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同济大学中国城建史---5、隋唐时期
5555、隋唐时期的城市建设、隋唐时期的城市建设、隋唐时期的城市建设、隋唐时期的城市建设一、一、一、一、隋唐时期的城市发展背景隋唐时期的城市发展背景隋唐时期的城市发展背景隋唐时期的城市发展背景1.1.1.1.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历史背景i.隋、唐、五代--一段相对完整的历史阶段(379年)37+289+53ii.经过魏晋南北朝约370年的长时期分裂后,出现了我国第二次大一统帝国第二次大一统帝国第二次大一统帝国第二次大一统帝国形成的时期;封建经济逐步走上鼎盛时期,唐代经济出现空前繁荣,文化高度发展。iii.唐代中叶,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国力渐衰,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是城市发展陷入停滞状态。2.2.2.2.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文化背景i.中国古代文化系统确立于秦、汉确立于秦、汉确立于秦、汉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成熟于隋、唐成熟于隋、唐成熟于隋、唐ii.唐朝的文化艺术可分为初、盛、中、晚四期3.3.3.3.礼制及宗教背景礼制及宗教背景礼制及宗教背景礼制及宗教背景i.儒家思想的强化和对我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我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十分典型的时期。城市空间结构在紧凑中追求统一,尊卑有别的礼制风格由逐步形成走到十分成熟严谨。ii.除了南北朝之后已经很发达的佛教之外,唐代国际交通的发展,使一些西方宗教也传入中国,各地宗教建筑异常活跃。4.4.4.4.区域经济背景区域经济背景区域经济背景区域经济背景i.南北朝后,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由中原转向江淮流域经济中心逐渐由中原转向江淮流域经济中心逐渐由中原转向江淮流域经济中心逐渐由中原转向江淮流域,隋唐时的军事、政治中心仍然以关中地政治中心仍然以关中地政治中心仍然以关中地政治中心仍然以关中地区为主区为主区为主区为主,这就出现了军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军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军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军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ii.大运河的修建,沟通了南北交通,解决了关中对江淮地区物资大量需求的流通问题,繁荣了商业,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随之大大发展,如“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当时号称四大都市四大都市四大都市四大都市,汴州(开封)、宋州(商丘)、淮阳、泗州等也是重要的商业城镇商业城镇商业城镇商业城镇。唐中叶后,为保卫漕运,这些城市均诸重兵,称为重要的军事据点重要的军事据点重要的军事据点重要的军事据点。5.5.5.5.区域交通背景区域交通背景区域交通背景区域交通背景i.通往西域的陆上国际交通,汉以后曾中断,唐代又恢复,国际贸易和军事行动,使这一带的城市重新繁荣起来。吐鲁番的高昌和交河故城,都还完整地保留了唐代边疆城市的基本轮廓。ii.当时还有亚非各国特别是阿拉伯商人经海路来中国经商,广州和扬州市其重要的通商港口通商港口通商港口通商港口城市,唐末泉州也成为重要的通商口岸。所有的海、陆贸易又都以首都长安为中心。iii.唐代驿站驰道驿站驰道驿站驰道驿站驰道以长安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交通畅通,加以国际贸易的发达促进了国内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大城市有繁荣的市肆和适应商业发展的邸店、货栈等。所有的海所有的海所有的海所有的海、、、、陆贸易又都陆贸易又都陆贸易又都陆贸易又都以首都长安为中心以首都长安为中心以首都长安为中心以首都长安为中心。