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9儿童诗两首1五年级下册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教案
课题9*.儿童诗两首教学内容第39页——第41页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预习要求读通诗歌,体会诗所蕴含的感情。学法指导自读、小组交流、边读边想、背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看图、理解诗的大意,训练学生在读中有感情吟诵,理解。教具准备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谈话引入出示课文童年插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儿童诗两首(板书)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生听并读课题。1、自由读诗,要求读通顺,读流利。2、同桌读诗、互评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预设:《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3.小组内读诗,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五)感情朗读,背诵诗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出来。1、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3、分组读诗。4.全班齐读诗。1、学生闭目想象。2.把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五、感情朗读,背诵诗。全班一起背诵全诗。作业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2.学写儿童诗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9*.儿童诗两首板书设计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幻想神奇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谈话出示《童年的水墨画》图,让学生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并选一、两件讲给大家听听,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板书)。二、初读第二首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2.同桌互读诗、互评、互相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三)再读第二首诗,小组交流,合作学习。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2.指名学生读第二首诗。说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3.小组内读诗,4.全班齐读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生听并读第二首诗。1、自由读诗,要求读通顺,读流利。2、同桌读诗、互评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出来。1、指名学生读这首诗。2.说说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3、分组读诗。4.全班齐读诗。1.学生闭目想象。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五)感情朗读,背诵诗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全班一起诵读全诗。2.把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五、感情朗读,背诵诗。全班一起背诵全诗。作业1.学写儿童诗2.诵读全诗板书设计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专注童年的水墨画溪边——钓鱼的孩子——————快乐江上——戏水的孩子——————调皮教学后记检签记录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内容第43页——第46页教学目的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的快乐,勾起对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2、能清楚、具体地说自己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情。3、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4、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教学重点1、能清楚、具体地说自己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情。2、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教学难点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预习要求回忆童年中的美好生活,准备发言稿。学法指导口语交际时说话要抓住重点、绘声绘色。这样才能让听众体会到有趣的童年故事,达到感情的共鸣。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抓住重点进行说话,在说话时注意语言的逻辑性。教具准备几则童年的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1、指名说说,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3、教师简要提示。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小组内讨论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②要根据我们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恶作剧,可以是有趣的经历……4、全班交流:有趣的经历和故事(共同讨论,选材是否新颖,是否能突出“有趣”。)小组内练习说话汇报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范文引路,讨论写法。1、读范文《童年趣事》。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二、写出“有趣”,写出个性1、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好的题目告诉大家。(材料可以是课文图中的内容)(“虎口”脱险、夏天的“雪花”、龙争虎斗……)2、全班交流自己的作品写作文
本文标题:9儿童诗两首1五年级下册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3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