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设计美学导论》课程学习指南
“设计美学导论”学习指南第一部分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设计美学导论英文名称:AESTHETICSTODESIGN学时:48学分:3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程:无第二部分课程学习指南一、课程简介1、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设计美学导论》是一门对艺术设计活动中的审美现象、审美规律进行研究并以设计美学原理为研究对象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根据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立足于我国设计学的实际情况,着眼于设计美学的发展趋势,讲授设计美学的原理、规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运用设计美学原理指导实践。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及人自身。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设计美学的原则与表现形式,深刻认识艺术设计的美学特点和审美规律,能够合理地融合设计学与美学的理论知识,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更加合理的方式和途径,理解和把握设计的本质和寻找适合设计领域的美学基本规律,从而指导学生在设计中进行实践运用。2、课程内容简介第一章设计美学概论第一节设计美学的研究途径、现状和对策第二节设计美学研究领域的划分第二章设计美学理论体系构建第一节中外设计美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设计美学理论的审美融合第三章艺术家与设计师第一节艺术家与设计师审美气质,审美意识和审美个性第二节艺术设计师的本体塑造第三节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形象构建第四节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审美测试第四章设计美学的审美基本特征、范畴和标准第一节审美特征1,审美特征2第三节审美范畴第五章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创作类型,技巧和理念第一节创作类型第二节创作技巧第三节创作理念第六章艺术家与设计师审美创作过程第一节审美创作的动机、思维与构思第二节审美创作的经验、方式与境界第三节审美流变的表达第七章艺术与设计的作品美学欣赏第一节武星宽绘画作品美学欣赏,武星宽艺术与设计作品美学欣赏第二节西方设计艺术作品美学欣赏第三节中国设计艺术作品美学欣赏第四节景观小品、雕塑艺术作品美学欣赏第五节景观、建筑、规划艺术作品美学欣赏3、参考书目推荐教材:《设计美学导论》,武星宽,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参考书:[1]《美学十五讲》凌继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6[2]《设计美学》凌继尧著东南大学出版社[3]《艺术设计学》凌继尧、徐恒醇著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11第一版[4]《现代设计美学》章利国著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9[5]《美学与意境》宗白华著人民出版社1987[6]《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7]《中国美学史论集》宗白华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9]《美学概论》刘纲纪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0[9]《艺术哲学》[法]丹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0]《艺术真实论》陆贵山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1]《民间美术文化意蕴初析》尚平君装饰2000.6[1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美学论集》李泽厚1980年7月上海北京:出版社,1997[14]《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刘墨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5]《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第1版[16]《艺术概论》戴碧湘李基凯著[17]《设计结合自然》麦克哈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8]《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徐千里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0[19]《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于馄奇花菊香主编科学出版1999.8[20]《中国风水》高友谦中国华侨出版公司[21]《建筑之艺术观》转引自(美)StanleyAbercrombie吴玉成译台北:建筑情报季刊杂志社1996[22]《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万书元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3]《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吴良镛著[24]《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姜晓萍著[25]《生态城市的理论与探索》陈易建筑学报1997.4[26]《功能与符号---建筑的符号学》[意]恩伯托-艾柯著俞峰华译见[英]勃罗德-彭特G等著;乐民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7]《美感》桑塔娜,章安琪编著《缪灵珠美学译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28]詹姆士《实用主意》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29]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30]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3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2]克赛诺封《回忆录》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定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33]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一版《美学概论》[34]BaconE.DesignofCities.London:Thames&Hudson1974[35]RoweP.CivicRealism.Boston:TheMITPress1997二、课程学习相关咨询1、课程进度及学生自我管理学习本课程的方法《设计美学导论》全部内容共7章,分别为:设计美学概论、设计美学理论体系构建、艺术家与设计师、设计美学的审美基本特征、范畴和标准、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创作类型,技巧和理念、艺术家与设计师审美创作过程、艺术与设计的作品美学欣赏。共48学时,6周授完课,每周8节课。2、学习课程主题的相关信息文艺美学、哲学、中外设计史、产品设计美学、平面设计美学、环境设计美学、动画设计美学等课程与本课程关系密切,学习中注意联系对比。3、课程辅导答疑武星宽:课后半小时(地点:教室)或每周四下午两点(地点:艺术与设计学院鉴四主楼17楼武星宽教授工作室)的答疑解惑时间,电话:13908627839,电子邮箱:wxk1952@126.com三、课程教学目标、学习策略和学习机会1、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设计美学的原则与表现形式,深刻认识艺术设计的美学特点和审美规律,能够合理地融合设计学与美学的理论知识,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更加合理的方式和途径,理解和把握设计的本质和寻找适合设计领域的美学基本规律,从而指导学生在设计中进行实践运用。2、学习策略各章节基础知识的学习以理解为主,可通过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等方式加深理解。章节结束后,通过课堂问答和小测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拓展知识面,巩固知识点,训练学生的宏观设计美学意识与具体的设计美学应用意识。3、教学形式《设计美学导论》课程教学可采取的教学形式有:讲授、小组讨论、演示法等。以讲授为主,穿插其他教学形式。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参考文献、资料及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能力。4、还能以什么方式获得更多的信息?参加不同门类的艺术设计实践活动,了解设计美学的国内外咨讯,登陆对本课程学习有益的相关网站等。四、课程实施1、授课方式课程讲授、课后练习与思考等。2、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习题训练、课后作业、论文指导、学生自学等教学手段和方法3、对教师的要求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室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上课时应突出重点,讲清难点、疑点。教室应除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及任务外,可结合自己的经验,适当补充讲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主动意识,及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规范的教学大纲要求,又留有学生自学和哥性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设计美学导论》的教学质量。4、对教学的要求在《设计美学导论》课程教学中,除基本理论授课外,应举行其他教学活动,包括每次留作业,定期考核,举行课堂讨论等。5、对学生的要求学好本课程,应做到:上课注意听讲,积极思考;课余时间做好预习与复习,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五、课程学习结果评价1、评价时间以作业形式评价;课程中期评价在第4周进行,以测验方式进行;另考核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效果等进行终结性评价。2、评价方法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平时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70%,内容为自选设计美学原理课题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其考核比例分别为70%和30%。平时作业主要考核学生对设计美学的理论知识点和审美规律的掌握。期末考试主要考核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合理地融合设计学与美学的理论知识,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更加合理的方式和途径,理解和把握设计的本质和寻找适合设计领域的美学基本规律,从而指导学生在设计中进行实践运用。3、评价结果终结性评价未达到60分,作重修处理。
本文标题:《设计美学导论》课程学习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42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