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会计学基础第二章(1)
学习要点:会计科目与帐户借贷记帐法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帐簿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方法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第二章会计信息生成方法2.1会计核算的内容及方法一、内容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退出三个阶段。(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等。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款项和有价证券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财物是企业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债务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债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四)资本的增减——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支出是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耗费,它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某种劳务相联系,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二、会计信息生成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一般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七个方面。以上各种专门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必须一环紧扣一环。否则,若在某一环节上发生缺陷,就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会计核算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工作的组织。2.2会计科目与帐户一、会计科目含义:按一定标准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分类的具体项目。意义: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进行分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方法。能够使企业各不相同的经济业务,具有可比性的经济信息设置会计科目使编制会计凭证和设置账簿记录有所依据,编制统一的会计报表有了基础。设置:科目必须根据会计准则,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设置和使用。分类:(1)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见P33)会计科目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可以用来全面、系统地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提供经济管理所需要的一系列指标。会计科目按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般可分成五类:费用资产科目利润科目负债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收入科目费用科目会计科目体系(理论上)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体系(实务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成本性费用损益性费用利润收入资产科目负债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成本科目损益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2)会计科目按所反映信息的详略程度分类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可以分成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明细科目三个级次。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一般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三者之间的关系二、帐户帐户的实质与分类账户就是对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进行连续系统的记录的一种工具。由账户名称和账户结构两部分组成,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经济交易与事项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它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总括核算指标。总分类账户又称总账账户、一级账户,它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对于概括地了解各单位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是非常有用的。明细分类账户是对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它是根据总分类账户的核算内容,按照实际需要和更详细的分类要求设置的。明细分类账户能够提供具体经济业务活动的详细资料。具体内容由企业自行规定。二者的关系: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都是用来提供会计核算指标的。但从其提供指标之间的关系来看,总分类账户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起到控制和统驭的作用,而明细分类账户对其总分类账户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名称(会计科目)年摘要增加减少余额月日账户基本结构的简化形式——T形账户账户左方记录增加(或减少)余额(借方)(贷方)右方记录减少(或增加)(或余额)或者: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2.3借贷记帐法一、复式记帐原理关于单式记帐和复式记帐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的每项经济业务通常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理解:——单式记账法下只记录债权债务交易、资本交易以及现金、银行存款交易,而对于其他经济交易与事项(如存货耗用、设备耗用等)则不予记录。——账簿设置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应付款资本【例1】对于从外部购入一批材料10000元(材料已收到,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的交易,采用单式记账法时只在“银行存款”账户中作减少10000元的记录,而材料的增加则不予记录。对于购买材料10000元的交易,采用单式记账的记录结果如图所示。10000(减少)银行存款账户复式记账法,就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例】向某企业购入一批材料价值3000元,货款未付。增:应付账款——某企业3000增:原材料3000复式记帐法的特点: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必须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进行反映和记录。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反映其来龙去脉两个方面。可以对一定时期的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进行全面的综合平衡。复式记账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方法比较经济业务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1.用现金200元支付办公用品现金账户记录现金减少200元现金账户减少200元管理费用增加200元2.出售产品一批价值500元,收到现金300元,200元货款未收。现金增加300元人欠增加200元现金增加300元应收账款增加200元销售收入增加500元3.收到购买人欠款200元。现金增加200元人欠减少200元现金增加200元应收账款减少200元4.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1000元。不作记录生产成本增加1000元原材料减少1000元二、借贷记帐法的基本原理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帐规则,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的相反方向,以相等金额,全面地、互相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专门方法。借贷记帐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debit)”、“贷(credit)”作为记账符号。从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历史看,“借”、“贷”记账符号原本具有字面上的含义,但记账方法发展至今,其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而仅仅作为一种纯粹的记账标志存在。什么时候表示借,什么时候表示贷,它与会计要素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复式记账借方贷方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的帐户结构资产类账户借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复式记账负债类账户借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期末余额×××复式记账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期末余额×××复式记账费用类账户借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贷方本期增加额×××本期转出额×××(本期减少额)............复式记账收入类账户借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贷方本期转出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复式记账账户总模式账户性质账户借方账户贷方账户余额资产类账户增加(+)减少(-)在借方费用类账户增加(+)减少(-)若有余额在借方负债类账户减少(-)增加(+)在贷方所有者权益账户减少(-)增加(+)在贷方收入类账户减少(-)增加(+)若有余额在贷方凡账户是借方余额,必定是资产性质;凡账户是贷方余额,必定是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性质。规律:余额跟着增加走!借贷仅是记账的符号,不同性质账户的借贷方,表示不同的内容。借贷记帐法记帐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账规则之歌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例1】2005年8月5日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备用。此项经济交易产生后,一方面使得资产要素中的“现金”项目增加10000元,另一方面使得资产要素中的“银行存款”项目减少10000元。按借贷记账法,应当记录现金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记录结果如下:10000现金借方贷方10000银行存款借方贷方【例2】2005年8月7日以银行存款偿还到期的一年期借款800000元。此项经济交易产生后,一方面使得资产要素中的“银行存款”项目减少800000元,另一方面使得负债要素中的“短期借款”项目减少800000元。按借贷记账法,应当记录短期借款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记录结果如下:800000银行存款借方贷方800000短期借款借方贷方【例3】2005年8月10日收到投资者入股的机器设备一批,价值2000000元。此项经济交易产生后,一方面使得资产要素中的“固定资产”项目增加2000000元,另一方面使得所有者权益要素中的“实收资本”项目同时增加2000000元。按借贷记账法,应当记录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和实收资本账户的贷方。记录结果如下:2000000固定资产借方贷方2000000实收资本借方贷方【例4】2005年8月21日将资本公积金500000元转增资本。此项经济交易产生后,一方面使得所有者权益要素中的“资本公积”项目减少500000元,另一方面使得所有者权益要素中的“实收资本”项目增加500000元。按借贷记账法,应当记录资本公积账户的借方和实收资本账户的贷方。记录结果如下:500000资本公积借方贷方500000实收资本借方贷方【例5】2005年8月24日销售A产品80台,每台售价2000元,计160000元,货款已收到存入银行。此项经济交易产生后,一方面使得资产要素中的“银行存款”项目增加160000元,另一方面使得收入要素中的“产品销售收入”项目增加160000元。按借贷记账法,应当记录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和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贷方。记录结果如下:160000银行存款借方贷方160000主营业务收入借方贷方【例6】2005年8月25日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600元。此项经济交易产生后,一方面使得资产要素中的“现金”项目减少600元,另一方面使得费用要素中的“管理费用”项目增加600元。按借贷记账法,应当记录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和现金账户的贷方。记录结果如下:600库存现金借方贷方600管理费用借方贷方记账规则在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的规律性如下:——需要记账的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某一账户登记借方(或贷方)则其他账户必须登记贷方(或借方),而不是针对同一个账户。所记入的账户可以属于同一类,也可以属于不同类,这取决于经济业务的内容。——借方和贷方所记录的金额必须相等。结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三、借贷记帐法的应用1.确定会计分录账户的对应关系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以会计分录的方式记录下来,会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把有关账户之间存在的应借
本文标题:会计学基础第二章(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0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