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复习总结
八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1、各象限内点P(a,b)的坐标特征:第一象限:a0,b0;第二象限:a0,b0;第三象限:a0,b0;第四象限:a0,b0(说明:一、三象限,横、纵坐标符号相同,即ab0;二、四象限,横、纵坐标符号相反即ab0。)2、坐标轴上点P(a,b)的坐标特征:x轴上:a为任意实数,b=0;y轴上:b为任意实数,a=0;坐标原点:a=0,b=0(说明:若P(a,b)在坐标轴上,则ab=0;反之,若ab=0,则P(a,b)在坐标轴上。)3、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P(a,b)的坐标特征:一、三象限:a=b;二、四象限:a=-b二、对称点的坐标特征点P(a,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a,-b);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a,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b)三、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P(x,y)到x轴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四、(1)横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x轴,平行于y轴;(2)纵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y轴,平行于x轴。五、点的平移坐标变化规律坐标平面内,点P(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x+a,y)或(x-a,y);点P(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x,y+b)或(x,y-b)。(说明:左右平移,横变纵不变,向右平移,横坐标增加,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小;上下平移,纵变横不变,向上平移,纵坐标增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小。简记为“右加左减,上加下减”)例题1、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P点坐标为___________2.坐标平面内的点与___________是一一对应关系.3.若点M(a,b)在第四象限,则点M(b-a,a-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若P(x,y)中xy=0,则P点在()A.x轴上B.y轴上C.坐标原点D.坐标轴上5.若P(a,a-2)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为()A.-2<a<0B.0<a<2C.a>2D.a<06.如果代数式1aab有意义,那么直角坐标系中点A(a,b)的位置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已知M(3a-9,1-a)在第三象限,且它的坐标都是整数,则a等于()A.1B.2C.3D.08.如图1-5-3,方格纸上一圆经过(2,5),(-2,l),(2,-3),(6,1)四点,则该圆的圆心的坐标为()A.(2,-1)B.(2,2)C.(2,1)D.(3,l)9、已知点P(-3,2),点A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A点的坐标为______10.矩形ABCD中的顶点A、B、C、D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D两点对应的坐标分别是(2,0),(0,0),且A、C关于x轴对称,则C点对应的坐标是()A、(1,1)B、(1,-1)C、(1,-2D、(2,-2)11、点P(3,-4)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_,它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_.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_.12、若P(a,3-b),Q(5,2)关于x轴对称,则a=___,b=______13、点(-1,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1,-4)B.(1,-4)C.(l,4)D.(4,-1)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A.第一象限B.第M象限C.第M象限D.第四象限15、已知点A(2,-3)它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1,它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2,则A1、A2的位置有什么关系?16、已知点A(2,-3)①试画出A点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1;②作出点A关于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的对称点B,并求B点坐标.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矩形OABC的OA=3,AB=l,将矩形OABC沿OB对折,点A落在点A′上,求A′点坐标.18、如图1-5-2所示,○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那么,○炮所在位置的坐标为______.第十三章一次函数一、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自变量以整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2、自变量以分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数;3、自变量以偶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即被开方数≥0)的数;自变量以奇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4、自变量出现在零次幂或负整数次幂的底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底数不为0的数。(说明:(1)当一个函数解析式含有几种代数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各个代数式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公共部分;(2)当函数解析式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函数时,自变量取值范围除应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必须符合实际意义。)二、一次函数1、一般形式:y=kx+b(k、b为常数,k≠0),当b=0时,y=kx(k≠0),此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确定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1)与x轴交点:)0,(kb,求法:令y=0,得kx+b=0,在解方程,求x;(2)与y轴交点:(0,b),求法:令x=0,求y。4、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只需x和y的两对对应值即可求解。具体求法为:(1)设函数关系式为:y=kx+b;(2)代入x和y的两对对应值,得关于k、b的方程组;(3)解方程组,求出k和b。5、k和b的意义(1)∣k∣决定直线的“平陡”。