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质量管理体系一、项目部组建1、项目部的成立文件:公司对项目部的组建过程应作出规定;该项目部的成立文件是否符合公司的规定要求。项目部成立文件的批准时间及项目部名称。2、项目经理的任命/授权:公司根据招投标过程确定项目经理的人选,新项目经理的到岗任职应由公司下达任职文件。3、项目经理的任职资格及能力:公司对项目经理的任职资格和能力要求作出了规定;该项目经理的任职资格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经理能力应符合其规定的基本要求。其能力不满足要求时,公司将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增派项目副经理等)以确保工程的各项要求。4、项目部的组织机构:根据招投标的程序中确定的组织机构进行安排,如在施工过程中需人员调动的,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5、项目部下设施工队伍(包括工程分包和劳务队伍):项目部下设施工队伍的编制和任务分配。其中的工程分包和劳务单位的名称。6、项目部质检体系:项目部是否建立了质检员体系。专职质检员、兼职质检员的名单;具体的质检体系应根据公司确定的质检体系进行。7、安全管理体系: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体系应根据公司规定的安全管理体系执行。执行过程中,安全管理体系各岗位的职责/权限是否明确。安全管理体系各级人员是否包括项目经理、安全员、各有关管理部门、施工队/工班/劳务/分包单位。二、施工现场调查1、施工现场调查的策划:公司对施工现场调查的策划过程是否进行了识别;项目部是否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了策划。2、施工现场调查的实施和成果:是否按照策划的要求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人员是否具备工作的专业能力。取得的调查成果是否按规定整理归档。3、调查结论和建议:调查的结论和相关措施。三、图纸审核1、图纸审核资料:是否具备系统的资料(包括图纸、测量控制点、地下管线、地勘报告和其他基础资料)2、图纸审核人员及策划:是否对参加图纸审核的审图人员作出规定;文件名称和条款号。项目部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对图纸审核(包括审核、复核)进行了策划(是否包括了图纸的现场核实工作)。3、图纸审核记录○1、图纸的错漏碰缺图纸审核、复核人员是否按照策划的要求进行了审图工作,并逐张图纸地提出并确认存在的错、漏、碰、缺问题。○2、现场图纸核对是否按照策划的要求进行了图纸的现场核对。相关记录和提出的问题。工程量计算与复核是否按照策划的要求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与复核工作,对相关图纸的工程量逐张地进行了计算复核。记录的有效性。4、图纸审核问题的分析:对图纸审核过程中提出的各类有关问题是否进行了分类、汇总、分析。5、索赔策划和图纸审核问题的提出:是否在研究合同条件、施工现场调查和图纸审核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项目部的索赔策划。是否在索赔策划之后提出了希望得到答复的图纸审核问题的清单。是否按照规定的渠道和文件方式提交监理。6、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甲方是否组织了由甲方、设计、监理、项目部等参加的图纸会审会议。会审纪要文件及其收文记录。对项目部提出的问题是否均作出了答复。是否下达了相应的设计变更文件以及项目部的收文记录。四、成本和进度控制目标的预测和分析1、成本和进度控制过程的识别和控制要求:公司对项目部成本和进度控制过程是否进行了识别,并制定了相关的要求。2、成本控制目标值的确定:是否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进行了成本和进度控制目标的分析和预测,制定了项目部具体的成本和进度控制目标值。3、成本控制与组织附加要求:项目部成本分析的结果是否与组织附加要求相协调。不一致时的措施和沟通、协调。五、工程施工过程的策划1、策划内容:1—1质量目标: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否满足合同条件;与投标承诺是否一致。合同项下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目标是否建立;与工程质量目标是否一致。1—2职能和层次的质量目标:公司是否要求在有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文件名称和条款号。项目部是否按照规定在部门、岗位建立了质量目标。施工队是否建立了质量目标;分包和劳务单位是否规定了质量目标(也可体现在分包和劳务合同中)。1—3工程项目的主要要求:是否阐述了项目的主要要求和工程量。与合同条件、法律法规和组织的附加要求是否相符。