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专题十六 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3
笑对高考第三关:技巧关技巧精点一、解答名句名篇默写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全国各地试卷名句填空有“6选4”“4选3”“3选2”等形式(也有个别地方卷是出几题做几题),如果考生全部作答,评卷时只看前面几句。在此提醒学生务必斟酌作答,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子填写,同时留意试卷所标语句出处。有些名句经过演变,已耳熟能详,答题时务必保留原文写法,如柳永《雨霖铃》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要注重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地存在着,这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热点。这就要求考生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司马迁《史记》)以上三句中,“幽”的意思是“隐蔽的、深藏的”,易误写作“忧”;“暗”的意思是“绿柳成阴”,易误写作“岸”;“销”的意思是“熔化”,易误写作“消”。3.要关注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以上两句中,“长”容易误写成与其同义的“常”,“材”容易误写成与其同义的“才”。4.要留意具体语境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学生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第一句如果不联系“卖炭的老人虽衣衫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把炭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就易把“愿”错写作“怨”;第二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在千呼万唤后才出来”的语言环境,就易把“始”错写作“使”;第三句如果不联系“晴空”和“排云”这两个语境,就易把“霄”错写作“宵”。5.要留心语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地丢掉了分数。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以上三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把“春色满园”错写为“满园春色”;把“淡妆浓抹”错写为“浓妆淡抹”;把“歌诗”错写为“诗歌”。6.要注意语句出处很多的名句经过人们长期的流传,已经变成了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又有了新的说法。这样,就必须让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例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赠萧璃》)像上面的三个句子,已经标明了具体的出处,就不能把“路曼曼”写成“路漫漫”了,虽然平常是写作“路漫漫”;也不能把“蝉噪林逾静”写成“蝉噪林愈静”了,虽然意思并没有改变;更不能在“疾风知劲草”的后面接“烈火识真金”,虽然这种说法现在很普遍。考例1(2008·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4)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辨乎荣辱之境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陟罚臧否江州司马青衫湿(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_________,而未尝住也;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6)__________,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__________,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合抱之木千里之行[解题秘方]解答此类题,应从几方面入手。①看清题目要求,如果是按要求和提示写出“名篇”中的词句,一定要认真分析,定向回忆。书写时宁多勿少,多写一句半句一般不倒扣分。如果是为名句写上句或下句,且有选择余地的话,应选有把握的试题作答。②书写清晰准确,须知该题评分时是要“抠字眼”的。③不会写的要果断放弃,不能想当然地瞎碰,那样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因为不可能写出和原句一样的句子来。④有时出处不同,所写的句子会有细微差别,所以也要看好出处再写。出处不同,句子会有差别,如“满招损,谦受益”与“满招损,谦得益”。本题中在书写方面,(1)句注意“辨”;(2)句注意“俱”;(3)句注意“陟”;(4)句注意“州”;(5)句注意“盈”;(6)句注意“合”。考例2(2008·天津卷)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两组中只选一组)。(1)①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瓦缝参差,______________。”②李白在《__________》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周身之帛缕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①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柳永在《__________》词中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解题秘方]本题的独到之处在于真正做到了考查名句名篇,它不只考查了句子,而且考查篇名,有效地了防止了学生只背句子,不记篇名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并且夹入了理解型默写,可以说做到了一石三鸟。解此类题应注意:①识记一定量的作品,特别是重要作家作品,最好连标题也准确记忆,能够高中初中教材兼顾,诗文词赋兼顾,课内外兼顾。②结合内容或表现手法识记,避免孤立记忆。③牢固树立准确书写的意识。会背诵只是初步的,最后要落在书写的准确上。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词为(1):①句“庾”;②句“栈”“钩”;(2):①句“谄”“曲”;②句“铃”“竟”“噎”。考例3(2009·南充市高考)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1)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月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魔具,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李清照的《一剪梅》都借用它表达自己的情绪。其涉及的具体诗句是:《山居秋暝》:__________,__________。《一剪梅》:__________,__________。落霞与孤鹜齐飞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雁字回时月满西楼(2)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因离别而伤感,是诗文中常常宣泄的主题,而意象“柳”往往承载了这种情感。柳永的《雨霖铃》和《诗经·小雅·采薇》中就有直接描写。《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小雅·采薇》:_____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抱明月而长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解题秘方]此题命题别具匠心,将上下句默写与情境默写结合起来考查。特别是情境默写,提示了情境,又限定了篇目。要求据情境和篇目进行相关联想。限制性大于开放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定向思维,不失为一种考查名句名篇默写的好题型。如果把每组的第一句再改为与情境相关的课内文句,则更完美。二、名句名篇复习应该注意1.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要保持一种兴趣,以之为享受,以之为需要。诵读时,大脑要保持最佳状态,以求得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一旦面临试题,便能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写下来。否则,遇到较生疏的句子,大脑“短路”,一片茫然,后果自然可知。2.巧学巧记,提高识记效果复习名句名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记忆。在复习时,不妨讲究以下方法:①逐步“缩小包围圈”,即每次复习时都要动笔将自己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集中火力”对准没有掌握的;②注重平时复习,心理学实验证明,分散复习要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名句名篇的复习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③根据个人实际,还可以采用诸如分组进行、回忆与记忆相结合、互相提问和反复复习等方法;④加强理解记忆,名句名篇考查的内容大多是那些表现积极进取意义的句子,诸如治国治家、志向追求、友谊亲情等表现中国人民传统美德的名句名篇,理解之后,记忆当然深刻。3.借助运用来巩固记忆根据记忆规律,一定量的名句名篇在一定量时间内背诵下来后,还可能会遗忘。如果能经常将所掌握的名句名篇引来运用,是抵制遗忘的好办法。4.学会推断答题时,可以凭借语句的内容和形式,推断所填的名句。如试题已经给了“不能成方圆”,让填出上句,到底是“无规矩”,还是“不以规矩”呢,这就要根据下句的“不能”进行推断,古人行文,很注意讲究对仗,因此确定应填“不以规矩”。附1:浙江《考试说明》规定的背诵篇目(一)古文(12篇)论语(《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篇目)劝学(节选:从“君子曰”到“用心躁也”)(《荀子》)逍遥游(节选:从“北冥有鱼”到“之二虫又何知”)(《庄子》)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从“廉颇曰”到“为刎颈之交”)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到“谁为俗人言也”)司马迁兰亭集序王羲之滕王阁序(并诗)(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岂效穷途之哭”)王勃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秋声赋(节选:从“余曰”到“物过盛而当杀”)欧阳修六国论苏洵赤壁赋苏轼(二)古诗词曲(12篇)渔父《楚辞》蜀道难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长亭送别([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王实甫附2:《论语选读》名句集锦1.为政以德(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不令而行;其身不正,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草上之风,必偃。(4)临之以庄,则敬;_______,______;举善而教不能,则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身正虽令不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孝慈则忠2.克己复礼(1)非礼勿视,__________,非礼勿言,__________。(2)名不正则言不顺,______________,事不成则礼乐不兴,__________,则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3)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______________。(4)君子务本,_____________。(5)人而不仁,如礼何?__________,__________?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言不顺则事不成礼乐不兴言之必可行也本立而道生人而不仁如乐何3.待贾而沽(1)日月逝矣,__________。(2)笃信好学,__________。(3)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曰坚乎,__________;不曰白乎,__________。(5)危邦不入,__________。岁不我与守死善道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乱邦不居4.知其不可而为之(1)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2)四体不勤,__________。(3)君子之仕也,__________。
本文标题:专题十六 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2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