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基于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规划
基于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规划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在今天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拥有财富大幅增长以及物价的稳步上涨,还有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急剧放大的情况下,研究理财理论,学习理财知识,增长理财技能,为自己和家庭做好理财规划,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就显得格外重要和有意义!个人理财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出现,直到21世纪初才正式兴起,并成为今天的热门话题。个人理财规划是贯穿个人家庭生命活动全过程的各类事项,主要包括生涯规划设定、结婚成家、子女生育教育、证券投资、买房买车、税收筹划、金融保险、退休保险、遗产传承等。一、生命周期理论个人/家庭理财中,生命周期是个重要的概念。家庭从结婚形成、发展壮大、子女养育教育到最终的解体、消亡等,都由不同的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殊的财务特性和需求安排。理财是人们的整个一生都在进行的活动,伴随着人生的每个阶段,而不同的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就家庭的与金融的联系而言,人们从就职、结婚到购房、儿女的培养教育及老年退休后的生活安排,理财产品需求和目标是不同的。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是生命周期理论的创始人。生命周期理论假定一个典型的理性消费者,以整个生命周期为单位计划自己和家庭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实现家庭拥有资源的最佳配置。莫迪利安尼提出了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的关系,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实现一生消费效用最大化。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也就是说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假定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年青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前两个阶段是工作时期,后面的一个事非工作时期。一般来说,年轻人家庭收入偏低,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但是他们有稳定的工作,他们的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人们在年轻的时候往往会把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消费,甚至贷款消费与购买房屋、汽车等耐用品。这是后储蓄很小甚至为零。进入中年,收入日益增加,这时的收入大于消费,因为一方面要偿还年轻时的负债,另一方面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当他们进入老年期,基本没有收入,消费又会超过收入,此时的消费主要是靠过去积累的财产,而不是收入。按照生命周期理论,理性的消费者总是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比较安定地生活,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家庭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那么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就是:C=aWR+cYL其中:WR为财产收入,YL为劳动收入,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c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根据这一理论,由于组成社会的各个家庭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以,在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如果中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个人的金融理财周期如图所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的论述,它在个人理财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生命周期理论是个人理财的基础理论,理财追求的目标是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合理分配财富,达到人生效用最大化。这正是生命周期理论的精髓所在,按照该理论可把生命周期分成不同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理财目标,划分财务生命周期可以使得个人理财计划的编制更为具体、更有操作性。此外,还可以提高你的财富控制力以及你个人经济目标的实现力。二、浅谈个人理财价值观理财价值观又称为金钱观,是指人们对金钱的看法和评价。实际理财生活中,个人财富、家庭状况及理财个性等多种因素,对个人理财方式有着决定性影响。要理财首先要确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即“我是金钱的主人,要让金钱为我工作,而非我为金钱工作,成为金钱的奴隶”。在确定个人理财模式时,首先要考虑来自个人家庭因素的种种影响,个人家庭因素包括:①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②家庭财权支配模式;③家庭财力支配模式;④家庭生命周期等。其次,还要考虑个人因素对理财价值观的影响,比如:风险偏好、风险认知度、风险承受力。就我个人而言,结合自己家庭情况和个人因素,我认为我的理财价值观相对比较保守。在大学毕业之后,我会以工作事业为中心,通过学习奠定自己良好地事业基础,在这一阶段可能在事业进步方面有很大的费用支出。在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之后,我会成立自己的家庭,此后我会逐渐以家庭为中心,注重家庭经济文化的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注重储蓄、孩子的教育和前途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的建设。每个人的理财方式都有较大不同,有先牺牲后享受,也有先享受后牺牲,或为了拥有自己的房子牺牲工作期与退休期的生活水准,或甘愿为子女牺牲自己的一切等。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包含理财价值观在内的独特的人生价值观。毛丹平博士按照理财价值观的不同,将人的理财方式形象地划分为四种,分别命名为蚂蚁族、蟋蟀族、蜗牛族和慈鸟族。如下表:价值观特点优点缺点注意问题蚂蚁族不注重眼前享受退休期生活较好过于保守注意财富的有效增值蟋蟀族注重眼前享受工作期生活较好消费过度注意收支平衡蜗牛族关注住房较早拥有房屋资金紧张合理做出购房决策慈鸟族关注子女子女可能较为成功资金紧张应留一些资金给自己通过以上这几种价值观下的理财方式的比较,我认为我更倾向于后两种,比较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希望能够拥有良好的家庭物质基础,以及关注子女的教育。但可能前期由于各方面的投资过大,资金可能会出现紧张的问题,但我会安排合理的理财规划,注重储蓄,以缓解这方面的压力。学习和了解了个人理财以及回想了父母的理财行为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今后自己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正确的理财观念是,理财即意味着善于使用钱财,使个人/家庭财务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成功的理财就是有效地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有计划地改善个人家庭生活,并拥有宽裕的经济能力,以储备美好的明天。