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休闲与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1《休闲与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休闲与旅游学概论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能力课开设学期第1学期参考学时64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32课程学分4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旅游专业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休闲与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旅游学的入门学科。该课程可以使旅游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有关休闲与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休闲与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就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素养,从而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后续课程《导游基础知识》、《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二)课程任务该课程以休闲与旅游的关系为主线,涉及了休闲的基本概述、休闲伦理与心理、休闲文化、休闲经济与休闲产业等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休闲及与其相关的定义,中西方学者们对于休闲的现状研究,掌握休闲体验、休闲活动以及休闲旅游的实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认识:休闲旅游在突破传统观光型旅游,实现旅游业收入增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三)课程设计思路目前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休闲旅游对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本课程根据旅游专业工作岗位要求,相应设计学习项目,并根据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选择教材和编排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灵活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二、课程教学目标2(一)知识目标1.了解休闲与社会、休闲政策与教育、社会阶层与休闲、工作制与休闲、休闲的需求与供给等内容,2.掌握关于休闲旅游、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休闲旅游产品等基础知识。(二)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休闲与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2.具有采集使用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经验的能力;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4.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开发并利用休闲旅游资源以及休闲旅游产品等;(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3.具有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的特点;4.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一)课程整体设计序号项目任务要求实训设计参考学时1休闲与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中西方休闲史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理解和掌握西方社会的休闲发展与中国人传统的休闲生活方式;了解世界旅游和中国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讨论中西休闲情趣差异2休闲与旅游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休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旅游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和掌握休闲与旅游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3休闲与旅游活动的类型与特点休闲与旅游的含义;休闲与旅游活动的类型;休闲与旅游活动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休闲与旅游的含义、特征和本质属性,了解休闲与旅游活动的类型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休闲与旅游活动4人类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规律人类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规律掌握人类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规律5旅游的三大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和掌握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旅游者来本地区旅游的相关基本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停留天数、人均花费、出游目的等1036旅游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全面认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认识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了解旅游和目的地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小组为单位,了解旅游业发展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7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的地位和意义;了解我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理解实现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理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本地区比较典型的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寻找影响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形成简单报告。合计学时64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二)课程项目标准与要求项目(模块、章)一:休闲与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学时:10理论支撑项目要求1.1中西方休闲史1.2休闲与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知识要求:理解和掌握西方社会的休闲发展与中国人传统的休闲生活方式;了解世界旅游和中国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能力要求:掌握区分中西休闲情趣差异。素质要求:培养审美意识,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分析旅游现象。教学组织形式: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实现步骤学习效果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讲授等方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项目(模块、章)二:休闲与旅游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学时:20理论支撑项目要求1.1休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1.2旅游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知识要求:了解休闲与旅游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能力要求:培养运用旅游活动发展基本规律分析旅游现象的能力,掌握区分旅游与迁徙、旅游与旅行的技巧。素质要求:树立旅游的人文观念4教学组织形式: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实现步骤学习效果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讲授等方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目标要求。2.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实现专业能力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项目(模块、章)三:休闲与旅游活动的类型与特点学时:26理论支撑项目要求1.1休闲与旅游的含义1.2休闲与旅游活动的类型1.3休闲与旅游活动的特点知识要求:理解和掌握休闲与旅游的含义、特征和本质属性,了解休闲与旅游活动的类型.能力要求:能够运用休闲与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素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习惯。教学组织形式: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实现步骤学习效果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讲授等方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目标要求。2.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实现专业能力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项目(模块、章)四:人类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规律学时:8理论支撑项目要求1.1人类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规律知识要求:了解人类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规律。能力要求:培养运用旅游活动发展基本规律分析旅游现象的能力。素质要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尊重历史的观念,提高人文素养。教学组织形式: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实现步骤学习效果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讲授等方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52.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实现专业能力目标要求。项目(模块、章)五:旅游的三大要素学时:8理论支撑项目要求1.1旅游者1.2旅游资源1.3旅游业的概念1.4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知识要求:理解和掌握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力要求: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素质要求:提升专业认知度,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教学组织形式: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实现步骤学习效果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讲授等方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目标要求。2.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实现专业能力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项目(模块、章)六:旅游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学时:8理论支撑项目要求1.1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1.2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1.3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知识要求:全面认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认识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了解旅游和目的地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力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更好地控制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素质要求:通过分析旅游对于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素养.教学组织形式: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实现步骤学习效果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讲授等方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目标要求。2.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实现专业能力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6项目(模块、章)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学时:8理论支撑项目要求1.1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1.2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知识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及指标体系;认识旅游业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树立正确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观;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以及旅游可持续跨越发展的基础;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目标,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衡量标准及特点。能力要求: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旅游实践;树立正确的可持续旅游发展观素质要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位生态旅游的倡导者,示范者。教学组织形式: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实现步骤学习效果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讲授等方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目标要求。2.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实现专业能力目标要求。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四、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教材与旅行社合作,制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授课讲义;选用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精品教材;参考山东省每年修订的考证教材。2.参考资料参考杂志:《旅行社之友》、《旅行家》、《旅游》、《旅游学刊》。参考报纸:《中国旅游报》、《旅游时报》。3.参考网站中国旅游网:中国导游网:导游栖息地:中国先锋旅游规划设计网:携程旅游网:课程开发规划将旅游学概论课程筹备建设成院级精品课程。(二)课程教学团队构成本课程教学团队的4名教师知识结构全面,年龄结构合理,职称水平分布科学,专兼职教师搭配合理且具有扎实的行业背景。知识结构全面:导游业务教师队伍基本是外语与外贸、旅游管理融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教师队伍由涉及多语种、多学科,具有外语、外贸物流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等资格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组成。年龄结构合理:这4位教师全为青年教师,年龄均在30岁左右,是一个富有青春和活力的集体。职称水平分布科学:本课程团队4名教师均为中级职称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硕士学位获得者3人,企业专职经历1人,形成优势互补的合理梯队。专兼职教师搭配合理且具有行业背景扎实:导游业务教师队伍中的4位教
本文标题:休闲与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1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