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议财会人员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
浅议财会人员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一)近日在视野论坛上,关于财会人员能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闹得沸沸扬扬,我们有的身为会计的一员,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应发挥的作用失去了信心,对选择了会计这个职务而产生了动摇。下面就财会人员能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供网友们参考。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理论上给会计下个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价值形式全面地、系统地反映生产过程,并从中取得一系列综合性的价值指标,借以从价值形式上掌握生产经营的全貌,使人们可据以监督和指导生产的进行。因此“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就是会计固有的职能,即“反映与监督。”“反映和监督”直白的说“反映”对财会工作而言,它的具体任务就是,“记帐、算帐、报帐和查账。而“监督”就是管理、控制、分析和检查。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程愈采取社会的规模,愈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簿记——当作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就越成为必要。所以,簿记……它对于社会共同的生产,又比它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马克思所说的簿记,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会计,马克思所说的控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监督”;马克思所说的观念总结,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记帐、算帐和报帐即“反映”。你在百度里搜索一下它会给出以下定义:专业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地核算和监督,提供经济信息,参与预测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会计核算职能是:“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会计监督职能是:“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可见会计的基本职能从马克思那个时代到现代社会一直没有变,那就是“反映与监督”两个方面。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知识工作者并不生产‘实物’,他生产的是构想、信息和观念。知识工作者通常是一位专业人员。原则上,只有当他掌握了某种专门知识后,他的工作才能卓有成效。”并说“一个专业人员的产出必须与其他人的产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成果。”财会人员就是这样的专业人员,所以他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的产出会转换为成果的。然而我们很多财会人员在工作中只完成了“反映”一项职能,“监督”职能大多数人都没有执行。我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单位的财务账的错账、乱账甚至假账不少,说明这些部门的会计“反映”工作都没做好。很多单位的会计只是在当“帐房先生”。所以,有些人认为财会人员没有给社会创造价值,我们也得认帐。你想作为会计,你的基本职能都没做好还谈什么创造价值?那么财会人员为什么没有创造价值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对会计的基本职能认识不清。这不仅是财会人员本身,就连企业的一些领导者也是如此。大多数企业的领导者,缺乏对会计的基本职能的正确认识,他们以为会计就是他的“帐房先生”,是他的“大出纳”。甚至一些领导者认为“会计监督”是“犯上”行为,并加以摒弃和抵制。2、一些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低,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也有一些财会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马马虎虎;3、是社会大环境使然,企业的领导者为了自己一己私利,有意责令财会人员制假和造假,财会人员限于个人利益的矛盾,(保住饭碗)屈服于错误的指令,参与制假、造假;4、相关政策的缺失或者贯彻执行不力如:国家的统一财务大检查活动停止后,应该加强的财政专业监督和检查没有及时开展,特别是财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管不力,对一些违规、违纪行为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浅议财会人员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二)近日在视野论坛上,关于财会人员能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闹得沸沸扬扬,我们有的身为会计的一员,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应发挥的作用失去了信心,对选择了会计这个职务而产生了动摇。前两天发了一个帖子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今天接着再说几句。前两天发的那个帖子,从会计的基本职能就专业定义方面作了论述。确认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与监督”。也就是“核算和控制”两个方面。我们知道了会计是专业人员,会计工作是有成效的,会计人员也创造价值,只不过不是实物产品,是“构想、信息和观念”。在帖子中,我坦然承认我们的一些会计人员没有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能,因而工作没有成效。工作没有成效也就无法转换为成果,或者说是没有实现领导所要求达到的成果。在帖子中我还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种种原因。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卓有成效呢?按德鲁克大师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还说:“智力、想象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只有通过管理者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所以我认为财会人员首先必须卓有成效的去工作,为达此目的,要求财会人员要做到:1、财会人员是管理者,是专业人员。专业人员是有专业才能的,所以你必须对你所从事的专业精益求精。会计是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个部分构成。这就要求你不仅知道怎样“算帐、记帐和报帐”,还要掌握会计分析方法如:传统的“指标对比法”、“因素分析法”,现代的“数学模型”(如线性规划)、“杜邦分析法”和“EVA经济增加值”模型等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2、要勤于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练的掌握准则、法规、政策、制度和各种相关规定及解释等,并且运用自如。3、要拓宽知识面,学习和掌握你所服务的企业的生产过程、技术工艺流程(包括技术经济指标、工艺参数和质量标准)、劳动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计划和统计、销售和物流管理以及设备运行、保养和维修等相关知识。