顺利的学业、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悠闲的晚年,一个个生活的驿站构筑着完美的人生旅程。然而,走过这一个个生活驿站的时候,金钱往往扮演着基础、重要的角色。如何合理地利用手中的钱财,及时把握每个投资的机会,便是个人理财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理财应该永远伴随着大家的一生,为人生增光添彩。在自己即将进入社会,即将经济独立的时候,我觉得我有必要多了解个人理财的知识,及早树立正确的理财价值观。以备在今后的生活中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合理的理财行为,从而更好的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回报父母对我成长的付出!三、勾勒未来人生大框架1.职业生涯规划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状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等。根据期限,职业生涯规划可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终身规划。结合自身情况以及我现在对社会各方面的初步了解,我能够或是可以明确我未来5-8年的规划,也就是一个中长期规划。职业选择是个人选择其未来所要从事工作的行为,也是做职业生涯规划前必须明确的。在大学期间,我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在对专业的不断学习以及对社会经济等的逐渐了解的情况下,我发现我对财会类工作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也就明确了我从事财会这一领域工作的决心。我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致如下:第1年:在基层努力工作,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累工作经验。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财会方面的继续学习,考取相关职称等级证书,在第一年见习期结束后,能定岗到会计岗位。第2-3年:在会计岗位上尽职尽责,熟练相关会计业务,做到能够负责一个项目的相关会计工作。取得会计中级职称,根据工作需要考取其他相关资质证书,并开始准备CPA的考试。第3-5年:能在公司相关办事处或是部门里工作,使工作稳定下来。取得会计上的相关资质证书及CPA证书。在前期工作经验和不断学习积累中,结合自身需求和兴趣开始进行自身学历的提高,考取硕士研究生学历。第5-8年:在学历、工作经验、相关会计资质证书等的良好基础下,为自己奠定坚实的职业晋升优势,在工作中有大的晋升空间。不断提高自己在会计领域的建树,在公司具有一定的地位。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规划,大概在30岁左右,能够使自己有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积累和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的情况下,我会考虑在工作的城市成立一个家庭。另外,在工作以后,我会注重个人储蓄,打算在工作后每年储蓄2万元,进行保险、证券、基金等方面的投资和父母的养老。也为自己今后的美好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2.婚育教育规划婚恋,即婚姻与恋爱,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其实质上是男女两性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既受人的自然属性的影响,也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众所周知,婚恋作为人生发展中的一个必经环节,是伴随着人的自然发展而出现并发展的。当一个人成长到一定年龄阶段时,荷尔蒙的分泌便会使其进入渴望获得异性青睐的阶段,恋爱的渴望开始产生。当找寻到合适的恋爱对象,并确定恋爱关系时,青年男女开始进入正式的恋爱阶段。当恋爱过程中感情发展成熟,青年男女进行结婚登记时,此时的恋爱双方开始步入婚姻阶段。一般正常情况下,婚姻一旦缔结,婚姻状态便会一直延续至夫妻双方一方的离世。根据上述婚恋发展,我们认为婚恋在人生发展道路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择偶—恋爱—结婚—生育。谈到婚恋观,就会想到“爱情价值观”、“恋爱观”、“恋爱价值观”等等,并一度将上述几个概念混等于“婚恋观”。我认为所谓“婚恋观”,就是人们对于婚恋的基本看法,是人们的价值观在婚恋问题上的体现,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以及对未来婚姻、家庭责任义务的承担。具体而言,就是人们对于婚前择偶、婚前恋爱、婚姻生活、生儿育女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对于个人的婚恋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婚恋观!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主张的婚恋观是这样的:首先,我认为恋爱结婚是要建立在真正的爱情基础上的,有了这种坚如磐石的爱情作为基础,婚姻才会长久、生活才会幸福。两个人之间爱情火花的产生,也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比如:相投的兴趣爱好、相适应的性格习惯、相近的价值观、明确的择偶标准、相互有让对方值得欣赏的地方……其次,我认为婚姻还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物质基础是维系婚姻长久幸福的纽带。婚姻不仅仅与爱情相联结,还越来越多的与经济物质相挂钩,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没有一定物质基础作为土壤,爱情就像一粒随风飘飞的蒲公英种子,永远不能着陆,也就永远不能生根发芽,从而婚姻也就不能长久幸福。这也就是经济学家最看好的婚姻始终是门当户对或资源相匹配的婚姻的原因。最后,我认为婚姻是一种长期投资,男女双方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感情、时间等,同时还需要认真的去经营,这样才能使婚后生活和谐美满。家庭是孩子的生育、抚养单位,孩子不仅要生,还要养、要教育,要付出相应的抚养教育费用。这笔花费从个人投资的角度看,可称为家庭人口投资,主要有:生活费、教育费、医疗保健费、婴幼儿夭折费、父母工时劳务损失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必需的花费,此外,还要考虑赡养老人的费用,父母将我们培养成人,我们也要为父母提供幸福的晚年生活。由于家庭各种费用比较繁多,所以在子女生育规划方面我会选择晚育,相对延后育婴期。在婚后几年先积累一定的积蓄,为小生命的到来做好充足的准备。我是23岁大学毕业并开始工作,我目前打算是在30岁左右结婚。大概在30岁的时候,事业上有一定的发展和稳定,我打算生育一个小孩。如果在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我打算在35岁的时候生育第二个小孩(因为我自己是个独生子,在我自己看来有个兄弟姐妹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同时最好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这样的家庭成员组合我认为比较幸福美满。家庭教育投资相比一般的物力投资,具有期限长、回收慢、额度大、效益难以测定且不够明显等特点。所以在子女的教育投资方面,我会和我的爱人做好合理的规划,为孩子的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孩子提前做一笔教育储蓄或是购买教育基金。此外,还要注意家庭教育投资的适度,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是同等重要的。
本文标题:基于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9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