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7-4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评价案例
第七章内部长期投资管理第四节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评价案例•【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正在讨论更新现有的生产线,有两个备选方案:A方案的净现值为400万元,内含报酬为10%;B方案的净现值为300万元,内含报酬率为15%,据此可以认定()•A方案较好•B方案较好•两方案无差别•应考虑两方案的投资额的大小再进行比较•【答案】A•【解析】净现值法在理论上比其他方法更完善。对于互斥投资项目,可以直接根据净现值法作出评价。第三节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其运用•【例题·多选题】影响项目内含报酬率的因素包括()。•A.投资项目的计算期B.资金投入方式•C.企业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D.项目回收额•【答案】ABD•【解析】内含报酬率的大小不受折现率高低的影响。第三节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其运用•【例单项选择题】某项目原始投资100万元,建设期为0,生产经营期5年,每年净现金流量32万元,则该项目内含报酬率为()。A.15.52%B.18.03%C.20.12%D.15.26%•【答案】B.根据定义,净现值=32×(P/A,i,5)-100=0,则:(P/A,i,5)=100/32=3.125,查表找出期数为5,年金现值系数比3.125大一点点和小一点点的两个数值,(P/A,18%,5)=3.127,(P/A,20%,5)=2.991,再用内插法求出i。第三节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其运用•【例·计算题】某项目原始投资9000万元,建设期为0,生产经营期3年,各年净现金流量分别为1200万元、6000万元、6000万元,该项目设定的折现率为16%。要求:(1)计算该项目净现值;(2)计算该项目内含报酬率。第三节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其运用•答案:取折现率16%,求项目的净现值:NPV=1200×(P/S,16%,1)+6000×(P/S,16%,2)+6000×(P/S,16%,3)-9000=338(万元)答案:由于用16%作为折现率,NPV>0,用内含报酬率折现,NPV=0,说明内含报酬率大于16%。应加大折现率,使净现值接近于0,用折现率18%继续测试,求净现值。NPV=1200×(P/F,18%,1)+6000×(P/F,18%,2)+6000×(P/F,18%,3)-9000=-22(万元)由于NPV<0,说明内含报酬率小于18%,用内插法求解内含报酬率。第三节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其运用•【例题·多选题】若A、B两项目的现金流量如表所示,•A.项目A的静态回收期为2.5年•B.项目B的静态回收期为1.67年•C.项目A的静态回收期为2.8年•D.项目B的静态回收期为2.4年第三节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其运用•【答案】AD•【解析】•A的回收期=2+50/100=2.5年•B的回收期=120÷50=2.4年第三节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及其运用•【例题·单选题】某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A.净现值为零的年限•B.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C.累计净现值为零的年限•D.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答案】D•【解析】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一、新建投资项目的决策案例例:某水泥集团公司准备建造一个与销售市场占有相适应的年产10万吨水泥预测制品生产线,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建设规模较大的工厂,投资额5000万元,有效期十年,由于设备比较先进,生产效率高,因此,只需一班制生产,需生产工人500人,全年人工费用400万元,耗用原材料4800万元,废品损失约200万元,全年管理费用预计160元。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决策方案二:建设规模较小的工厂,投资额3000万元,有效期十年,由于设备较差,生产效率较低,因此,需二班制生产,需生产工人1200人,全年人工费用960万元,耗用原材料5113万元,废品损失约213万元,全年管理费用预计192万元,目前该产品售价为860元/吨。假设两方案设备均无残值,采用有线法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率33%.试分析应选用哪一方案?(资本成本为10%)。甲、已两方案现金流量计算表投资额收入折旧额总成本营业利润所得税税后净利现金流量甲方案5000860050060602540838.21701.82201.8已方案3000860030067781822601.261220.741520.74NPV甲=2201.8×PVIFA10%,10—5000=8530.06(万元)NPV已=1520.74×PVIFA10%,10—3000=6344.95(万元)NPV甲>NPV已应选用甲方案2、投资开发时机决策在进行此类决策时,决策的基本规则也是寻求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但由于两个方案开发时机不一样,不能把净现值简单对比,而必须把后期开发的项目净现值换算为早期开发的第一年初(t=0)时的现值,然后再进行对比。例:依星罗拉公司计划研发第三代通信系统设备,若目前投资该项目,估计投资额约为30亿元;若4年后开发,其投资额可降至26亿元。不同时期开发此项目,其客户拥有量、年均收费、运行成本不同。