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3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长100分钟。考生务必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有关生命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是C、H、O、N、PB.线粒体、核糖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C.构成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是能够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所有生物个体都具备由功能相关的器官组成的系统层次C.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D.生态系统是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3.右图表示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据图可知该蛋白质A.由两条肽链组成B.共有126个肽键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D.形成过程中脱去125分子的水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B.乳酸菌无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C.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D.醋酸菌不含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5.右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2和CO2以图中a方式通过细胞膜B.被动运输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C.图中c可表示葡萄糖进入口腔上皮细胞的过程D.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而③一般不能运动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B.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C.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催化作用的D.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7.磷酸化是指在某些物质分子上加入一个磷酸基团,如三磷酸腺苷(ATP)就是由二磷酸腺苷(ADP)磷酸化而来。下列结构中不能..发生ADP磷酸化的是A.细胞质基质B.叶绿体基质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D.线粒体内膜8.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nm~500nm波长的光B.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增加D.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20nm~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10.下图为同一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①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B.图②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C.图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2:2D.若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等位基因的分离也可发生在图④中1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花药离体培养形成植株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B.衰老细胞中染色质收缩不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癌变的细胞不受基因控制,细胞周期变短12.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C.用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D.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13.右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I、Ⅱ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I过程的原料不包括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一种③可以识别并携带多种氨基酸C.④上的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②上不同的密码子D.①上的遗传信息经I、Ⅱ过程转变为④的氨基酸序列14.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15.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黄曲霉菌能否产生黄曲霉毒素属于相对性状B.温度、pH等环境因素不会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C.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D.黄曲霉毒素能够致癌属于生物的表现型16.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中个体Ⅱ1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bbB.BbC.XbYD.XBY17.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1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深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中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B.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决定了进化的方向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个体的表现型在个体死亡后消失,种群通过繁殖保留基因库19.右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20.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B.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D.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21.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C.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D.体液免疫也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22.已知侧芽1、侧芽2、侧芽3距离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23.脱落酸能促进种子的休眠和果实的成熟,但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果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遇大雨后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脱落酸A.能抑制小麦种子的发育和脱落B.高温降解后对发芽的抑制被解除C.对果实的成熟与乙烯有拮抗作用D.对种子的发芽与赤霉素作用相似24.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2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kcal/(m2·a)。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20810kcal/(m2.a)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3%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都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实现的D.据能量输入和输出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还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2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B.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入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C.进行酵母菌计数时,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D.检测梨汁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27.右图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B.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D.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28.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29.右图表示一定条件下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B.图中①②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C.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均为纯合子D.此实验说明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30.下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B.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大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7小题,每空1分,共50分。31.(7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右图为某些蛋白质在细胞内合成的模式图,其中①~⑤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1)物质①为,它的合成需在细胞核中的催化下进行。图中①与②结合后进行的生理过程称为。(2)若合成的是分泌蛋白,还需经过结构(填图中序号)的加工和分类形成小囊泡,并最终以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3)若上述分泌蛋白为人体激素,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结合,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这是⑤完成功能的分子基础。32.(7分)已知甲植物适宜在森林腐殖质层生活,乙植物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图一表示两种植物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二为曲线l所代表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1)图一中代表乙植物的曲线是。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d点时限制甲植物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2)水参与细胞器①生理活动过程的阶段,细胞器②中产生CO2的场所是;Ⅳ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3)在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a、b、c)下,曲线1代表的植物对应图二中的状态依次是。(4)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较大基粒和较多类囊体层数的是。33.(5分)家蚕属于二倍体生物,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右图表示家蚕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含量变化。请分析并回答:(1)正常情况下,雌蚕在产生卵细胞过程中含有2个Z染色体的细胞名称是。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依据原理通过杂交育种来完成。(2)若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图中段被抑制,导致细胞分裂不能完成。(3)若在图中A点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DNA,之后将细胞放在不含同位素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在GH段进行检测,其中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所占比例为。(4)若雌性个体在图中GH段细胞分裂正常,IJ段细胞分裂异常,染色体都移向细胞同一极,则形成的卵
本文标题:2013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6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