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第1页(共20页)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理科)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C.化学反应中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2.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A.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B.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下反应(氯乙烷)C.乙烯与水加成(乙醇)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氯乙烯)3.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C.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一定只含极性键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4.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试剂M是盐酸②流程中的反应全部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操作b只是过滤④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加石灰乳制Mg(OH)2⑤电解熔融MgCl2比电解熔融的MgO制金属镁更节约能量.A.①②③④⑤B.②③C.④⑤D.①④⑤5.已知1molX2完全燃烧生成X2O(g)放出热量a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能量bkJ,X2O中1molX﹣O键形成时放出能量ckJ,X2中1molX﹣X键断裂时吸收能量为()A.(4c﹣b+2c)kJB.kJC.4c+b﹣2akJD.kJ6.下列有关有机化学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第2页(共20页)A.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馏B.乙烯和乙醇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接收生成物D.分离甘油和氯化钠溶液用分液的方法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CH4分子的球棍模型:D.丙烯的电子式:8.如果将前18号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可形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①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③比⑦小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⑥比⑦弱C.金属性②比⑤弱D.原子半径③比④大9.今年3月11日,在日本大地震灾难中,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I,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I元素中含中子数为53B.它是碘元素的一种同位素C.I2的摩尔质量为262gD.由此可确定碘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3110.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H2→2HB.2H2+O2═2H20C.CaO+H20=Ca(OH)2D.2Cl→Cl2第3页(共20页)11.已知化学反应:C(s)+O2(g)═CO(g)△H1<0CO(g)+O2(g)═CO2(g)△H2<0C(s)+O2(g)═CO2(g)△H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A.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B.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大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C.△H1+△H2>△H3D.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固体为离子化合物B.CO2分子中含有离子健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个纵行D.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13.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有()A.CO2和H2OB.CO和CH3OHC.CH3OH和H2D.H2和CO214.下列各种方法中,适用于炼制相应金属的是()A.加热氧化铜炼铜B.氧化镁跟铝粉共热炼镁C.用焦炭还原氧化铜炼铜D.电解熔融氯化钠冶炼钠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6分)15.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互为同位素的是,属于同一物质的是.①C(CH3)4和C4H10②和③35Cl和37Cl④和CH3﹣CH2﹣CH2﹣NO2⑤⑥(CH3)2CHCH(CH3)2和(CH3)2CH(CH2)2CH3⑥和⑦CH2=CH﹣CH=CH2和CH3﹣CH=CH﹣CH3⑧CH3CH2CH2Cl和CH3CH2Cl.第4页(共20页)16.有A、B、C、D、E五种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3)C的氢化物与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的物质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4)由原子个数比为1:1:1的A、B、C三种元素组成共价化合物X,共形成4个共用电子对,X的结构式为.(5)A、D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海带中的I﹣氧化为碘单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CE3常温下呈液态,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和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已知1mol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kJ热量;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242kJ热量;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1mol液态水蒸发为气态水是要吸收44kJ热量.(1)写出能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若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热量为890kJ(填“>”、“<”、“=”).(3)燃烧10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4)氢气的燃烧热为.(5)写出CH4气体不完全燃烧生成只生成CO气体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18.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D、G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各物质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要求填写:A的结构式:;B的结构简式:;C的电子式:;D的官能团名称;G官能团的结构简式.(2)写出⑥⑧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④(反应类型).⑥(反应类型).⑧(反应类型).19.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第5页(共20页)(1)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A.Cl2、Br2、I2的熔点B.Cl2、Br2、I2的氧化性C.HCl、HBr、HI的热稳定性D.HCl、HBr、HI的酸性(2)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①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3)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mol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①D是(填离子符号).②B→A+C的反应中,生成1molC,同时会消耗molB,并KJ的热量(填吸收或放出以及具体数值).第6页(共20页)2014-2015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C.化学反应中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是因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引起的,而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力,形成化学键会释放能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是断裂旧键形成新键的过程,据此分析.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能量变化,故A正确;B.反应物的质量越多,能量变化越大,所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有关,故B错误;C.任何化学反应都是断裂旧键形成新键的过程,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会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故C正确;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是因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引起的,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要准确把握能量变化的原因.2.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A.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B.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下反应(氯乙烷)C.乙烯与水加成(乙醇)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氯乙烯)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A.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B.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为链锁反应;C.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解答:解:A.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生成物只有一种,为纯净物,故A不选;B.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为链锁反应,产物较复杂,为多种氯代烃的混合物,故B选;C.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生成物只有一种,为纯净物,故C不选;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为纯净物,故D不选;第7页(共20页)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及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的特点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C.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一定只含极性键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考点:化学键.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B.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含有化学键;C.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解答:解: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所以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B.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含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故B错误;C.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故C错误;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KOH,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和化学键的关系,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确定化学键,易错选项是B,并不是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为易错点.4.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试剂M是盐酸②流程中的反应全部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操作b只是过滤④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加石灰乳制Mg(OH)2⑤电解熔融MgCl2比电解熔融的MgO制金属镁更节约能量.A.①②③④⑤B.②③C.④⑤D.①④⑤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第8页(共20页)分析:流程分析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石灰乳,加入沉淀池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过滤后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加入试剂M为盐酸,氢氧化镁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通过浓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氯化镁晶体,在氯化氢气体中加热失去结晶水得到固体氯化镁,通电电解生成镁;①分析判断M是盐酸用来溶解氢氧化镁沉淀;②流程中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③操作b是浓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氯化镁晶体的过程;④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中主要是氯化镁,加石灰乳可以制Mg(OH)2;⑤依据氧化镁熔点高,熔融消耗能量高效益低;解答:解:流程分析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石灰乳,加入沉淀池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过滤后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加入试剂M为盐酸,氢氧化镁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通过浓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氯化镁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0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