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指导意义
姓名:袁嘉宁班级:10房地产经营管理1班学号:10251601133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指导意义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四个要点: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要依赖于可再生资源,必须努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柱体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③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进步不可替代的东西。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谋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④控制人口增长与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资源分配,既包括在不同世代之间的时间上的分配(代际公平),又包括了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群间的分配(区际公平)。而土地资源位居资源之首,是一切资源与环境要素的载体,其他资源都要通过土地资源来发挥作用。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即土地利用规划问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要,确定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总体战略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控制性、权威性和动态性等六个特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国家将土地资源在各部门间进行合理配置,使土地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完整的、系统的、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充分、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供科学依据,以发挥土地的最佳效益。其次,我国的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而土地利用规划则能协调好人地关系,协调各部门用地矛盾,保证国家“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土地利用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土地利用规划是“龙头”,它根据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具体条件,寻求符合区域特点和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对土地利用具有宏观控制和指导作用,并能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特别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注重长远发展和发展的质量,强调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协调。土地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其它重要自然资源如森林、生物资源等的主要载体,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这些关键自然资源存量的影响很大。在土地利用中,对其经济投入越大,自然恢复能力越小,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一定时点上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预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在满足经济发展、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规划期内土地资源转化的量和度应从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求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并对土地资源的消耗进行合理的补偿。土地利用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才能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得到综合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土地利用的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促进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从以上可以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同时,如果没有土地,一切发展也都无从谈起,没有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发展也难以得到保证。
本文标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指导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487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