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一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试说明考查情况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三年2考)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和影响;近代洋务军事工业的特点考试说明考查情况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三年2考)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20世纪30年代上海民族工业的发展;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巨大压力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自然经济解体(1)表现①洋纱输入中国沿海地区,导致_______________的分离。洋布输入,取代土布,造成_______________的分离。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使丝、茶生产日益______。(2)影响: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使_________趋于解体。“纺”与“织”“织”与“耕”商品化自然经济2.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面临如何摆脱__________的局面。(2)兴起: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内忧外患(3)主要活动①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_____________、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___________、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②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___________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初步建成了_____、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④近代教育:创办了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北洋京师同文馆(4)结果:清军在_____________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5)影响:客观上刺激了_____________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_________,进一步瓦解了封建的自然经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资本主义抵制作用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①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其丰厚利润的刺激。②洋务派引进西方_____________,对民办企业也产生了诱导的作用。先进生产技术(2)表现人物地点企业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广东南海_____________朱其昂天津_______________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3)影响: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问题1:如何认识列强侵略与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提示: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但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其具体关系:列强经济侵略倾销商品(以洋纱、洋布为主)→家庭手工业破产,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掠夺原料(以丝、茶为大宗)→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服务于资本主义市场问题2: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批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二者应如何区别?提示:(1)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使用,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虽然这些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但本质上属于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业。(2)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雇佣劳动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企业。问题3:有人认为,作为近代工业的洋务企业是中国境内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企业。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尽管洋务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都采用机器进行生产,属于近代工业,但洋务企业作为官办企业,具有很强的封建性,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企业;中国境内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不是洋务企业,而是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国资本主义企业。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初步发展(1)背景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_________。②为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_________的限制。(2)表现:_________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且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_____________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经济民间办厂商办企业民族资产阶级2.短暂的春天(1)背景①辛亥革命推翻_________,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临时政府奖励_________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③群众性_____________的推动。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_________。清朝统治发展实业反帝爱国运动经济侵略(2)表现: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以_______和纺织业发展最快。(3)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_________。面粉业迅速萧条3.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曲折发展背景表现国共对峙时期国民政府开展“_________________”,鼓励发展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企业遭受残酷打击②国民政府实施________,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膨胀,_________萎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战时体制民族资本背景表现解放战争时期①《____________________》使美国商品排挤了国货②________大肆进行经济垄断③国民政府________不断增加,滥发纸币导致_____________民族工业__________,工厂纷纷倒闭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苛捐杂税通货急剧膨胀陷入绝境三、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1.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2)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吞噬民族企业。2.地位和作用(1)由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它们进行了不懈的斗争。(2)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斗争具有妥协性。(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问题1:有人认为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没有任何进步意义,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不正确。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具有双重作用:(1)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独立,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2)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传播了先进生产、生活方式,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其积极作用是次要的。问题2:图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百年发展历程。提示:图示如下问题3: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有何异同之处?提示:(1)相同点:生产经营上都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都使用大机器生产,重视科学技术,采取较先进的管理方式,劳动生产率也较高。(2)不同点:①外国资本是外国资本家拥有的资本,其特点是自由开放、具有侵略性。②官僚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和买办资本的结合体,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③民族资本属于中、小资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在经济、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主题1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中国近代史》探究1: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经济侵略活动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1)侵略活动: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取得了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开始打开中国市场;②通过控制中国海关,扩大商品输出。(2)影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出现逆差,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材料二(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探究2: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提示:(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2)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筹办夷务始末》探究3: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洋务运动在推进近代化进程方面有何特点?提示:不正确。看不到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特点:①西方近代化由资产阶级完成,而中国则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②西方由轻工业开始,继而发展重工业,而中国则相反;③西方一般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工业化则基本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探究4: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提示:(1)生产方式和产业资本构成发生变化。(2)主要生产部门和生产管理方式、制度发生变化。(3)出现新兴的社会阶层,社会生活方式开始改变。【互动探究】材料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存在激烈争论。有人认为它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地主阶级改革运动。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依据史实说明理由。提示:(1)同意是一次自救运动。理由:面临“内忧外患”局面,部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压了农民起义;试图通过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2)同意是一次改革运动。理由:洋务派引进了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改革传统模式,这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相一致;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一、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影响1.积极影响(1)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对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创建了三支海军,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3)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了近代教育的先河。(4)引进了西方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2.消极影响(1)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2)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二、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原因1.变化表现(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变化原因(1)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二-103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50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