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一国两制高一政治课件
单一制和联邦制的主要区别是()A全国是否只有一部宪法B全国是否只有一个立法机构C全国是否只有一种国籍D国家元首是否有实权AB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国统会”全名为“国家统一委员会”,成立于1990年10月7日,任务是“研究并咨询有关国家统一之大政方针”,由台当局领导人担任主任委员。目的是“主导两岸关系的发展”,力促中国统一。“国统会”最后一次会议是在1999年4月8日。“国统纲领”全名为“国家统一纲领”,经“国统会”在1991年2月23日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以及同年3月14日召开的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国统纲领”阐明:“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上台未稳时,曾作过所谓“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即“不会宣布‘台湾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李登辉的‘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材料1:中国政府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台湾问题》白皮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行经,祖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香港、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成功范例,相信“一国两制”的构想,也一定能够使宝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材料2:温家宝总理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互利共赢方向发展是人心所向,任何人妄图破坏这种大趋势是注定要失败的。他强调,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1)、为什么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构想的提出:1、为什么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要点:A、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B、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C、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D、是我国国家职能的重要体现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构想的提出:1、为什么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它是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1997年7月1日,与祖国分离开155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身边→1999年12月20日凌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开始恢复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盛大、欢庆的回归场面,令母亲自豪,令游子激动!用社会主义去统一香港、澳门、台湾难以接受,只有承认“两制”的现实,充分照顾到港、澳、台的利益,才能保证这些地区在统一后的繁荣和稳定。——邓小平↑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澳门夜景依旧迷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也与解决香港问题一样是恢复行使主权吗?二、“一国两制”的含义与主要内容1、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与主要内容2、主要内容结合本段课文的最后一句,思考:A、“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与主要内容2、主要内容B、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A、一个中国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与主要内容2、主要内容A、一个中国B、两制并存C、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参考答案:(1)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不能搞独立,不能另立中央。(2)高度自制是专指对特别行政区的一种特殊政策与权力。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3)高度自治权是指除了外交权和国防事务权属于中央人民政府外,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此外,在国务院授权之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领域处理某些涉外事务。外交权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外事权是指中央政府授予本国地方所拥有的与外国或外国某地区进行经济、科技、文化、外贸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的权力。想一想:为什么外交权与国防事务权不能由特区政府独立行使?•这是主权的象征•再次强调了前提与基础是“一国”3).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最佳选择?材料1:中国政府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台湾问题》白皮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行经,祖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香港、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成功范例,相信“一国两制”的构想,也一定能够使宝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1)、“一国两制”是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2)“一国两制”明确了香港、澳门、台湾在统一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特殊性,顾及各方利益。有利于维护民族情感,有利于两岸的繁荣稳定,是实现和平统一的最佳选择。(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的成功经验证明“一国两制”完全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第二,为什么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一是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二是国外反华势力与岛内“台独”势力相互勾结。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关系。第四,一国两制基本内容及台湾比香港、澳门更高的自治权。回答以上原则和关系时,要理论分析,并学会用港澳回归做证明。回答台湾问题需要把握四个方面:三、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1、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摘自《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2、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主要内容含义和主要内容有利于港、澳、台的稳定繁荣发展伟大构想的主要依据方针具有的法律效力高度自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含义一个中国两制并存伟大意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构想的提出2004年台独行为:3.20大选”·5.20演说·军购·李登辉访日敌国”论·“一边一国”论·“渐进式台独”“去中国化”·“国徽”事件·图谋加入联合国“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一、关于本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二、关于台湾问题的性质·三、关于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四、关于以非和平方式制止“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你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这头母亲呵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海峡是浅浅的吗?为什么?★★★★1、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因为:A、特别行政区虽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并不具有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B、“一国两制”的两种制度中,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C、特别行政区内所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会在整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D、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页返回结束练一练金门等岛屿的炮击,他强调,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互利共赢方向发展是人心所向,任何人妄图破坏这种大趋势是注定要失败的。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一年来,两岸经贸关系继续向前发展。2005年,祖国大陆批准台资项目3907项,合同台资103.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21.5亿美元;两岸间接贸易额达912.3亿美元。两岸人员往来再创历史新高。2005年,台湾居民来大陆突破4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大陆居民赴台近16万人次,其中应邀赴台交流33421人次。两岸交流交往几乎涵盖了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往领域进一步拓宽。2006年2月27日,陈水扁强行决定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陈水扁的决定立即遭到岛内主要政党、团体和各界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国民党、亲民党等决定发动罢免陈水扁,
本文标题:一国两制高一政治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2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