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环境生态学》试题集
1《环境生态学》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环境生态学:2.生态规划(广义):3.群落的水平结构:4.土壤肥力:5.r-选择:6.能量流动:7.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8.K-选择:9.须氧污染物:10.生物种群环境容量:11.污染物质环境容量12.生态因子:13.群落的垂直结构:14.物质循环:15.酸雨:16.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规律:17.生物多样性:18.湿地生态系统:19.光饱和点:20.生态型工业:21.间接生态因子:22.生态监测:23.光补偿点:24.群落的交错区:25.功能区划:26.食物链加环延长:27.生物种群:28.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规律:29.人为干扰:30.平行食物链相接:31.限制因子:32.协同进化:33.群落:34.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35.光周期性:36.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37.物质循环再生利用规律:38.生态破坏:39.谢尔福德耐性定律:40.动态平衡规律:41.边缘效应:42.温度三基点:43.耐性限度:44.反馈调节规律:45.生态位:46.自然保护:47.环境资源有效极限规律:48.温室效应:49.优势种:50.生态工程:5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2.正反馈:53.互利共生:54.负反馈:55.食物链:56.沉积循环:57.生态幅:58.食物网:59.初级生产:60.环境污染:61.主导因子定律:62.生态金字塔:63.系统功能综合性:64.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定律:65.群落的演替:266.生态平衡:67.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68.顶级群落:69.生态失调:70.间接生态因子:71.次生演替:72.能量流动:73.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74.指示生物75.平行食物链连接76.食物链加环77.光补偿点78.光饱和点79.光周期性80.温周期现象81.物候82.物候期83.限制因子8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85.耐性限度86.生态幅87.主导因子88.主导因子定律89.协同作用90.不可替代性91.综合作用规律92.DO93.COD94.BOD95.治污生态工程96.二、选择题1.红橙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A.光合作用B.蛋白质合成C.伤害作用D.抑制植物伸长2.蓝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A.光合作用B.引起基因突变C.促进植物茎伸长D.促进种子萌发3.紫外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B.光合作用B.蛋白质合成C.伤害作用D.抑制植物伸长4.红外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C.光合作用B.蛋白质合成C.提高温度,促进植物茎伸长、种子萌发D.抑制植物伸长5.对喜光植物命题正确的是。A.光补偿点高、饱和点高B.光补偿点高、饱和点低B.光补偿点低、饱和点高D.光补偿点低、饱和点低6.对耐荫植物命题正确的是。C.光补偿点高、饱和点高B.光补偿点高、饱和点低D.光补偿点低、饱和点高D.光补偿点低、饱和点低7.对长日照植物花芽分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日照时间大于14小时B.日照时间小于10小时C.日照短引起的低温D.日照长引起的高温38.对短日照植物花芽分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B.日照时间大于14小时B.日照时间小于10小时C.日照短引起的低温D.日照长引起的高温9.某种候鸟总是在某一确定的日期从北方迁往南方,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光照强度B.日照长短C.温度变化D.食物不足10.驱动气候变化的形成各个气候带的主要生态因子是。A.温度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D.水分在大陆与海洋之间的循环运动11.引起植物发生春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是。A.春天气温回升B.冬天较长时间的低温C.春天降水增加D.春天光照强度适中12.造成生物出现纬度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的直接生态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土壤13.造成生物出现垂直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的直接生态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土壤14.造成生物出现经度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的直接生态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土壤15.使得新疆吐鲁番葡萄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期高温B.生长期太阳辐射强C.生长期低温D生长期昼夜温差大16.温度生态因子主要通过影响的活性而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A.DNAB.激素C.酶D.糖类物质17.倒春寒造成水稻烂秧属于。A.寒害B.冻害C.霜冻D.风害18.干燥度K值在1—1.49的环境状态称为。A.湿润B.半湿润C.半干旱D.干旱19.如下属于水生植物特点的是。A.根系发达适应松软的土壤B.形成多层光合组织适应光照不足B.光合面积大、通气组织发达适应弱光缺氧环境D保护组织发达防止水生动物影响20.土壤对植物的主要直接生态效应之一是。A.提供微生物B.提供氧气C.提供有机质D.促进养分循环21.生物对土壤主要影响作用的是。A.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养分循环B.提高土壤的pH值C.提供氧气D.蒸腾减少土壤水分22.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限制因子是。A.CO2B.O2C.ND.P23.北半球南坡的主要特征是。A.温度高,湿度大,光照强B.温度高,湿度小,光照强4C.温度低,湿度大,光照强D.温度低,湿度小,光照弱24.高海拔环境植物矮壮扭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紫外线多B.红光及红外光多C.氧气稀薄D.干旱25.在一块氮肥充足的稻田中单施钾肥比同时氮肥和钾施肥获得更高的产量,是氮、钾之间发生的结果。A.相互作用B.综合作用C.直接作用D.间接作用26.土壤中水分过多造成土壤氧气不足而导致植物死亡,此时氧气成为。A.主导因子B.限制因子C.协同因子D综合因子27.土壤中水分过多造成土壤氧气不足而导致植物死亡,此时水分成为。A.主导因子B.最小因子C.协同因子D综合因子28.环境因子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该物种就不能生存,这是。A.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主导因子定律D相互作用规律29.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这是。A.综合作用规律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主导因子定律D相互作用规律30.各个环境因子必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环境系统整体作用于生物,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这是。A.综合作用规律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主导因子定律D相互作用规律31.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适当的温度等,缺一不可,说明生态因子具有。