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2-2013学年宁波市八年级(下)科学期末统测卷(华师大版)
1/9601020304050厘米2012-2013学年宁波市八年级(下)科学期末统测卷姓名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考生须知:本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7个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2.2012年5月21日清晨,日环食光临我国东南部。如图,为某同学所拍下的当天的日环食照片。这次日环食是继2010年1月15日后,又一次在我国境内可见的日环食。下列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A.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3.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如右图所示)所需要的有机物()A来自空气B.来自土壤C.来自种子D.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4.201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爱德华兹,以表彰他在体外受精、试管婴儿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试管婴儿”是指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形成胚胎后移植入母体子官内形成胎儿继续发育直到分娩,该技术在科学上依据的原理是()A.克隆技术B.无性生殖C.有性生殖D.营养繁殖5.有关测电笔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氖管发光时测电笔接触的是零线B.使用时手可以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部位C.测电笔不能用来辨别电池的正负极D.测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都是绝缘体6.近视眼患者,其病理及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晶状体焦距较正常人变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用凹透镜进行矫正;B.晶状体焦距较正常人变长,像成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镜进行矫正;C.晶状体焦距较正常人变短,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用凹透镜进行矫正;D.晶状体焦距较正常人变短,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用凸透镜进行矫正;7.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图。当光屏移动在图示的刻度时,正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透镜移到35厘米刻度上,其它不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B.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厘米C.若只改变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可能多次得到蜡烛的清晰的像D.照相机就是根据该图示的原理制成的2/98.手机通讯靠电磁波传送。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B.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D.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9.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10.通电直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若将一根长导线沿一个方向绕成螺线管,插入铁芯后,就制成了一个电磁铁。关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铁的铁芯用铜芯代替也可以增强磁性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有关C.导线绕成螺线管后,每匝线圈通过的电流都相等,故匝数增加磁性不会增强D.导线绕成螺线管后,每匝线圈产生的磁场和铁芯的磁场相互叠加,故磁性大大增强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B.电源左端为“+”极C.抽去铁芯,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D.断开开关,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12.小敏在爷爷的卧室设计了一个如图的“聪明”电路,方便爷爷。“光控开关”在光弱(晚上)时自动闭合,光强(白天)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时自动闭合,两分钟后自动断开。表中开关使用情况,不符合电路设计工作要求的是()13.如右图所示是小李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下列措施中能使电磁铁磁性增强的是()A.滑片P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B.滑片P向左移动,其他条件不变C.开关S由1扳到2,其他条件不变D.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其他条件不变选项电路设计工作要求开关使用情况A白天,灯不亮闭合S2断开S1B晚上,拍拍手,灯亮闭合S2断开S1C晚上。遇打雷,灯不亮断开S2闭合S1D晚上。睡前,灯亮断开S2闭合S1SN–+ABA′B′A.判定螺线管的极性B.磁铁周围磁感线C.平面镜成像D.光的反射O45°45°3/914.磁铁都有两极,小敏想用实验证明,判断磁铁A、B端必有磁极。设计了如图四个方案,并进行了实验操作。其中的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丁和甲15.如图所示的四个演示实验中,能够说明发电机原理的是()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17.灯泡L上标有“6V6W”字样,测得该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右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10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B.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C.灯泡L的电阻值随电压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D.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6W18.在右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压表的示数突然变大,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处,则下列排查故障实验正确的是()A.如果将电流表并联在R1两端,可能会导致电源短路。B.如果将电流表并联在R2两端,电流表一定有示数。C.如果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一定有示数。D.如果将图中电压表换成一小灯泡,灯泡发光,则故障一定在R1处。VPRSA4/919、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后,发现电灯L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某同学用测电笔测试灯头的两根电线C,D,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再用测电笔测试火线A和零线B时,氖管在测火线A时能发光,在测零线B时不发光。那么可以判定故障是()A.火线和零线短路B.电灯L短路C.电线AC段某处断路D.电线BD段某处断路20.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5欧,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欧,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范围是()A.2.5欧~10欧B.0欧~20欧C.2.5欧~20欧D.0欧~10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0分)21.(3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人耳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是赫兹。22.(2分)如图是一种单元防盗门门锁的原理图。其工作过程是:当有人在楼下按门铃叫门时,楼上的人闭合开关,门锁上的电磁铁通电具有_________吸引衔铁,衔铁脱离门扣,这时来人拉开门,进入楼内。在关门时,开关是断开的,衔铁在弹簧作用下,合入门扣。图中电磁铁通电时左端磁极是________极。23.(2分)电阻触摸屏在苹果iPhone4S手机等设备上已普遍使用,当手指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触摸屏通过分别识别触摸点的水平与竖直位置,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1)其工作原理利用了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就越大的规律。(2)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R1,下部分电阻为R2,结构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测得R2两端电压增大,则可知R2阻值,触摸点P到屏下端的距离(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4.(4分)如图是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所连接电路的一部分。请分析:(1)该同学不.可能..在做什么实验?A.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B.测小灯泡的电功率C.研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2)若要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除了图示器材外还需要:电源(恒压)、开关、导线、,同时应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理由是。第31题图5/925.(6分)下图表示人的个体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1)丁由甲细胞发育而来。则甲细胞的名称是。(2)由乙形成丙,细胞需要经过分裂、和的变化。(3)丁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在和的调节下实现。(4)丁在幼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26.(8分)下图是人缩手反射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感知高温物体的结构是();(2)获得的信息由()传到脊髓中的();(3)信息处理后的人,指令由()传递到(),做出反应,手便缩回。(4)上图中A、B、C、D、E五部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它是发射活动最基本的结构。(5)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住遇到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神经中枢,它能控制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27.(6分)下面的电路图,在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时,若只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以探究电流与的关系;也可用于伏安法测电阻,小明采用图甲的方案,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排除故障后,小明观察到两个电表的示数如乙、丙,则小明测得R的电阻是欧。6/928.(4分)如图甲所示为某探究小组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选用的电源电压恒为6V,灯泡上标有“3.8V0.4A”字样,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1)使用中小明发现这个电路存在缺陷,你认为它的缺陷是。(2)于是小明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R0,电路如图乙所示.你认为R0为时比较合适。29.(2分)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右图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人射到其中一平面镜,(l)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2)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是(填“重合”“交叉”“反向交叉”或“平行”)。30.(3分)如图,A是水中的一个发光点,从A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通过B点,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三、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30分)31.(6分)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厘米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2)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物距u(厘米)5.06.07.08.0像距v(厘米)4.55.56.57.5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3)玻璃的厚度是厘米.32.(8分)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第29题图)7/9(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_____环节。(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
本文标题:2012-2013学年宁波市八年级(下)科学期末统测卷(华师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4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