利用其中这些技法和方式选择其一进行色彩装饰绘画,完成一幅写实性装饰线描或者是夸张性装饰线描作品。-6-优秀(85分以上):画面色调和谐统一,色彩关系准确,对主要物体有较深入的刻画,能较好的表现质感。画面色调整体和谐,不同物体能深入刻画,主次分明。整体感较强,画面组合有特点,既有变化又谐调。构图有明确的主观性,物体的特征有主观的正确表现。良好(60-85分):画面色调和谐,不同物体之间色彩关系准确。及格(60分以上):构图不好,画面色调和塑造不准确。不及格(60分以下):没有整体的色调,画面混乱,构图不正确。4、其它教学建议教学原则:培养幼儿美术教育的专业人才。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教学实践等等方面的意见建议:1.举办班级内部的小型美展。2.参观美展。3增加课外实践知识。
本文标题: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3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