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A卷)(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学号:电脑号:试题号:一、单选题: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A.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C.中位数D.众数E.标准误2.测量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间断性资料E、分类资料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4.抽样的目的是:()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5.下面哪个不是样本的指标()A、xB、pC、rD、E、s6.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正偏态分布资料B、负偏态分布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D、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E.不对称分布的资料27.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Aμ1≠μ2Bμ1=μ2CX1≠X2DX1=X2EX1=X28.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9.在假设检验时,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当拒绝H0时,则()A.增大了第一类错误B.减小了第一类错误C.增大了第二类错误D.减小了第二类错误E.以上都不正确10.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11.两个样本含量分别为20和30的样本作t检验,自由度为:()A.50B.49C.25D.24E.4812.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绝对数E标化率13.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A行数×列数Bn-1CN-kD(行数-1)(列数-1)E行数×列数-114.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A构成比B相对比C绝对数D率E变异系数15.欲比较两地死亡率,计算标准化率可以()。A.消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B.消除两地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C.消除两地各年龄组人口数不同的影响D.消除两地抽样误差不同的影响。3E.以上都对16.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________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AT5BT5CT1DT5E1T517.欲比较两组阳性反应率,在样本量非常小的情况下(如1210,10nn),应采用()A.四格表卡方检验B.校正四格表卡方检验C.Fisher确切概率法D.配对卡方检验E.校正配对卡方检验18.实验设计中,估计样本含量是()A.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B.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C.根据实际情况,能选多少是多少D.不必估计,对整个总体进行实验E.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估算最少需要多少受试对象19.某医生欲研究清肝活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将在该院用清肝活血颗粒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常规疗法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该方案()A.可行B.未遵从随机化原则C.对照组样本含量太少D.只需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E.对照设计不当,应设立空白对照20.欲研究某新法接生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效果,选择市级医院作为试验组,采用新法接生,县级医院为对照组,采用普通接生法,该方案()A.可行B.不可行,未设立对照C.不可行,样本量太少D.不可行,未使用盲法E.不可行,对照设立不当,可比性差21.Cox回归模型要求两个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t的风险函数之比()。A.随时间增加而增加B.随时间增加而减小C.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后来随时间增加而减小D.不随时间改变E.视具体情况而定22.下列有关log-rank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的整体比较B.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某时间点的比较C.log-rank检验属生存曲线比较的参数法D.log-rank检验中,各组实际死亡数必等于理论死亡数E.log-rank检验的自由度为123.方差分析的目的:A、比较均值B、比较标准差C、比较均方D、比较离均差平方和E、比较变异系数24.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A、SS组内SS组间B、SS组间SS组内C、SS总=SS组内+SS组间D、MS总=MS组内+MS组间E、MS组内MS组间25.在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中,获得P0.05时,结论是A.证明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4B.证明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C.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D.暂不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E.可认为各样本均数不相等26.完全随机设计、析因设计的总变异分别可分解成几个部分?A2,2B2,3C3,3D3,4E2,427.方差分析要求____。A.各个总体方差相等B.各个样本均数相等C.各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D.各个总体均数相等E.两样本方差相等28.符合t检验的数值变量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不拒绝H0时A.第一类错误增大B.第二类错误增大C.第一类错误减少D.第二类错误减少E.第二类错误不变29.在作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已知n1、n2均小于30、总体方差不齐且极度偏态的资料宜用A.卡方检验B.秩和检验C.t检验D.z检验E.方差分析30.两小样本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A.t检验或秩和检验均可B.用秩和检验C.用t检验D.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条件E.方差分析31.由样本算得相关系数r=0.88,说明A.两变量之间有高度相关性B.r来自高度相关的总体C.r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为大于0的总体D.r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不为0的总体E.以上都不一定对32.在直线回归分析中,残差标准差反映Ay变量的变异度Bx变量的变异程度C扣除x影响后y的变异程度D扣除y的影响后x的变异程度E回归系数b变异程度33.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R2越接近于1,说明A、相关系数越大B、回归方程的显著程度越高C、应变量的变异越大D、应变量的变异越小E、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越大34.