二、二、二、二、隋唐长安城隋唐长安城隋唐长安城隋唐长安城1.1.1.1.城址选择城址选择城址选择城址选择a)a)a)a)仍选址于长安的原因仍选址于长安的原因仍选址于长安的原因仍选址于长安的原因1.长期混战使邺城邺城邺城邺城、、、、洛阳等城均已严重破坏洛阳等城均已严重破坏洛阳等城均已严重破坏洛阳等城均已严重破坏2.江南初定、政治统治还不够巩固政治统治还不够巩固政治统治还不够巩固政治统治还不够巩固3.关中平原军事形势有利军事形势有利军事形势有利军事形势有利:北可御突厥,西扼巴蜀要道,东可出潼关控制黄河中下游4.隋朝势力原来就在这一带b)b)b)b)弃汉长安,在东南另建新城的原因弃汉长安,在东南另建新城的原因弃汉长安,在东南另建新城的原因弃汉长安,在东南另建新城的原因1.汉长安历经破坏,难于修复,且““““风水风水风水风水””””不利不利不利不利。2.汉长安已有多朝建都,不再新地建都不能体现新王朝的新气象。3.“汉营此城,经今800岁,水皆碱卤,不甚宜人”。4.汉长安宫殿与一般建筑杂处,分区不明,防卫和也不方便。分区不明,防卫和也不方便。分区不明,防卫和也不方便。分区不明,防卫和也不方便。ii.长安城南对终南山及子午谷,北临渭水,东有浐、灞二水和汉代漕渠遗迹,城西一片平原。iii.东北部较高位龙首原,东南部伸入曲江池及较大起伏的丘陵地区。2.2.2.2.城市建设概况城市建设概况城市建设概况城市建设概况i.规划师——宇文恺宇文恺宇文恺宇文恺、字安乐、规划专家和建筑工程师,主持规划长安和洛阳两城,安徽从事水利、长城、桥梁等方面工程,也亲自设计过一些房屋。ii.规划建设过程1.新城建设历时9个月,面积约84km²,总人口百万以上——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城市,也是古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古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古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古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3.3.3.3.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布局特点————————宫城、皇城、外城宫城、皇城、外城宫城、皇城、外城宫城、皇城、外城a)a)a)a)总体布局总体布局总体布局总体布局1.““““子城子城子城子城————————罗城罗城罗城罗城””””制度,宫城宫城宫城宫城++++皇城皇城皇城皇城++++外城外城外城外城。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控制全城;宫城南面是皇城,有文武官府、宗庙、社稷坛等;外城从东西南三面拱卫宫城与皇城,是居民和官僚的住宅区,也是集中地市。2.中轴对称、布局严整中轴对称、布局严整中轴对称、布局严整中轴对称、布局严整。宫城正门——承天门经皇城正门——朱雀门,直到外城南面正门——明德门,是全城的中轴线,城内道路、坊里、祖庙与社稷坛等建筑布局东西对称。3.功能分区严格功能分区严格功能分区严格功能分区严格——隋唐长安城将统治阶级和一般人民的居住地区严格分开,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宫城、皇城居中偏北,被外城三面保卫。同时,坊里制严格,有集中的市。b)b)b)b)道路系统道路系统道路系统道路系统1.宫城正门——承天门经皇城正门——朱雀门,直到外城南面正门——明德门,是全城的中中中中轴线轴线轴线轴线,朱雀街长约5216米,最宽150米,以干道为骨架,形成完全对称的布局。2.道路系统成严整的方格网系统严整的方格网系统严整的方格网系统严整的方格网系统:东西大街11条,南北大街14条,垂直相交。3.道路宽度空前绝后宽度空前绝后宽度空前绝后宽度空前绝后,没有完全从交通量出发。其中,通向城门的主要干道,宽度大于其他道路。c)c)c)c)市肆市肆市肆市肆1.城有集中的东西两市集中的东西两市集中的东西两市集中的东西两市,对称位于皇城南面,市门有一定的开闭时间。2.市分邸、店、铺、肆邸、店、铺、肆邸、店、铺、肆邸、店、铺、肆邸——货栈兼营批发店——零售铺——手工作坊肆——商业摊点d)d)d)d)坊里坊里坊里坊里1.全城分109各坊里,坊里面积26~76公顷。一方面坊里的划分完全由于道路网决定:另一方面为了便于统治管理,坊里数目太多,不便于管理。2.一般居民只能坊内开门,只有贵族和寺庙可以向大街开门。e)e)e)e)水系和绿化水系和绿化水系和绿化水系和绿化1.全城引水分东西两区东西两区东西两区东西两区。2.