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2年河北省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3页。其中第Ⅰ卷共36分,第Ⅱ卷共54分,满分共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6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增加B.种子萌发时,脂肪酶的活性较低C.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脂肪贮存的能量多于糖储存的能量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2.2009年5月,加拿大食品检疫局报告了2009年首例疯牛病症例。报告认为,这起病例是由于使用受污染饲料所致。疯牛病病毒(朊病毒)是不同于细菌和病毒的生物形式,只含畸形蛋白质,不含核酸。当朊病毒存在时,正常的朊病毒蛋白就会转化为朊病毒。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朊病毒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牛饲料中的提取液B.用DNA探针检测牛饲料的提取液C.提取牛饲料中的蛋白质,然后进行氨基酸测序,看是否与朊病毒的氨基酸序列相同D.以上方法均不可取3.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4.下列关于生物学的知识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一组是①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呈现砖红色沉淀②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在右下方,为使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③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H]全部来自葡萄糖④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颜色变深了⑤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⑥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A.①②⑥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5.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发现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2009年首先爆发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A.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C.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6.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某农药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影响的相关性结果。据表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有A.污染区内动物个体总数基本没受影响B.该实验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动物数量及丰富度C.农药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D.距离污染源越远,农药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对土壤动物的影响越小7.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由此可知,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B.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D.都能携带遗传信息8.下列哪一组结构或物质的元素组成很可能是不相同的A.细菌体内的基因与细胞膜B.蓝藻细胞内的核糖体与细菌的细胞壁C.骨骼肌细胞内的线粒体与染色体D.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与动物细胞中的糖原9.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蛋白酶对肉中蛋白质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据《食品添加剂手册》介绍,肉类嫩化剂配方为2%木瓜蛋白酶、15%葡萄糖、2%味精及食盐等。某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要对市场上售卖的一种嫩肉粉设计实验进行检测,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蛋白酶,你认为应该选择的材料和试剂是A.淀粉溶液、苏丹Ⅲ染液B.蛋清溶液、斐林试剂C.蛋清溶液、双缩脲试剂D.清水、双缩脲试剂10.下图A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且与血糖调节有关。B是一种淋巴因子,可干扰破坏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C由浆细胞合成分泌,且具有免疫作用。D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B、C、D结构多样性只与a有关B.与A、B、C、D四种物质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A、C、D三种物质分别为胰岛素、抗体、抗利尿激素D.A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B、C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的分泌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11.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人体中单体b种类有4种B.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C]的结构具有多样性C.人类的白化病基因起源于图中的[①]过程D.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12.植物受伤时会释放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系统素,系统素与受体结合后,能激活植物细胞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后者可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①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②系统素能抑制植物细胞中蛋白酶基因的表达③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蓝色④系统素的合成与核糖体、ATP相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3.一系列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人、鼠细胞融合的过程,研究中分别将带有绿色荧光、能与人体细胞膜上HLA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和带有红色荧光、能与小鼠细胞膜上H-2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放入细胞培养液中,对人、鼠细胞进行标记。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可以适当提高细胞培养液的温度②选取不同生物细胞进行融合是因为同种细胞难以融合③实验结果可以直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④实验表明不同种细胞可以杂交,而同种生物细胞不能进行融合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4.分析多肽E和多肽F(均由一条肽链组成)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元素或基团CHON—NH2—COOH多肽E201348625332多肽F182294555461那么请你推算这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选项ABCD多肽E1993405851多肽F181281534915.右图示三种昆虫的耐寒性的季节变化。曲线1表示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每年都要经历漫长冬季的木蠹蛾,曲线2表示生活在日本必须在地下越冬的日本金龟子,曲线3表示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水生昆虫。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蠹蛾冬季耐寒性提高,夏季耐寒性低,对其生存有利B.木蠹蛾冬季耐寒性高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含结合水和脂肪少C.春寒和秋寒对害虫的杀伤力更强,减少了春夏之际的虫害D.将日本金龟子转移至高纬度地区,它们将不能完成生活史16.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17.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正确叙述是A.该多肽含有4个肽键,是一种四肽化合物B.控制该多肽的基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多肽分子结构改变C.翻译过程中至少需要5种转运RNAD.该多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消耗ATP18.生命世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有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②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③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④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⑤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体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⑥物种多样性越高的生态系统,其营养关系就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A.一项B.两项C.三项D.零项19.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小但亮度变暗B.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结果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用0.5g健那绿和50mL蒸馏水配制的染液20.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在女性的乳腺细胞中含有该女性的全部遗传信息②遗传物质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性状③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根瘤菌中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分别有8、4、4、8种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⑤同一个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DNA碱基排序不同A.只有一项正确B.有两项正确C.有三项正确D.全部都错21.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过氧化氢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催化性实验选用的对照条件分别是A.不同底物、无机催化剂、自然条件B.同一底物、无机催化剂、自然条件C.自然条件、无机催化剂、不同底物D.自然条件、无机催化剂、不同底物22.对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生物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表示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株自交1代后及自交2代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B.由乙图可知,b点以后载体数量是限制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内部因素C.由丙知,含DNA的黏稠物析出量不再增加时,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当于0.14mol·L-1D.丁图中若表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时,在c-d段该国老年人口数量比例较大23.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垂体受损不会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健康成年人在50℃环境中的散热量和产热量能维持动态平衡D.糖尿病患者多尿主要是因为排出糖的同时而带走大量水分24.当底物的量一定时,下列关于过氧化氢酶的实验得到a、b、c三条曲线。对这三条曲线变化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有几项?①若a表示酶的高效性,则b表示无催化剂②若a表示酶的最适pH,则c和a的pH值的关系:c>a③若a的酶量为x,则b的酶量很可能小于x④若a表示酶的最适温度,则c和a的温度值的关系:c>a或a>c⑤若a表示酶促反应的最适宜条件,则b、c可能使用了酶的抑制剂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25.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的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扦插枝条形态学上、下端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的影响C.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中没有植物的种类D.甲、乙、丙长根的部位分别是X、S、X26.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上面两条颜色清晰,下面两条颜色却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是选取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少B.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后,摇匀,再注入4滴NaOH溶液,摇匀,溶液呈紫色C.用葡萄糖试纸进行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中,判断“尿糖”含量高低的方法是把检测结果与标准比色卡对比D.在含有DNA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溶液呈蓝色27.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的有机物。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8.葡萄糖分子中储存的能量经有氧呼吸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及葡萄糖分子中储存的能量经无氧呼吸后的去向,分别有几个?A.两个、三个B.两个、两个C.三个、两个D.三个、三个29.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mi
本文标题:2012年河北省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6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