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从价值观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aspx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价值观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姓名:臧成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王昺20040402从价值观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作者:臧成杰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高名亮多元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及对策2007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在认知领域和认知外界的思想道德现象的敏感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它带给我们多维度思维方法,它强调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注重技能、追求真知,反感空谈、崇尚实际、崇尚开放、包容的精神等,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视野;多元文化也给大学校园文化带来一些挑战,校园文化价值之间的冲突加剧,大学人面临西方文化的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受到严重影响;工具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冲击着大学独立、自由、批判的精神;科技至上的观念,带来科学与人文精神在大学校园精神的割裂,造成人们精神的荒芜;知识的社会功用价值,以及大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各种功利主义思想和政治观念的影响,也弱化着大学的批判精神;种种迹象凸现着多元文化思潮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特别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一大学精神出现缺失,面临多元文化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何建设当代大学校园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引导大学校园文化自觉是当务之急,因为大学不仅传递文化,更重要的是选择、批判、创新和超越文化,在信息时代、物化时代、多元文化时代,引导大学文化自觉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自身建设,提升大学精神的蕴涵,包括大学自由和独立精神、科学与人文的精神、民主与开放的精神、批判与创新的精神;坚持独立性、包容性、和而不同等建设原则;开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兼容并蓄,重视校际交流合作;以身垂范,提升大学师资水平;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开辟新径,抓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2.期刊论文郭亚东多元文化下的民族电影复兴之路-中国科技信息2007,(11)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当今世界影坛,数国鼎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好莱坞电影凭其大制作、高投入急速扩张.几乎垄断全球电影市场,横扫各国票房.如何在来势汹汹的好莱坞电影的夹击中生存.已成为各国电影人亟待解决的问题.3.期刊论文肖梅浅谈社会价值观念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6)中国当代文学借助商品经济大潮和现代传媒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多元化格局.全球化发展对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而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有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反映在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批评中,则是多元价值共存.4.期刊论文赵华浅谈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现状-跨世纪(学术版)2008,16(10)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世界音乐教育关注的焦点,它体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价值观念和多元文化的教学方法.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况,指出了在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中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未来发展的大事.从四个大方面思考、论述了国内外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状.5.期刊论文斯图亚特·霍尔.李庆本多元文化问题的三个层面与内在张力-江西社会科学2007,(3)多元文化问题不同于多元文化主义,它关注的是差异中的相同性是如何被想象和建构的问题.它具体体现在社区、国家和全球三个层面上,并具有差异性与相同性的内在张力.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必然会有不止一个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争议,因而,必须有一些共同框架,可以在其中协调不同的观点、信仰和利益的尖锐冲突.这种框架也不能是简单地由一个群体代表大多数和全体的框架--这是过去欧洲中心主义同化作用的框架.一个群体或共同体特定的和特殊的差异性,不能在无视所有其他人所确认的特殊价值观念的背景下得以确认.这需要我们超越现存的政治话语的传统界限,在它们现存的备好的答案之外去思考.6.学位论文陈静芳大陆与港台地区学校初中德育学科课程比较研究2005本文通过对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初中德育课程目标和德育课程内容的解读,归纳两岸三地德育课程目标和德育课程内容各自的特点,并对我国大陆地区德育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置提出思考。本文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就大陆与港台地区初中德育学科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并且归纳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后就两岸三地德育课程目标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部分就大陆与港台地区初中德育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并且归纳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后就两岸三地德育课程内容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第三部分是通过大陆与港台地区德育学科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解读和比较,对我国大陆地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首先,是德育课程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具体目标,针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应试德育”的现状,笔者提出应该以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作为德育课程的具体目标;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水平”。其次,关于德育课程内容的思考,针对我国大陆地区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有“淡化学科知识”的趋势,笔者提出知识教育应该成为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提出德育课程内容应该反映多元文化的理念;最后,笔者提出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之中进行。7.期刊论文黎少青多元文化社会高校德育共性态势分析及启示-教育与职业2009,(24)伴随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校德育均呈现重视主体性、增强开放性、强调平等性、突出社会化与力求贴近性等共性态势.只有正视多元文化社会的现实,借鉴国外德育共性特点,结合我国实际,与时俱进,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理念与范式的转换,构筑与社会关系相适应的高校德育,走迎纳、引领、涵育的路子,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德育的目的.8.学位论文尚建科论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语境、范式与意义2007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主导价值观念之一,也是当今时代发展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秉承音乐人类学“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作为文化”的基本思想,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倡导的是一种音乐教学的文化模式,即要求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教授和学习,同时,应使学生在熟悉本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最终发展其“双重乐感”乃至“多重乐感”的适应能力,并对世界音乐文化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首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产生的现实语境予以探讨。任何一种音乐教学观的产生,都受制于一定时空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态度、社会精神和思维方式,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也不例外。出于这种认识,论文第一部分从全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后现代的教学范式转型、多元文化的音乐价值观念等三个层面对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的现实语境进行了探讨。其次,对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的范式特征予以归纳。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的产生意味着人们对音乐教学新的体认和洞察。这种新的体认和洞察具体表现为:在教学内容上,突破单一音乐文化,涵盖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在教学目标上,放弃音乐审美的核心地位,树立文化理解的目标取向;在教学方式上,改变知识传授与技能习得为主体的技术化方式,采用感受鉴赏与文化认知为主体的人文化方式。最后,对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的实践意义予以揭示。本文认为,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的实践意义是多重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本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第二,有利于学生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熟悉与了解;第三,有利于学生树立和形成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总之,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是全球化时代音乐教学的主导价值观念,它的产生,揭示了音乐教学新的意义与内涵,从而引领音乐教学走向新的台阶。9.期刊论文关海霞.GuanHaixia多元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辩证思考-金融理论与教学2008,(4)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承担着培育人才的历史使命.基于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背景,文章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内涵及多元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多方面影响,提出树立主流文化指导下的文化兼容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扬弃西方文化,整合传统文化,强化主流意识,才能建设和谐校园文化.10.期刊论文廖红娟.欧阳琳全球化背景下中外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分析-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7)本文从5个方面对比全球背景下中外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差异,并通过分析中外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差异阐述其形成的社会原因、社会体制问题.本文链接:授权使用:四川外语学院(cqscwyxy),授权号:ea4682ff-ef93-49df-b38f-9e4d0116c456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5日
本文标题:从价值观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aspx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