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海沧区锦里小学关于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计划为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闽委〔2009〕19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闽政〔2009〕25号)、《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试点工作的通知》(厦教基【2010】16号)和《海沧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方案》的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校将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试点工作。现制订具体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闽委〔2009〕19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服务对象“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具有厦门户籍且暂住海沧街道、新阳街道辖区。三、服务原则“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服务时间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上门”不少于2次,每次3个课时,每学年不少于240个课时。五、师资保障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聘请退休教师若干名),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并成立由附设辅读班校长、特教教师组成的工作组组。六、经费保障教育主管部门拨付相应的“送教上门”试点工作专项经费,由学校统一管理,专项使用。主要用于“送教上门”服务教师的交通费、劳务费、餐点茶水费等补贴,购置相关教育教学设备经费等。七、工作要求1.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试点工作具体由学校负责。负责海沧街道、新阳街道片区的“送教上门”服务对象。2.每学年初、学年末各召开1次送教教师工作会,研究计划,总结工作。3.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或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送教上门”的课时数计入任课教师工作量。4.要根据所确定的试点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既可以选择居家入户送教服务,也可以选择到福利院为未能入学的重度儿童送教服务,或选择在社区康复机构中结合重度残疾儿童康复治疗时送教服务。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区辅读班学籍统一管理。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八、其它事项1.调查摸底,确定服务对象上报。2012年1月20日前,在核实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并向区教育局上报工作方案。2.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现状,制定教育计划。2012年2月10日前,由具体承办学校及送教教师对服务对象逐一入户家访,制定教育计划。3.2012年春季开学正式启动“送教上门”试点工作。阳光学校2013学年第二学期送教上门计划来源:阳光学校时间:2014-2-2412:09:00作者:浏览次数:611一、指导思想基于绝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实现在家上学的愿望,为了帮助残疾儿童少年学习最基础的文化知识,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微笑生活,培养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为努力实现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零拒绝”,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学校老师可自愿为患有重度残疾的孩子提供上门送教服务。二、服务对象“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是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4周岁家住北仑区域内的北仑籍残疾儿童。三、服务原则“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四、服务时间每生每学期“送教上门”3—6次,每次2个课时。本学期提倡老师们利用周末时间送教上门,年轻教师一学期送教5到6次。五、服务形式:送教上门:送教老师以小组的形式对每个学生进行每次三课时的送教活动。六、康复训练内容针对特殊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康复训练。例如语言障碍学生,首先做到在任何活动中别忘了口语的训练。其次,康复训练的活动需要全面,让孩子享受在校学生享受的权利。从四大板快中渗透,分别是生活活动、运动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七、师资力量学校建立“送教上门”服务队,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学校应创设外出学习观摩活动的机会,让送交教师明确工作的方向,把学到的经验,融入到日常“送教上门”活动中。送教教师能结合送教上门特殊儿童的情况,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现状,制订适合特殊儿童发展的教学目标和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特殊儿童的个案、观察记录等评估工作。八、工作要求1.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具体由校“送教上门”服务队进行,校级领导加强管理和指导。2.每学期初、学期末各召开1次送教教师工作会,研究计划,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并上交送教上门学期计划和送教上门学期总结。3.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送教档案由组长负责,每学期末上交存档。九、送教教师新碶组:顾盛宇、朱霜菊、谢安梅(组长)、舒仁彪大碶组:刘建团、陈盛微、张宸蓝、顾璐巧(组长)、沃富强柴郭组:张明凤(组长)、方崇洁、邰振国、马相1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计划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籁不喧,大爱无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身心健康、四肢健全的我们可能体会不了有身体缺陷的人群的痛苦。肢残儿童是我国众多人群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人数占着很大的比例。由于他们存在生理或心理的障碍,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不仅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爱心和奉献精神为那些可怜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活动名称纳雍县厍东关乡猴场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二、活动背景:目前,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世界各地在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建立无障碍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造成残疾人边缘化的环境、社会和法律障碍依然存在,残疾人在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上天赋予了我们生命的意义,那么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无论有多艰辛,我们都应该持之以恒的走下去。或许你没有健康的身体,但是你有梦想的权利,2012年12月3日是第21届世界残疾人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拥抱生命,让爱飞翔!三、活动目的:2为了贯彻党的执政能力,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平衡群体差异,此次活动,我们走残疾人集体,让教师真正了解基层社会、深入关心当合国家对残疾人的照顾和重视,推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推广青年的时代使命。四、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13年1月---7月活动地点:陶营村瓦窑组五活动对象陶营村瓦窑组邹昀陶此次活动的具体安排如下:一、密切联系残疾人,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残疾人的需求和意愿。二、多组织残疾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三、特别要关注残疾儿童,进入更深层帮助。四鼓励和帮助残疾人树立信心。3五、做好残疾人生活知识辅助、教育、康复、维权等服务工作。六、做好送教上门教育工作活动,教会残疾儿童基本的拼音知识。
本文标题:送教上门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0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