1—4施工过程的确定:项目网络计划是否得到确定;网络计划的制定过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是否确定、合理。对施工过程/进度的调整是否作出了规定。是否按照合同规定获得监理的批准。1—5工艺过程的确定:对施工工艺过程是否进行了策划;对需要适时进行的施工工艺过程的策划是否规定了时间表或明确了策划的时机。策划成果的文件形式是否作出规定。是否按照策划的时间要求进行了工艺过程的策划。是否按照合同的规定获得监理的批准。1—6“四新”技术过程的确定:公司对“四新”技术的管理过程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识别并作出规定;项目部对“四新”技术的管理过程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了策划。项目部对“四新”技术的工艺过程是否进行了策划。1—7项目部所需使用的文件:是否明确了项目部应使用的各类文件;是否引用了文件或编制了文件的清单。单独发布清单时,是否以文件方式予以管理。使用场所是否能得到清单。1—8项目主要材料/构配件/设备/商品混凝土的需用量计划:是否编制了项目的主要材料/构配件/设备/商品混凝土的需用量计划。1—9项目主要施工机械使用计划:是否确定了项目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使用计划(包括规格、型号、数量、进场时间以及设备的租赁等)。1—10项目劳动力使用计划:是否确定了项目的劳动力使用计划(包括工种、数量、进场时间以及劳务/分包计划等)。1—11项目检验、试验、测量仪器的使用计划:是否根据项目部的试验能力或甲方的要求建立了试验设备的使用计划。使用计划中是否包括了在自行校准仪器时应使用的设备/工具。1—12办公、居住等临建计划:项目部办公、居住条件是否确定且符合规定要求。办公和生活设施的配备是否制定了计划。1—13施工用电计划:是否根据项目部的施工需要确定用电需求。是否需要配备施工用电设施。与现场施工调查的情况是否协调。1—14施工用水计划:是否根据项目部的施工需要确定用水需求。是否需要配备施工用水设施。与现场施工调查的情况是否协调。1—15资金供应:项目部是否制定了资金使用计划。1—16材料、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进货试验计划:是否制定了采购/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进货时的试验计划。试验频次/抽样量是否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规范的要求。1—17中间产品的试验、检测和测量活动计划:是否制定了工序/单元/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的试验活动计划、隐蔽检查计划、检测计划和测量(包括变形测量)计划。1—18工序/分项/分部工程的检验评定计划:分项工程完工后的检验评定工作计划。1—19工程竣工的检验、试验活动计划:是否制定了单位/全部工程是否制定了工序/单元/完工后的检验评定工作计划、试验工作计划。1—20施工过程的监视、检查计划:现场的监督、检查、旁站工作计划。1—21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计划:行监督检查的工作计划。1—22工程验收标准/准则:工程的验收标准是否明确。与合同条件是否制定了对质量策划成果进是否制定了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的规定是否一致。该标准是否有效。1—23项目所使用的记录:项目部使用的各类记录表格(包括组织规定、监理规定、政府主管部门规定和项目部自行制定等情况)是否确定。2、与施工管理有关的其他策划工作:围绕项目部各项施工管理工作,项目部是否还策划并制定有其他管理制度。3、策划文件的发放:以上策划文件是否发放至各有关使用场所。是否包括了必要的劳务/分包单位。4、策划文件的培训活动。5、对策划文件实施效果的检查、评价及持续改进:是否按照项目部对策划文件是否组织了有关的培训活动1—21的要求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人员的能力/培训。检查的记录。提出问题的整改及验证。监督检查的结论以及持续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六、工程控制测量1、控制桩交接:交予项目部使用的工程控制桩(包括导线和高程)的交接记录。是否由双方签字确认。对提出问题的处理措施。2、工程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案:是否按照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第1.0.3条的规定编制了项目的测量技术设计书。3、控制桩复测/控制桩加密测量/定位测量3—1控制桩复测/定位测量:是否规范规定的要求执行;复测/定位测量成果是否包括了交接的所有应予使用的控制点。复测/定位测量的结论和建议。监理对复测/定位测量成果的批复意见以及项目部采取的措施。3—2控制加密桩测量:控制加密测量的成果。是否使用了相应的控制桩。未使用有关控制桩的具体原因和处理措施。