具体资料见下表:目前开发四年后开发客户1-4年20万人/年5-10年40万人/年1-10年30万人/年租费1-4年5000元/人年5-10年4000元/人年1-10年4000元/人年运行成本1-4年5亿元/年5-10年6亿元/年1-10年5亿元/年该项目的寿命十年,期满无残值,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公司所得税率40%,资本成本为12%。问:该公司究竟何时开发此项目最有利?单位:亿元分析计算目前开发此项目的现金流量及净现值t01~45~10投资额-30销售收入1016付现成本56折旧33税前利润27所得税(t=40%)0.82.8税后净利1.24.2NCF-304.27.2NPV=4.2×PVIFA12%,4+7.2×PVIFA12%,6×PVIFA12%,4—30=4.2×3.037+7.2×4.111×0.683—30=1.58(亿元)净现值:单位:亿元t0~345~14投资额-26销售收入12付现成本5折旧2.6税前利润4.4所得税(t=40%)1.76税后净利2.64NCF-265.24晚开发:NPV=(5.24×PVIFA12%,10—26)×PVIFA12%,4=(5.24×5.650—26)×0.636=2.29(亿元)净现值:结论:NPV晚>NPV早应选用晚开发方案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1.差量分析法通过计算两个投资方案各阶段差量现金流量及差量的净现值,对投资方案进行抉择的方法。例:远洋渔业公司四年前购入一条深海捕渔船,其购置成本为50万元,估计尚可使用六年,期满有残值2万元,该船已按直线法计提折旧192000元,若继续使用旧船每年可获捕渔收入560000元,每年付现成本420000元,公司为提高捕渔捞量,准备更换一台装有声波控制的新渔船,该船约需价款60万元,预计可使用六年,期满有残盾60000元,使用新船后,每年可增加捕渔收入80000元,同时,每年可节约付现成本20000元,购入新船时,旧船可作价250000元,假设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30%,资本成本为6%。要求:为远洋渔业公司作出是继续使用旧船,还是更换新船的决策分析。首先,计算△初始现金流量:△初始投资=-600000+250000=-350000(元)其次,计算△营业现金流量△年折旧额=1020000500000660000600000=90000–48000=42000(元)再次,计算△终结现金流量终结现金流量=60000-20000=40000(元)△营业净现金流量计算结果见下表项目1-6△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折旧△税前利润△所得税△税后净利△营业净现金流量80000-200004200058000174004060082600最后,汇总全部现金流量0123456△初始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终结现金流量-35000082600826008260082600826008260040000△净现金流量-500008260082600826008260082600122600△NPV=82600×PVIFA6%,5+122600×PVIF6%,6—50000=82600×4.212+122600×0.705—350000=84344.2(元)由计算结果可知,使用新船比继续使用旧船能获得更大的净现值,因此,该公司应更换新船。2.年平均成本法在投资方案产能相同的情况下,可通过比较方案年平均成本,进行投资方案的选择。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1)将投资项目现金流出的总现值,按年金现值系数,转化为年平均成本。年金现值系数现金流出总现值年平均成本方法一例:某企业三年前购入一台数控机床,价值32万元,由于当时数控技术不成熟,致使目前维护成本较高,现企业考虑用一台新机床替代旧机床,以节约运行成本。新、旧机床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旧机床新机床原值320000400000预计使用年限1010已使用年限30最终报废残值3200040000目前变现价值180000400000年运行成本8000050000假设两设备的生产力相同,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0%,试问该企业是否应进行设备更新?依上例:新设备年平均成本=10%1010%1010%10PVIF40000-PVIFA50000400000PVIFA1456386040000145650000400000=11258.96(元)7%107%107%103200080000180000PVIFAPVIFPVIFA8684513032000868.480000180000=113603.94(元)(注:若继续使用旧设备,便会失去其变现价值180000元,将其作为继续使用旧设备的机会成本)旧设备年平均成本(2)在设备各年运行成本相等情况下,可运用年金现值系数、年金终值系数分别将初始投资和残值平均分摊到各年,加各年运行成本,计算年平均成本。方法二残值摊销年运行成本投资额摊销年平均成本依上例:新设备年平均成本==10%1010%1040000500000400000FVIFAPVIFA9371540000500001456400000=112580.96(元)=113603.94(元)7%107%103200080000180000FVIFAPVIFA48793200080000868418000旧设备年平均成本(3)将残值在初始投资额中减除,视同每年承担相应的利息,然后与净投资摊销额及年运行成本总计,求出每年平均成本。年运行成本贴现率残值年金现值系数残值投资额年平均成本方法三新设备年平均成本===11258.96(元)50000%10400004000040000010%10PVIFA50000%10400001456360000旧设备年平均成本=80000%1032000320001800007%10PVIFA(元)113603.94800003200868414800
本文标题:7-4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评价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9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