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微观经济学-消费决策
消费者行为理论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主要内容:一、基数效用论二、序数效用论(重点)(1)预算约束线(2)无差异曲线(3)消费者均衡(4)需求曲线的推导三、消费者剩余效用(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获得效用是消费进而是生产的目标◆效用具有主观性(如何看待?)◆基数效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可度量)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可比较)引言:什么是效用?第一节:基数效用理论1、概念总效用(TU):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边际效用(MU):新增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总效用的增量。数学表示:12(,,...,)nTUTUXXX0iiiiTUTUMUXXX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包子123456MU43210-1TU47910109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持续增加,消费者从每一增加的商品中所获得的新增效用或边际效用量是不断下降的。MUUQ510123456TU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均衡: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基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等边际法则。即每种物品每1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4、消费者均衡假设两种物品,消费量为X1、X2,价格为P1、P2,收入为M。消费者均衡就是:在条件下,使得:达到最大的解。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法可知,当时,可求的均衡解。11220PXPXM12(,)TUTUXX12(,)XX1212MUMUPP等边际法则(equimarginalprinciple)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符合等边际法则。即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所面临的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即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该消费者就会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效用。(每种物品每1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5、为什么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调整对第一种物品的消费减少对第一种物品的消费提高第一种物品的边际效用MU花费在第一种物品上的每1美元的新的边际效用再次等于花费在其他物品上的每1美元的边际效用MU调整过程提高第一种物品的价格MU物品1MU物品2P1P2===…MU每1美元收入的一、预算约束线二、无差异曲线三、消费者均衡四、需求曲线的推导第二节序数效用论一、预算约束线1、概念:预算约束线(budgetconstraint)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预算线的方程:I=P1X1+P2X2300=15*X1+1*X2如果收入I=300元,CD盘P1=15元,巧克力P2=1元例预算线的方程:I=P1X1+P2X2转换为:X2=-P1/P2*X1+I/P2小张预算约束线斜率为(-300/20=-15),绝对值为15。CD(盘)103000巧克力(块)EFB1DB2150100515202、预算约束线几何图形斜率衡量消费者用一种物品换到另一种物品的比率,它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之比。1)收入变动:2)相对价格变动X1X2AABBCD3、预算约束线的变动价格上升价格下降21XX1.概念: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偏好程度的差别决定了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的大小顺序。三个假定:1)完全性;2)可传递性;3)不满足性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二、无差异曲线ABCFD01012巧克力(块)130150CD(盘)小张的无差异曲线I1I2I3(1)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它表示如果要增加一种物品的数量,就必然要减少一种物品的数量。(2)较高无差异曲线表示的偏好高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商品多比少好原则)。(3)无差异曲线永不相交。(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因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2.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征:(3)无差异曲线永不相交I1I2ABCX2X13.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在维持满足程度或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X1X22X1X12XXMRS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了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不断递减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4.特殊的无差异曲线1)完全替代品(perfectsubstitutes)2)完全互补品(perfectcomplements)1212(,)Uxxaxbx12aMRSb12121212(,)min,0UxxaxbxMRSMRS或者1.消费者最优选择在接触到预算约束的前提下,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商品组合。两条线几何切点对应的商品组合是理论上最优选择点。在最优选择点上,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切点代表的物品数量就是消费者最优消费选择。三、消费者均衡商品1E商品2I0I2AI1B图:利用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选择12XXMRS=P1P22.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其它商品EE1B1C1CB0CD(盘)收入提高,窝窝头需求下降,窝窝头是低档商品(inferiorgoods)E1EC1B1BC其它商品窝窝头0收入提高,CD和其商品需求都增加,它们都是正常商品(normalgoods)3.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例:收入300元,不变;CD盘价格为15元一盘,不变;巧克力价格原为1元一块,现下降为0.5元一块。请问,你对巧克力和CD盘的购买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1)替代效应(substitutioneffect):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2)收入效应(incomeeffect):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图解例:巧克力价格下降引起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物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巧克力消费者更富了,因此,购买更多的巧克力巧克力相对便宜了,因此消费者购买了更多的巧克力收入与替代效应同方向发生作用,因此,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巧克力CD盘消费者更富了,因此,购买更多的CD盘CD盘相对贵了,因此消费者购买了更少的CD盘收入与替代效应反方向发生作用,因此,CD盘的总效应难以确定4、需求曲线的推导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成立的条件一、正常商品二、低档物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吉芬物品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的统一:12XXMRS=P1P2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和相应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所带来的效用的减少量必定是相等的。即有:MU1MU2*X1=*X2所以:X2X1=MU1MU2=MU1MU2序数效用论均衡条件第三节、消费者剩余1、支付意愿(willingnesstopay):买者愿意为某物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代表买者对该物品的评价。2、消费者剩余(consumersurplus):买者的支付意愿减买者的实际支付量。或者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商品意愿支付货币量与实际支付货币量之间存在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Consumersurplus)。3、存在消费者剩余的原因是因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意味着消费者购买的第一单位商品比最后一单位商品对他具有更大效用和价值,他本来愿意为第一和比较靠前的那些商品支付更多的钱,但是由于存在普遍市场价格,他不必这样做,于是有了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与边际效用的关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示,需求的最后一个单位带来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支付的价格,即需求曲线就是边际效用曲线。消费(需求)的衡量:要不要消费取决于支付的价格与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的数量权衡。如果价格大于边际效用就会形成需求,反之则不会形成消费。图解7-17-27-3边际效用(元)04812161510205C需求比萨饼数量小张有11张比萨饼时愿意为再增加一个比萨饼支付6元,他买第一个比萨饼愿支付18元。然而,13张饼单价都是5元,一共65元(13×5),依据他边际效用和需求曲线,他实际愿意付144元(18+16+…+5),差额即消费者剩余为79元(144—65)。思考:价值悖论200多年以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价值悖论: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记住:在经济学中,是狗尾巴摇动狗身子。市场的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当价格下降的时候,消费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的这种增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是原来的买者由于价格下降带来的支付量的减少导致的消费者剩余的增加。第二是进入市场的新买者的消费者剩余。市场价格与消费者剩余之间的关系一、效用概念二、基数效用论三、序数效用论(重点)(1)预算约束线(2)无差异曲线(3)消费者决策(4)需求曲线的推导四、消费者剩余
本文标题:微观经济学-消费决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