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全集24课时【强烈推荐】
课题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的品质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断教学方法比较、归纳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内容师生活动修改建议【引入课题】元素周期律使人们认识了杂乱无章的化学元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如何把这种规律具体地表现出来呢�【板书】一、元素周期表【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4—P5页�思考周期表中周期和族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小结、板书】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递增的元素从左到右为同一周期�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元素从上到下为同一族。【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4页1�思考周期表中有多少周期�每周期有多少种元素�【概括总结】1周期�共2种元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短周期2周期共8种元素周期3周期�共8种元素�七个横行�4周期�共18种元素长周期5周期�共18种元素6周期�共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7周期�目前已发现26种元素【阅读、思考】在周期表中有两个特殊的位置�镧系和锕系�阅读课文P14倒数第二段�说出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什么位置�结构上有何特点�【总结陈述】在第六周期中�从57号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它们的最外层和次外层电子层结构及元素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这15种元素总称为镧系元素。排在周期表第六行�第三列。与此类似�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铹�Lr�这15种元素总称为锕系元素�排在第七行�第三列。【观察与思考】在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列�分为哪些族�【概括总结】主族�包括长周期和短周期元素主族�A��共7个副族�B��共7个副族只包括长周期元素族�18个纵行�第VIII族�包括8、9、10三个纵行的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观察与思考】在周期表的��个纵行��个族中�各族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如何�【展示】元素周期表【陈述】在元素周期表中�各族从左到右的依次是�IAIIAIIIBIVBVBVIBVIIBVIIIIBIIBIIIAIVA镧系和锕系都有15中元素。含有的元素种类=32-1个0族-7个主族-6个副族-3最外层的电子逐渐递增VAVIAVIIA0。【观察与思考】在所有族中�元素最多的族是哪一族�共有多少种元素�【结论】在所有族中�第IIIB族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因此元素最多�共有32种元素。【理解应用】据周期表结构�推测原子序数为85号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哪一周期�哪一族�【案例分析】推测元素在哪一周期�85-2-8-8-18-18=31�减5次后小于32�为第6行�第六周期�推测在哪一族�第六行的最后一列元素应为第32个�从减出的数据为31可以推出它是在第17列�为第VIIA族。【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13页倒数第一自然段�通过周期表�我们还可以了解元素的哪些信息�【交流】�1�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位置、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的类别、相对原子质量、价层电子排布、是否人造元素、是否放射性元素等信息。�2�通过周期表�我们还可以对元素进行分区�如硼、硅、砷、碲、砹和铝、锗、锑、钋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虚线的左侧为金属元素�右侧为非金属元素�位于虚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为非金属元素的性质。�3�通过周期表�还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认识它们的性质。【随堂练习】1�①原子序数===�这个关系只能用于情况IIIB族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推测114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方法1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法2逆推②周期�与行是什么关系�按照什么原则划分�③族�与列是什么关系�按照什么原则划分�2�写出Al、C、O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在分别找出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发现什么规律了吗�请你整理好之后用文字表达出来。3�写出K、Na与水反应的方程式、�思考�两者性质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哪一个比较活泼�与原子结构有关吗�4��2004年全国�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A�Al3+B�Mg2+C�Be2+D�H+5�已知某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是A�其阴离子Rn-含有x个电子�则mgRn-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是mol。主族元素的序数=最外层的电子数布置作业P11第1题和第5题板书设计短周期�一、二、三行��元素有2、8、8种�周期长周期�四、五、六行��元素有18、18、32种�不完全周期�七行��元素有26种�元素周期表结构主族�1、2、13、14、15、16、17列�A族族副族�3、4、5、6、7、11、12列�B族零族�18列�第VIII族�8、9、10列�课后反思通过元素周期表结构的了解�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周期性�从而为学生学习元素性质的周期律埋下伏笔。编号002课题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简单的碱金属与氧气、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相关的计算�2、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知道结构决定性质。过程与方法1、由原子结构理论分析推导出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3、理论联系实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及方法。由实践得出理论�并由理论指导实践。2、加深学生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3、用辩证唯物主义量变质变的观点�在本节内容中有着最恰当的体现。教学重点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碱金属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金属族的性质递变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教学方法比较、归纳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内容师生活动修改建议【引入】活泼的金属元素Na的性质是我们所熟知的�现象是本质的反应�宏观是微观的体现。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研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板书】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一�、碱金属元素[科学探究1]请同学们看书本P5�并完成该表。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核电荷数从Li到Cs逐渐增多。2�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为1。3�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从2层增大到6层。[实验1]取钾、钠各一粒�分别放在石棉网上的左、右两边�同时加热。观察实验的现象。[现象]钾首先熔化�熔点低��先与氧气发生反应�后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再熔化与氧气反应。[板书]1、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思考与交流]请写出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尝试的写出锂、钾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碱金属与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加热�锂钠钾[提问]从钾、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中�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什么相似性、递变性�[答]相似性�碱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递变性�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氧气的反应越来越剧烈。[过渡]我们知道金属钠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水发生反应。[实验2]钾、钠与水的反应�取两烧杯�放入相同量的水�然后分别取绿豆大的钾、钠各一粒同时分别放入两烧杯中�观察实验的现象。[现象]钾燃烧�先消失�钠熔化�后消失。[板书]2、碱金属与水的反应[提问]根据]钾、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请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水反应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生成的碱性氢氧化物的碱性如何变化�[答]相同点�碱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不同点�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水的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氢氧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强。反应越来越剧烈�氧化物越来越复杂递变性比较现象说明金属性越来越强[过渡]以上我们学习的是碱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来学习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板书]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科学探究2]根据碱金属的物理性质表格�请总结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共性、递变性�碱金属单质颜色和状态密度�g/cm-3�熔点�。C�沸点�。C�原子半径�nm�Li银白色�柔软0.534180.513470.152Na银白色�柔软0.9797.81882.90.186K银白色�柔软0.8663.657740.227Rb银白色�柔软1.53238.896680.278Cs银白色�柔软1.87928.40678.40.265[总结]随核电荷数增加�密度逐渐增大�K除外��熔沸点逐渐降低。[提问]碱金属有这样的相似性、递变性的本质原因����在哪里�[答]因为�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原子半径的递变�有性质的递变。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最外递变规律�随核电荷数增加�密度逐渐增大�K除外��熔沸点逐渐降低。层电子易失去�表现在参加化学反应时越来越剧烈�金属性增强。[板书]4、结构决定性质[讲解]金属性�金属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1、金属与水或者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随堂练习]1�通过课本的演示实验�总结整个碱金属的性质规律有哪些��1��2��3�2�如何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出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你认为�金属活泼性应该是FeCuAg3�下列那个选项不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活泼��A�A常温下可以与水反应�B不与水反应。B�B不能从任何含A的盐中置换出金属AC�用氨水可以制取B对应的碱�却不能制取A对应的碱D�A在空气中比B耐腐蚀4�下列对铯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A�它的熔点很高B�它只存在一种氧化物C�它的碳酸盐不易溶于水D�氯化铯易溶于水5�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原子的电子能力增强�元强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素的还原性�金属活泼性。通过碱金属性质相似性和规律性的总结�请你推测卤素的相似性和规律性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核对于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原子的电子能力减弱�元素的氧化性�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布置作业p119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碱金属与水的反应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随核电荷数增加�密度逐渐增大�K除外��熔沸点逐渐降低。4、结构决定性质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1、金属与水或者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课后反思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有1让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看反应剧烈程度2中等活泼金属利用置换反应或与酸反应看产生氢气快慢程度3不活泼金属利用置换反应4看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编号003课题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总结卤族元素性质。2、自主探究�探究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教学重点金属族的性质递变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教学难点金属族的性质递变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内容师生活动修改建议【引入】借鉴上节课推导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方法�结合已学过的氯元素的性质�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卤族元素�并比较与Cl2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板书]四、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二�卤族元素[科学探究1]根据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递变性�根据下表总结并推测��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递变性。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卤族元素氟0�71nm氯0�99nm溴1�14nm碘1�33nm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递变性�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规律�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讲解]非金属性�非金属得到电子的能力。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2、非金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全集24课时【强烈推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0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