监理对控制加密测量的批准意见。控制桩复测/加密测量的原始记录是否符合规定的测量要求。复测的日期。对参加复测的人员(包括观测/司镜、计算、复核)和使用的仪器(包括GPS观测仪、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棱镜、塔尺、钢卷尺等)是否有详细的记录。3—3内业计算:导线的内业计算精度是否符合GB50026-93标准第2.5.9条的规定。高程的内业计算精度是否符合GB50026-93标准第3.2.8.五条的规定。3—4复测仪器的检定:组织对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过程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识别并作出规定。使用的测量仪器和定位测量所使用的测量仪器是否列入项目部仪器清单。逐类逐台逐件复核其检定证书,核实其在控制桩复测/加密测量时是否在检定的有效期之内。3—5复测仪器使用前的校准:复测等测量时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是否经过了校准。校准记录是否证实仪器处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3—6测量成果的质量评价:组织对测量成果的质量评定是否作出了规定;相应的文件名称和条款号。项目部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对测量成果进行了质量评定。评定的结果和措施。七、工程开工申请1、施工许可证施工许可证。2、开工申请和批复监理、建设单位签发的开工令、开工日期是否获得了工程项目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签发的是否在获得施工许可证之后。开工之前项目部是否已经正式组建,项目经理是否正式授权任命。八、施工方案与相关施工法令法规、标准规范1、施工方案/单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抽样工程(应以关键路线上的关键工程为主进行抽样)的具体施工内容。项目部是否按照规定要求编制了施工方案/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方案/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的适宜性:策划的施工流程内容是否包括了抽样的工程施工内容且反映了它的施工技术特点。控制参数和要求是否符合相应的施工标准规范的规定。3、施工方案/单项施工组织设计的报批:编制的施工方案/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按照合同条件的规定上报监理工程师。发文记录。监理的审批意见。是否按照审批意见进行了补充/修改。4、施工方案/单项施工组织设计的发放:是否发放至各使用场所。5、其他审批是否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主管部门的要求办理了施工方案/单项施工组织设审批事项。如爆破工程的审批等。九、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记录:公司对项目部向施工队/工班进行的技术交底是否作出了规定;记录、手续是否符合要求。交底内容是否覆盖了抽样部分的各专业施工工序(包括专业施工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2、交/接底人员:参加交、接底的双方人员姓名。交底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接底人员所在的工班/施工队/分包单位/劳务单位名称。3、交底记录的发放技术交底记录和交底文件的发放、签收记录。十、安全交底1、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1施工安全技术文件的编制:根据国家/行业对编制安全技术文件的要求。项目部是否按照规定国家/行业/组织的要求编制了安全技术文件。1—2安全交底程序和记录:公司对项目部向施工队/工班进行的安全交底,记录、手续是否符合规定。交底内容是否覆盖了抽样部分的各专业施工工序的安全要求(包括施工设备操作的安全要求)。1—3交/接底人员参加交、接底的双方人员姓名。交底人员是否符合规定。接底人员所在工班/施工队/分包单位/劳务单位是否与(十-2)一致。1—4交底记录的发放安全交底记录和交底文件的发放、签收记录。2、抽样工程项目的施工设备安全技术交底2—1主要施工设备的配备配备的施工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2—2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求编制了安全操作规程。2—3施工设备交底程序和记录项目部是否按照规定向施工机械项目部是否按照规定国家/行业/组织的要的操作人员进
本文标题: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94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