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1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第1页共7页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1: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2.下图表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则字母X最可能代表()A.生物因素B.共生关系C.非生物因素D.物质循环3.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4.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B.这种甲虫属于消费者第2页共7页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能量流动有促进作用D.这种甲虫不在能量金字塔中5.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民采用的下列方法不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的是()A.使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B.使用农药消灭害虫C.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D.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6.土壤中一部分硝酸盐被转化为游离的氮而返回大气,是由于下列什么生物的作用?()A、动物B、植物C、硝化细菌D、反硝化细菌7.在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到成熟期群落演替的趋势较为明显。下列四项趋势中,正确的是()选项生态特征发展期成熟期①营养结构简单复杂②有机物总量较少较多③抵抗力稳定性弱强④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较高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全世界的人口B.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和C.一片池塘中所有的生物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第3页共7页B.该生态系统中捕食链构成的食物网可表示为:C.A固定的能量=D固定的能量+A传递给B的能量+A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D.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往复循环,这种循环带有全球性10.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一个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11.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地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冻原生态系统1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控和自我修复能力就越大的原因不包括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其自我调控能力就越大B、某食物链受到破坏,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到顶级营养级C、某一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二、填空题13.如图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1)图中A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主要为_________。(2)用图中字母表示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表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J,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页共7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化总量(106J)储存能量(106J)呼吸消耗(106J)A900200700B1001585C15213D1806012014.科学家曾用来自文献上的基因序列,首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特异性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在适宜条件下,科学家将在实验室人工合成的DNA与催化DNA转变为RNA的酶相混合,并将所产生的RNA链加入到许多化学制剂的混合物中去,这些化学制剂与脊髓灰质炎病毒典型地侵犯人体细胞中的化学物质很相似。用含有完整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所酿造的饮料在细胞与动物实验中证实是有传染性的。为了区别合成的病毒与实验品系的病毒,研究者将微妙的变化引入到病毒的遗传密码中去,而不会改变病毒编码的蛋白质。(1)若用某一种酶降解一种特异性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得到的成分如表所示:成分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胞嘧啶含量a%b%c%20%数目15002250未知未知其他数量关系a+b=50①求值: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②使用的酶是________。A.蛋白酶B.核糖核酸酶C.脱氧核糖核酸酶D.核糖核酸酶或脱氧核糖核酸酶(2)根据材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A.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生物活性B.人工合成DNA时,必须与生物自然状态条件相同C.催化DNA转变为RNA的酶是逆转录酶D.“化学制剂的混合物”应包括多种氨基酸第5页共7页E.“微妙的变化”属于基因突变,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3)如果全球性消灭脊髓灰质炎运动获得成功的话,是否可以消灭脊髓灰质炎病毒标本?为什么?第6页共7页0.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1: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C2.D3.C4.D5.D解析:使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可以减少农作物的竞争对手,使光能更多流向农作物;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可以减少农作物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不能减少能量的损失。6.D7.D8.A9.D10.B11.C12.D二、填空题13.(1)生产者绿色植物(2)A→B→C(3)9×10811.1%否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小于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14.(1)①203030②B(2)BCE(3)否。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考虑,我们不应人为消灭一个物种。(或是。如果再需要脊髓灰质炎病毒时,我们可以人工合成。)第7页共7页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1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83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