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31:地理图表型选择题
第二部分题型专题选择题答题技巧学案31地理图表型选择题类型1等值线型选择题题型特征该题型以等值线图为载体,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及地理知识和原理的应用。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高考中还可能出现新的等值线,可以表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及内在规律等,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复习时应熟练掌握各种等值线的判读技巧。典型示例1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A.1004或1006B.1006或1008C.1008或1010D.1004或1008(2)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A.台湾岛风速变大B.C.长三角风速变小D.环渤海风速明显变小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等压线的判读。第(1)题,根据等值线的性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相邻等值线的高值或者低值。第(2)题,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环渤海的等压线在这段时间内变稀疏,因此风速变小;其他选项可通过对比等压线的疏密变化来判断。答案(1)B(2)D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等值线的判读,等值线判读(1)读等值线图的名称: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明确是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深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还是(2)看等值线的间距和疏密情况: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3)看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如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的方面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4)看等值线的弯曲状况:确定弯曲部分是向高值还是向低值。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进行判断。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比为高值区。②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5)看等值线的闭合和递变情况: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还有闭合的等值线,判断时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6)看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悬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着台风。解题体验1下图为“北纬30°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完成(1)~(2)题。(1)山峰e的最大海拔可能为()A.901米B.899米C.799米D.997(2)站在海边b处,肯定可以看到的位置是()A.dB.cC.aD.f解析(1)海岸线为0米,即b为0米,根据等高距判断e山峰海拔~介于800~900米之间。(2)a、f与b间有一山脊阻挡,d与b间有一山峰阻挡,故不能看见。答案(1)B(2)B解题体验2读“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回答(1)~(2)题。(1)此时伦敦的区时是()A.4时B.16C.4时16分D.3时44分(2)M、N两地的经度差()A.大于10°B.小于10C.等于10°D.可能大于10°,也可能小于10°解析此题属于等值线判读型选择题。等太阳高度线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等值线图,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等太阳高度的含义。第(1)题,由图可知,太阳直射116°E经线,则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为12时16分,而伦敦所在的中时区区时为4时16分。第(2)题,MN之间太阳高度相差10°,在赤道上太阳高度每相差1°,经度也相差1°。而在其他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1°,经度的差值应该大于1°。类型2坐标图选择题题型特征常见的坐标图有二维坐标(平面直角坐标)图、三维坐标图和多维坐标图,属于统计图表的一部分。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地理信息图像,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解答案(1)C(2)A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数据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关键是读懂图,从中发现规律。典型示例2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回答(1)~(2)题。(1)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A.①——B.②——C.③——D.④——(2)区域工业发展规划合理的是()A.B.C.D.意大利东北部地区发展④所示的工业部门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工厂属于动力导向型企业,②工厂属于技术导向型企业,③工厂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④工厂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企业。有色金属冶炼厂属于动力导向型,计算机装配厂属劳动力导向型,采矿厂和甘蔗榨制厂属原料导向型。第(2)题,我国沪宁杭地区能源缺乏,美国东北部为传统工业区,印度班加罗尔为高技术工业,意大利东北部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答案(1)A(2)D(1)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图柱内容,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示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2)准确读取坐标数值,分析其变化趋势,坐标图中的点、线(曲线、折线、直线)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也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如曲线(折线、直线)是递增还是递减、递增或递减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起点、终点、转折点的数值是多少,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从中发现规律,找出原因。(3)对于三角形坐标图,阅读时要格外小心,图中的三个量仅表示相对量,即“比重”,不表示绝对量;三个数值相加一定是100%,其大小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即要么都是按顺时针方向增加,要么都是按顺时针方向减小。如上图中a、b、c三个量的数值都(4)读取坐标图,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下错误:一是忽视图上的定量信息而导致判断错误,如对于降雨量图,仅以“柱”或“线”的高矮来定大小,而不看两图的单位是否一致;二是判断坐标图时总是按照定势思维,从而落入命题者的圈套之中,如有些坐标图不一定横坐标都是向右增加。