城市水系主要为引用、运输等,同时在园林绿化上的意义很大,城内绿化良好绿化良好绿化良好绿化良好。4.4.4.4.唐代长安的象征唐代长安的象征唐代长安的象征唐代长安的象征i.大雁塔ii.小雁塔5.5.5.5.长安城布局的特点和缺点长安城布局的特点和缺点长安城布局的特点和缺点长安城布局的特点和缺点a)a)a)a)特点特点特点特点1.平地而起平地而起平地而起平地而起,,,,完全新建完全新建完全新建完全新建,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曹魏邺城、北魏洛阳)且有所发展。2.方正宏达方正宏达方正宏达方正宏达,,,,宫城居中宫城居中宫城居中宫城居中,,,,对称严谨对称严谨对称严谨对称严谨,,,,分区明确分区明确分区明确分区明确,,,,街道整合街道整合街道整合街道整合,,,,坊里匀称坊里匀称坊里匀称坊里匀称,,,,把我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推到十分典型的阶段,对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建设格局影响很大。三、三、三、三、隋唐洛阳城隋唐洛阳城隋唐洛阳城隋唐洛阳城1.1.1.1.建城原因建城原因建城原因建城原因i.汉末后关中地区农业破坏,经济文化中心逐渐转入江淮一带;隋统一后开通大运河,洛阳的供应调教远较长安好。ii.除此之外,洛阳更接近山东,江淮,为了进一步控制关东和江南,隋唐两代定都长安的同时,都把洛阳定位陪都,称东都或东京。2.2.2.2.规划建设过程规划建设过程规划建设过程规划建设过程i.洛阳的修建略晚于长安,当时经济力量雄厚,隋炀帝追求“穷极壮丽”,命宇文恺负责规划。ii.先建宫城和皇城,皇城南面正门正对中轴线中轴线中轴线中轴线,在洛阳上家雀,正对南面的定鼎门。坊里区向宫城、皇城以东发展,并跨过?河,又向南跨过了洛河,形成了皇城,宫城位于全城西北角,主轴线也偏于一侧的不对称布局。iii.全城面积约为5300公顷,东西平均长7000米,南北7300米,基本是正方形,西南角顺应洛河河道,城墙部分弯曲。3.3.3.3.规划布局特点规划布局特点规划布局特点规划布局特点i.因地制宜、布局灵活因地制宜、布局灵活因地制宜、布局灵活因地制宜、布局灵活、水工设施甚多ii.宫城皇城宫城皇城宫城皇城宫城皇城位于都城的西北隅西北隅西北隅西北隅iii.戒备兼顾严密戒备兼顾严密戒备兼顾严密戒备兼顾严密,远在大兴之上iv.缩小里坊面积缩小里坊面积缩小里坊面积缩小里坊面积,以强化对居民的控制v.设三个市三个市三个市三个市,更多考虑工商业的繁荣。四、四、四、四、隋唐时代城市影响隋唐时代城市影响隋唐时代城市影响隋唐时代城市影响1.1.1.1.隋唐帝国在亚洲诸民族中的地位隋唐帝国在亚洲诸民族中的地位隋唐帝国在亚洲诸民族中的地位隋唐帝国在亚洲诸民族中的地位i.文化文化文化文化的优越ii.产业产业产业产业的优越iii.军事军事军事军事的优越2.2.2.2.隋唐长安城为隋唐长安城为隋唐长安城为隋唐长安城为中国古代都城中国古代都城中国古代都城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长安城规划对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有很大影响,后建的东都洛阳在很多方面类似长安,宋代东京汴梁也受其影响。金的中都是效仿汴梁的,元大都则模仿金中都,所以他们都间接受长安的影响。3.3.3.3.隋唐长安对隋唐长安对隋唐长安对隋唐长安对国外城市国外城市国外城市国外城市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长安城的规划也是国外一些城市的学习榜样,如日本的古都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也完全模仿唐长安规划,甚至连朱雀大街、东西市的名称也相同。4.4.4.4.里坊制对里坊制对里坊制对里坊制对日本、韩国日本、韩国日本、韩国日本、韩国都城的影响都城的影响都城的影响都城的影响i.公元8手机前后,日本、韩国都城模仿隋唐长安的里坊制:差别在于日本和韩国都城都不筑外郭城墙,坊墙也不是都修筑ii.周边政权到唐朝来主要是学习律令制的管理方法,同时也就把坊制城市规划传递到他们的国度一、思考题a)隋唐长安城特点b)隋唐长安城对后世的影响c)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要点
本文标题:同济大学中国城建史---5、隋唐时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17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