∣k∣越大,直线越陡(或越靠近y轴);∣k∣越小,直线越平(或越远离y轴);y=kx+b(k≠0)k0k0b0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b=0直线经过一、三象限及原点直线经过二、四象限及原点b0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性质(1)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自左向右上升)(2)直线一定经过一、三象限(1)y随的增大而减小(直线自左向右下降)(2)直线一定经过二、四象限y=k1xy=k2xy=k3xy=k4xk1k2k3k4(按顺时针依次减小)(2)b表示在y轴上的截距。(截距与正负之分)6、由一次函数图像确定k、b的符号(1)直线上升,k0;直线下降,k0;(2)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0;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b07、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22111bxkylbxkyl:和直线:直线有无数交点)与重合(与)(没有交点)与平行(与)(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与相交(与)(2121212121212121212121321llllllllllllkkkkbbkkbb8、x=a和y=b的图象x=a的图象是经过点(a,0)且垂直于x轴的一条直线;y=b的图象是经过点(0,b)且垂直于y轴的一条直线。9、由一次函数图像确定x和y的范围(1)当xa(或xa)时,求y的范围。求法:直线x=a右侧(或左侧)图象所对应的y的取值范围。(2)当yb(或yb)时,求x的范围。求法:直线y=b上方(或下方)图象所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3)当axb时,求y的范围。求法:直线x=a和x=b之间的图象所对应的y的取值范围。(4)当ayb时,求x的范围。求发:直线y=a和y=b之间的图象所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例如:如图10、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设m0,n0(1)左右平移:直线y=kx+b向右(或向左)平移m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k(x-m)+b或y=k(x+m)+b。(2)上下平移:直线y=kx+b向上(或向下)平移n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kx+b+n或y=kx+b-n(说明:规律简记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左右对x而言,上下对y而言。)11、由图象确定两个一次函数函数值的大小例题l.下列关于x的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22221A.3(1)B.y=x+x1C.y=-xD.y=(x+3)-xxyx2.如果直线y=kx+b经过一、二、四象限,那么有()A.k>0,b>0B.k>0,b<0C.k0,b<0D.k<0,b>03、已知a、b、c均为正数,且abc===kb+cc+aa+b,则下列四个点中,在正比例函数y=kx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是()A.(1,12)B、(1,2)C、(1,-12)D、(1,-1)4.若ab>0,bc0,则直线y=-abx-cb不通过()A.第一象限B笛一线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已知一次函数y=32x+m和y=-12x+n的图象都经过点A(-2,0)且与y轴分别交于B、C两点,那么△ABC的面积是()A.2B.3C.4D.66.已知一次函数y=kx+2,请你补充一个条件______,使y随x的增大而减小.7.已知一次函数y=(3a+2)x-(4-b),求字母a、b为何值时:(1)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3)图象经过原点;(4)图象平行于直线y=-4x+3;(5)图象与y轴交点在x轴下方.8.若正比例函数y=(1-2m)x的图象经过点(x1,y1)和点(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A、m0B.m0C.m<12D.m>129.两个一次函数y1=mx+n.y2=nx+n,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图l-6-2中的()10小李以每千克0.8元的价格从批发市场购进若干千克西瓜到市场去销售,在销售了部分西瓜之后,余下的每千克降价0.4元,全部售完.销售金额与卖瓜的千克数之间的关系如图l-6-3所示,那么小李赚了()A.32元B.36元C.38元D.44元11杨嫂在再就业中心的扶持下,创办了“润杨”报刊零售点,对经营的某种晚报,杨嫂提供了如下信息:(1)买进每份0.2元,卖出每份0.3元;(2)一个月内(以30天计)有20天每天可以卖出200份,其余10天每天只能卖出120份;(3)一个月内,每天从报社买进的报纸数必须相同,当天卖不掉的报纸,以每份0.1元退给报社.①填下表:②设每天从报社买进该种晚报x份(120≤x≤200)时,月利润为y元,试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月利润的最大值.第十四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一、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2、按角分类:不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例)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二、三角形的边角性质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的三角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3、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EFDACB(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说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四、命题1、命题:凡是可以判断出真(正确)、假(错误)的语句叫做命题。2、命题分类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3、互逆命题4、反例: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原命题:如果p,那么q;逆命题:如果q,那么p。称为反例。(说明:交换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就是它的逆命题。)第十五章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一、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二、判定:1、“边角边”定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在△ABC和△DEF中∵AB=DE∠B=∠EBC=EF∴△ABC≌△DEF2、“角边角”定理: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在△ABC和△DEF中EFDACB∵∠B=∠EBC=EF∠C=∠F∴△ABC≌△DEF3、“角角边”定理: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在△ABC和△DEF中∵∠B=∠E∠C=∠FAB=DE∴△ABC≌△DEF4、“边边边”定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在△ABC和△DEF中∵AB=DEBC=EFAC=DF∴△ABC≌△DEF另外,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另一种方法。“斜边、直
本文标题:沪科版八年级数学复习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4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