解题体验3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abcB.acdC.abdD.bcd(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aB.bC.cD.d解析第(1)题,据图看出,a、b、d所示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中老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较大,说明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不足;而且d图中男性人口的比重远大于女性,从以上分析可知,a、b、d三城市都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而c城市低年龄段比重较大,劳动力丰富,该城市的男女性别所占比例相当。第(2)题,从事文化教育的服务对象多为青年,图b中该城市这部分人口所占比重很大。答案(1)C(2)B解题体验4下图表示某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双选)()A.B.C.D.炼铜、奶制品加工、制鞋解析首先从三角坐标图中读出①、②、③工业部门受原料、能源、劳动力影响的大小,大致情况是:①部门的劳动力占5%、原料占20%、能源占75%;②部门的劳动力占10%、原料占75%、能源占15%;③部门的劳动力占70%、原料占20%、能源占10%。其次,分析选项中各部门的决定性区位因素:炼铝、炼铜工业需耗费大量能量,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制糖工业、奶制品加工对农产品原料需求量大,不宜远距离运输,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服装制造和制鞋需劳动力较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汽车、造船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较高;家具制造则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答案BD温州制造业和美国“硅谷”都属于典型的产业集群,都具有“人人都想当老板”的创业文化和创新精神。结合下图完成1~3题。1.最能代表温州制造业的是()A.①B.②C.③D.④2.最可能代表“硅谷”制造业的是()A.①B.②C.③D.④3.温州和“硅谷”两地产业集群的共同点是()A.B.C.D.都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技术升级解析温州制造业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集群,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美国“硅谷”是在发达的经济、雄厚的科技力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两种产业的从业人员都具有勤劳和敢冒风险的企业家精神。答案1.C2.A3.B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回答4~6题。4.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A.P为山坡上的洼地,QB.Q为山坡上的洼地,PC.P、Q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解析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则,P处为小丘,Q处为洼地,故选B。B5.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A.200P300,300Q400B.300P400,100Q200C.100Q200,200P300D.200Q300,300P400解析依条件300P400,100Q200,若P处比400米更高,则还会出现一条等高线;若Q处比100米更低,也应该还会出现一条等高线,故选B。B6.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A.B.C.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解析若同为a,则同为小丘;若同为b,则同为洼地,故选A。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查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7~8题。A7.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A.风化作用B.C.流水侵蚀D.流水搬运B8.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C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9~11题。9.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正午太阳高度差异B.C.大气环流的差异D.白昼时间的差异10.关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盆地地形,气候干燥B.C.纬度低,气温高D.11.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乙地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解析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日照时数短;丙地为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海拔高,多晴朗天气。非洲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答案9.C10.D11.C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13题。12.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A.洞庭湖平原B.C.柴达木盆地D.江南丘陵13.下列统计图或示意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与该地区相符的是()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貌为沙丘,结合等高线数值判断该沙丘地貌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中。第13题,迎风坡沙丘坡度较缓,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地主要盛行西北风,故选项A正确;B图所示地区为赤道附近,故与该地不符;该地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下,且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因此C、D图都与之不符。答案12.B13.A14.下图为“1970年和1990年的某地人口金字塔图”。比较1970年和1990年的人口金字塔图,可以判断,该地区()A.B.C.D.人口自然率增长率有所降低解析1990年与1970年相比,青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重明显增加,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并出现人口老龄化。人口失业率的变化,无法从年龄结构中作出推断;最富有迁移性的人口应该是中青年人口,而当地中青年人口的比重并没有明显下降,因此人口持续外迁说法不妥。答案D读图,回答15~18题。15.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9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解析读图可知,M省农产品产值构成为花卉20%、蔬菜60%、粮食20%,以蔬菜、水果为主,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是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C16.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A.观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房地产业D.水稻种植业解析都市农业为城市提供新的娱乐场
本文标题: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31:地理图表型选择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9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