4、要学习和掌握现代计算工具和信息处理系统,如:Office办公系统(包括Word、Excel、Access),Office内嵌的函数、VBA编程语言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运用这些工具支持和辅助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5、要善于协调和沟通技巧,密切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做到会计监督寓于服务之中。6、要和上司交朋友,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助手。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了解上司的长处,知道上司能做什么。……协助上司发挥其所长,是促使管理者有效的最好方法。”在财会工作中要善于了解你的上司的思维方式、处事方法和工作习惯,随时了解和掌握领导的意图和要求,主动做好你部门份内的工作。7、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管理,争取参加企业领导组织的有关会议(包括研讨、座谈、调度、分析等会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8、要经常深入生产车间、现场、工地等基层单位观察、调查、了解搜集生产活动和经济事项等方面的有用的信息资料,掌握生产经营中的活情况。例如:生产运行、设备运转、工艺操作、原材料消耗、物资管理等。9、针对企业战略决策、目标和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调查和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并撰写专题报告。报告要立题准确、重点突出、事实充分、论据确凿、措施得当。浅议财会人员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三)对财会人员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个问题,已经发了两个帖子,谈了一些原则意见,今天就我个人的经历和体会再说点想法供参考。实践出真知。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的前言中指出:“要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要做到某些事情。这些事情实际上相当简单,那就是亲自实践。”对实践出真知,用我的话说那就是“干中学”。1984年,公司从日本进口一批PC—1500个人电子计算机,该电脑固化了BASIC编程语言。BASIC编程语言的计算、作图功能都很强。对这样一台先进设备如何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关键是“人”,因为你这个人首先得学会BASIC编程语言,并结合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编好程序,这样它才能乖乖的听你的话为你所用。于是我想亲自来实践,我的办法就是干中学,我从学习BASIC语言开始并试着编写财务应用程序。这对我这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对外语一窍不通的人来说真是困难重重。我买来了一本BASIC程序语言书籍,开始自学BASIC编程语言,我参照PC—1500电子计算机操作手册,学着编写程序。我上班时没有时间学习和编写,我就把计算机背回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和编写。三个月下来,我竟然编写了“记帐凭证汇总”、“多维表金额汇总”、“单一产品成本计算”、“联产品成本计算”、“成本还原计算”、“成本项目因素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成本、利润分析直方图”等10几个应用程序。打那以后我又结合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学习DBASEⅢ数据库语言,编制了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预测和控制方面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简化了计算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主要是开拓了会计人员的视野,增强了学习现代计算工具的兴趣和信心。我编的这些程序被公司收录在《计算机应用程序汇编》,并在公司其他单位推广和应用。为以后组织开发会计电算化打下了基础。学习有多种形式,上学、参加培训、听讲座、自学等。干中学就是自学的一种最好的方法。我是徒工出身,调到财务科当练习生。从练习生到记帐员、会计员、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直到高级会计师,一路走来都是靠的自学,边干边学。一是看书,二是干中学。干中学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有些东西书本上你是学不到的。对财务会计工作来说,最好是各个岗位都要亲自去做一做,如出纳、费用报销、材料核算、成本计算、总分类帐和财务报告。财务管理方面包括内控制度设计(就是编写制度、规范和办法等)、计划、预测和分析(财务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等。对相关知识可以通过专业书本学习,但更主要是熟悉和了解本企业的各部门职责范围、权限,岗位经济责任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另外要阅读熟悉本企业的技术设计资料如: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指标等。我原来是在钢铁企业工作,对采矿、选矿、炼铁、炼钢比较熟悉,70年代调到一个化纤企业工作,为了尽快熟悉化纤企业的特点,我找来了化纤企业的初步设计资料和概算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学习,我很快的了解了化纤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产品性能、技术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设备的性能和作用。为以后的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例如:根据企业物资管理体制和模式,提出了材料分类核算金额落实到仓库的核算办法,就是仓库保管员不仅核算数量还要核算金额。财务部门按类设置材料明细帐进行核算。经济核算体制则建立了公司、生产厂、车间三级核算,公司和生产厂两级会计核算,车间实行业务核算(即统计核算)的核算模式。通过学习还掌握了较为详细的设计资料。如:以英文字母“C”为代号的设备是压缩机,以“D”为代号的设备是塔,以“R”为代号的设备是罐。还掌握了哪个罐是原料罐,哪个罐是成品罐。对这些罐的计量方法和容积都了如指掌。掌握和了解了主要原材料消耗、污水排放的设计指标,为以后开展财务分析、成本分析、经济活动分析提供了依据。通过干中学,边干边学的实践活动,能够积累很多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为实现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条件。浅议财会人员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四)财会人员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能不能创造价值?这个问题,已经发了几个帖子,谈了一些原则意见和个人的体会。今天准备通过我经历的几个实际例子,证明财会人员是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1、主动参与,积极探索。那是我在公司财务处成本管理科工作的期间,负责三矿二厂的成本管理工作,具体任务是编制成本计划,制定完成计划的措施,检查和保证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那一年矿山的成本计划中有一项技术改造措施,是运输矿石的525玛斯汽车箱斗加高,这项措施实现后可以降低矿石运输成本5%。选矿的成本计划中也有一项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是用稀土镁铸铁球代替钢球。措施实现可降低精矿粉成本2%。于是我积极参加技术部门的措施实施项目指导小组,并跟班到现场与技术人员一起参加试验,保证了技术措施项目的实现。这对完成当年的成本计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受到了领导的称赞。除了积极参与技术措施试验外,我还针对占矿山运输成本较大的汽车备件消耗进行了探索,经过深入矿山的运输车间半个月的调查,发现一些汽车备件如传动轴
本文标题:浅议财会人员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