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高二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道、儒、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2.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政”的主张,其进步意义在于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反对道学家的虚伪4.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5.某班同学在观察右图时,从图中汲取了以下四点历史信息,正确的应是A.至迟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造纸术B.汉代时期纸已成为最流行的书写材料C.汉代时期纸很珍贵只能用来绘制地图D.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出生在天水6.右图为镇江南山风景区内的招隐寺山门,上书“城市山林”四字乃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真迹。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这四字应书写于:A.汉朝B.南朝C.唐朝D.北宋7.梅兰芳是江苏近代文化名人,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所代表的剧种A.由元代散曲演变而来B.由杂剧和汉剧融台而成C.兴盛于康乾时期D.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国粹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都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称“洋”了。该变化反映出:A.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的对外政策由对抗到和解9.下列观点中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D.当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10.“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先生《狂人日记》这部作品:①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②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③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④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A.①③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11.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恶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andScience”辩护。这里的“DemocracyandScience”指A.科学与技术B.民主与共和C.自由与平等D.民主与科学12.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俄国人的道路”,这意味着他们A.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选择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目标C.开始与俄国人一起进行世界革命D.开始与列强决裂,走独立自主的革命道路13.有首歌颂中国某著名高校的诗云:“横空出世非一般,继往开来济世艰,奋舞德赛自由剑,拨云现日整坤乾。”据此推断是哪所高校:A.京师同文馆B.上海大学C.北京大学D.南京大学14.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A、民本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15.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1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①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④都对中国的革命或建设有巨大的指导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③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8.下列观点有悖于人文主义思想的是A.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B.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C.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D.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为的19.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家里高喊:“卢梭万岁!”是因为卢梭提出了A.三权分立说B.人民主权说C.人文主义说D.因行称义说20.“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透过它向外看,世界社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使“纱幕烟消云散”的是A.宗教改革B.开辟新航路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二、非选择题21.2008年是孔子诞辰2559周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孔庙同时展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孔林孔庙孔府康熙帝手书的“万世师表”牌匾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官便殿奏札》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3分)(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4分)(3)据材料四、五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4)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儒家思想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2分)22.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雪灾、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太空行走……这一系列事件无一不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某班同学进行了题为“中国影响世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研究性学习。材料一罗盘针突火枪毕升地动仪(1)有史学家认为,1500年以前的历史是中国影响世界。为了佐证这个观点,同学们找到了上述图片,你认为能作为证据的有哪些?请说明理由。(5分)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祥云火炬在熊熊燃烧了16天后徐徐熄灭。这届奥运会在传播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通过改革开放正在迅速崛起的新中国,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为“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2)北京奥运会承担着传播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使命,从奥运会会徽和祥云火炬中,你能汲取哪些历史信息?(3分)材料三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以震惊世界的GDP数值高速增长,不仅让民众的生活从贫困走向温饱、从温饱迈向小康,国家财力亦是今非昔比。从勒紧裤腰带的窘迫年代,到腰杆挺直投入巨资,十六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稳步有序的快速前行,亦让世人感慨中国人不仅“站起来”、“富起来”,也逐步“强起来”。三十年来,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勇于探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作为多项科学技术的结晶,神舟七号船、箭、器、星、人各方面的核心技术皆由中国独立自主完成,不仅昭示着中国有能力掌握世界一流的高尖端科技,也意味着各项基础学科的厚积薄发。——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七日电《翟志刚一小步中国一大步》(3)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请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航天方面取得的另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原因。(4分)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分)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1)按照梁启超对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的分期,请你列举“第一期”与“第二期”的主要事例。(3分)(2)“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有哪些重要内容?(5分)(3)结合梁启超的观点,谈谈你对中国学西方历程的认识。(4分)24.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手书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图1图2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
本文标题:高二历史期中试卷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4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