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1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下)高一级期末考试生物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需穿过4层磷脂分子层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全身淋巴不能流动导致下肢肿胀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血液中的总量大量增多导致下肢肿胀D.内环境的稳态未受到影响3.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24.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a,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A.a=bB.a=b+cC.a=cD.ab+c5.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6.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B.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C.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7.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8.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9.如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A.感受器产生感觉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效应器单方向传导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导10.下图表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b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B.刺激b点,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C.刺激c点,电流表的指针只会偏转一次D.若ab=bd,则兴奋由a到b和由b到d的传递速度相同11.下列图中甲是突触结构,乙是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3A.甲图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的内容物释放至5主要靠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甲图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a点后d点会兴奋,e点不会兴奋D.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有很多12.当温度从25℃降至5℃,人体耗氧量、皮肤血流量及肾上腺素分泌量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B.增加、增加、减少C.增加、减少、增加D.增加、减少、减少13.科学家在研究甲状腺代偿性肿大时发现,将狗甲状腺的大部分去除,残留部分不久就会肥大并恢复到原来大小,其原因发生的顺序是()①垂体②大脑皮层③甲状腺肥大④甲状旁腺⑤促甲状腺激素⑥甲状腺激素减少A.⑥→①→⑤→③B.②→①→⑤→③C.⑥→②→①→③D.②→①→④→③14.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急速的含量.经过一点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促性腺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雌激素1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的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将没有感觉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都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能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吞噬细胞,b为浆细胞,c为靶细胞16.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分泌③过多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17.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4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18.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19.下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B.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2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抗原的是()A.癌细胞B.侵入体内的病毒C.移植的异体组织或器官D.对某种疾病有抗性的丙种球蛋白21.以下现象依次属于:(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①过敏反应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A.②③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③①②22.关于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体液免疫过程B.细菌、病毒和牛奶都可能成为1C.与产生2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D.丁可以保持对1的记忆功能23.效应B细胞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的原因有()①T细胞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②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③抗原刺激记忆细胞④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4.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传染途径是注射、输血、握手等B.HIV的潜伏期较短C.可以是一种先天性疾病D.患者基本丧失一切免疫功能25.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的共同点是()A.具有传染性B.都能导致组织损伤C.属于免疫过强D.对体外物质的反应1甲乙丙丁2B淋巴细胞526.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生长素起主导作用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都是以极性运输方式进行B.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降低成本D.植物激素直接参加细胞内的代谢活动28.下图有关实验中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29.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30.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31.如图所示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B.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D.生长素由②向④移动632.在菜豆的幼根处作上标记如下图。适宜条件下,几天后能正确表示该根生长情况的是()33.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一组激素是()A.生长素、乙烯B.乙烯、脱落酸C.生长素、细胞分裂素D.细胞分裂素、脱落酸34.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a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浓度②b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③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④d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5.如图是细胞分裂素对黄瓜果实发育的影响(CK、250×、300×分别表示不稀释、稀释250和300倍),能得出的结论是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和生长素的作用一样具有二重性B.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赿小,促进作用赿大C.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子房发育的作用D.生物的个体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2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36.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5.02.51.5103.36.016.0③1474.01.251.0114.07.51.0④101402.510.3525-47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减少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37.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下列各项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这个液体环境中的是()A.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B.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C.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D.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38.人体内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XYA.外界温度身体耗氧量B.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量处理后的天数果实直径(mm)421210860250×300×CK1020307C.甲状腺激素含量促甲状腺激素含量D.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分泌量39.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B.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C.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D.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40.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哪两组能够证明这种药
本文标题:广东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0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