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35.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分布A.xB.xC.xxD.xsxxE.xsx36.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A.95%B.99%C.50%D.1%E.100%537.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A.μ+1.96σB.μ-1.96σC.μ+2.58σD.μ+1.64σE.μ-2.58σ38.统计表的主要作用是A.便于形象描述和表达结果B.客观表达实验的原始数据C.减少论文篇幅D.容易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E.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和便于分析对比39.高血压临床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考虑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血压的动态变化和改善情况,为了直观显示出两组血压平均变动情况,宜选用的统计图是A.半对数图B.线图C.条图D.直方图E.百分条图40.在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中,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节省样本B.提高分析效率C.克服共线影响D.减少异常值的影响E.减少混杂的影响4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A.简单相关系数B.复相关系数C.偏回归系数D.回归均方E.决定系数4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回归方程作方差分析,检验统计量F值反映的是A.所有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B.部分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C.自变量与应变量间存在的线性回归关系是否较强D.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E.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43.在多重回归分析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乘以一个常数,则A.偏回归系数不变、标准回归系数改变B.偏回归系数改变、标准回归系数不变C.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不改变D.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改变E.偏回归系数和决定系数均改变4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A.简单相关系数B.复相关系数C.偏回归系数D.回归均方E.决定系数45.Logistic回归与生存分析比较()。A.logistic回归的因变量为一个B.生存分析的因变量为一个C.logistic回归和生存分析的因变量都为一个D.logistic回归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6E.生存分析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46.Logistic回归的自变量为()。A.二分类变量B.多分类有序变量C.多分类无序变量D.连续型定量变量E.A、B、C均可47.Logistic回归系数与优势比OR的关系为()。A.β1等价于OR>0B.β0等价于OR<1C.β=0等价于OR=0D.β<0等价于OR<1E.A、C、D均正确48.为了解某校锡克试验的阳性率,研究者从该校80个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中的所有学生。此种抽样方法属于()。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多阶段抽样49.在下列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人为设置各种处理因素的是()。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临床试验D.社区干预试验E.横断面研究50.统计工作的关键步骤是()。A.调查或实验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归纳资料51.对连续型变量资料的meta分析,如果各纳入研究的测量单位不同,应采用()作为效应合并指标。A.标准化均数差B.加权均数差C.均数差D.标准化P值E.危险度差值52.异质性检验采用的统计量是()。A.F统计量B.Q统计量C.t统计量D.H统计量E.Z统计量53.关于发表偏移,以下说法()不正确。A.通过漏斗图可大致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B.产生发表偏倚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往往只把统计学上有意义的阳性研究结果拿来写文章并投稿C.若发表偏倚对meta分析的影响较大,则需要增加很多个研究,才能使meta分析的结果被逆转D.尽量搜集未发表的阴性研究结果,可减少发表偏倚E.漏斗图的基本思想是纳入研究效应的精度随着样本含量的增加而增加54.meta分析的定义():A汇总多项研究结果的一系列过程7B汇总相同研究目的多项研究结果并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C汇总多项研究结果并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D分析评价多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的多个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E分析评价多项研究效应量的一系列过程。55.meta分析森林图的功能为()A.观察纳入的各研究的效应大小B.观察纳入的各研究的效应是否有统计学意义C.观察合并效应大小D.观察合并效应是否有统计学意义E.A、B、C、D均可2016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B卷)(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学号:电脑号:试题号:二、单选题: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1.以下指标中,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的是()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变异系数D.众数E.第50位百分位数2.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E、极差3.一组变量的标准差将()A、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大而增大B、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大而增大C、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加而减少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E、随抽样误差的增大而减小4.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能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D.极差8E.四分位数间距5.下面那一项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A.对数正态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E.正态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_______
本文标题:研究生医学统计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81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