A.综合作用规律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主导因子定律D相互作用规律32.在一块农田中,同时施放氮肥和钾肥,农作物可以获得比单施氮肥活钾肥更高的产量,说明生态因子具有。A.综合作用规律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主导因子定律D相互作用规律33.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足够的氧气、适当的温度等,缺一不可,说明生态因子之间具有。A.协同增效B.协同减效C.不可替代性D.一定的补偿性34.在光照不足时,增加CO2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明生态因子之间具有。A.协同增效B.协同减效C.不可替代性D.一定的补偿性35.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该种群属于。A.增长型B.稳定型C.下降型D.难以判断36.在某一草场放牧养殖山羊,养殖数量n为其环境K的1/2时可以获得最大产量的原因是羊群的。A.内禀自然增长率最大B.内禀增长率最大C.增长率最大D.死亡率最低37.如下属于r—选择物种的特点是。5A.出生率高,个体小,寿命短,繁殖快,后代缺乏抚育B.出生率低,个体大,寿命长,繁殖慢,后代获得良好抚育C.出生率高,个体小,寿命长,繁殖快,后代缺乏抚育D.出生率低,个体大,寿命长,繁殖快,后代缺乏抚育38.如下属于K—选择物种的特点是。A.出生率高,个体小,寿命短,繁殖快,后代缺乏抚育B.出生率低,个体大,寿命长,繁殖慢,后代获得良好抚育C.出生率高,个体小,寿命长,繁殖快,后代缺乏抚育D.出生率低,个体大,寿命长,繁殖快,后代缺乏抚育39.如下趋向K—选择的物种是。A.水稻B.沙田柚C.稗草D.白菜41.水热丰富的环境中常常是植物占优势。A.一年生B地面芽C.地下芽D高位芽和地上芽42.干旱的内陆环境中常常是植物占优势。A.一年生和地下芽B地面芽C.高位芽D地上芽43.通常情况下,如下垂直结构最复杂的群落是。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44.“种群密度首先决定于竞争”是的主要观点。A.生物学派B.气候学派C.中间观点学派D.前三者都不是45.边缘效应发生的区域是。A.群落中央B.林中空地C.群落不同层次之间D.群落的交错区46.群落交错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性。A.好B.较好C.一般D.差47.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性强,水热丰富,严重破坏后恢复。A.最快B.较快C.中等D.很慢48蛇与猫头鹰均以老鼠为主要食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A.种间竞争B.互利作用C.偏利作用D.捕食行为49.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产生他感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A.种间竞争B.互利作用C.偏利作用D.捕食行为50.蛇以洞穴鼠为主要食物,猫头鹰以运动鼠为主要食物,说明两者发生了。A.均衡共存B.优胜劣汰C.生态位分离D.互利作用51.玉米与黄豆间套种能够增产的原因是两者。A.均衡共存B.优胜劣汰C.生态位分离D.生态位互补52.生态学上有“捕食行为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有利”,其原因是可以发生。A.协同进化B.优胜劣汰C.生态位分离D.生态位互补53.根瘤菌与其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是。A.种间竞争B.互利共生C.偏利作用D.互利合作654.某种昆虫与某种虫媒花植物之间的关系是。A.种间竞争B.互利共生C.偏利作用D.互利合作55.在一定地域内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形成的统一体称为。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居群56.在一定地域内的全部生物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成为。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居群57.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主要是指。A.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B.开展生态旅游C.对外招商引资D.生态系统存在缺口58.水生生态系统最容易出现的限制因子是。A.氧气B.温度C.水分D.二氧化碳59.赤潮的出现对水生生态系统极为不利,主要原因是产生了限制因子。A.氧气不足B.某种澡类植物大量繁殖C.光照不足D.二氧化碳少60.陆地生态系统最容易成为限制因子的是。A.氧气不足B.温度低C.水分多D.二氧化碳少61.如下对生物多样性有利的措施是。A.封山育林B.全垦造林C.开荒种地D.火烧迹地造林62.“草-羚羊-老虎”属于食物链。A.捕食B.分解C.寄生D.共生63.“松树-松毛虫-赤眼蜂”属于食物链。A.捕食B.分解C.寄生D.共生64.生物放大作用是指随着食物链延长,。A.蛋白质含量提高B.某些有毒物质浓度增大C.某些矿物营养浓度增大D.糖类浓度增大65.第一营养级是指。A.自养生物B.食草动物C.肉食动物D.大型肉食动物66.第二营养级是指。A.自养生物B.食草动物C.肉食动物D.大型肉食动物67.海南红树林属于生态系统。A.水生B.湿地C.热带雨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8.太湖芦苇属于生态系统。A.水生B.湿地C.热带雨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9.热带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是。A.植物生长快大量消耗B.微生物活动强烈,土壤淋溶严重C.每年的枯枝落叶少D.森林垂直结构复杂70.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如下土壤最肥沃的是。A.冻原生态系统B.温带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771.森林具有改善土壤的功能,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变,又促使森林演化,说明森林与土壤之间存在规律。A.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B.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C.物质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D.相互补偿72.恭城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利用农业废物转化为沼气肥,利用沼气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这是利用了生态学的。A.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B.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C.物质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D.相互补偿73.长期大量使用农药的结果常常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说明害虫与环境之间具有规律。A.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B.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C.物质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D.协同进化74.在农田中大量使用化肥可在短时间内获得高产,但由于大量消耗其他营养物质,长时间内,最终产量并不增加,这符合生态学的规律。A.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B.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C.物质输入
本文标题:《环境生态学》试题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30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