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起重设备安全考试试题(B卷答案)
起重设备安全考试(B卷)答案一.填空(每题一分共1.机械伤害的基本类型包括卷统和绞缠,卷入和碾压,挤压、剪切和冲撞,飞出物打击,物体坠落打击,切割和擦伤,碰撞和刮蹭,跌倒、坠落分析下列情况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a.弹簧、皮带等的断裂将有可能对人体造成飞出物打击伤害b.轴上的凸出键、调整螺栓或销、圆轮形状零件(链轮、齿轮、皮带轮)的轮辐、手轮上的手柄等,在运动情况下,将人的头发、饰物(如项链)、肥大衣袖或下摆卷缠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卷统和绞缠伤害c.相互啮合的齿轮之间以及齿轮与齿条之间,皮带与皮带轮、链与链轮进入啮合部位的夹紧点,两个作相对回转运动的辊子之间的夹口引发的卷入;滚动的旋转件引发的碾压,例如,轮子与轨道、车轮与路面等将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卷入和碾压伤害d.悬挂物体的吊挂零件破坏或夹具夹持不牢引起物体坠落;由于质量分布不均衡,重心不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倾翻、滚落;运动部件运行超行程脱轨导致的伤害等。将有可能对人体造成物体坠落打击伤害e.机械设备的尖棱、利角和锐边;粗糙的表面(如砂轮、毛坯)等,将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切割和擦伤伤害f.机械结构上的凸出、悬挂部分(例如起重机的支腿、吊杆,机床的手柄等),长、大加工件伸出机床的部分等,将有可能对人体造成碰撞和刮蹭伤害2.起重设备安全检查的三大重点是吊钩、钢丝绳、制动器3.起重作业伤害事故形式主要有重物坠落、起重机失稳倾翻、挤压、高处跌落、触电、其他伤害4.起重机用钢丝绳采用双捻多股圆钢丝绳,钢丝的接触状态分类可分为点接触、线接触和面接触钢丝绳5.钢丝绳的报废判定标准有断丝数.锈蚀磨损、断丝数折减.吊运危险品断丝数减半.绳端部断丝.断丝的局部聚集程度.断丝的增长率.整股断裂.磨损.腐蚀.绳芯损坏.弹性降低.变形.过热6.制动器的作用为支持作用、停止作用、落重作用7.起吊重物及起吊重物接近额定重量时,应首先把重物8.起吊重物及起吊重物接近额定重量时,应首先把重物起升不大于_____0.5_____米的高度,然后下放重物并在未达到地面之前来通过动作试验_____制动器______是否运行正常。9.吊运重物时,_____禁止_____从人头上越过,______禁止__在吊运的重物上站人。10.不许吊着重物在____空中_____长时间停留,起吊重物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11.在使用时,如发现制动器,电气设备等有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通知___维修人员_______处理简答题1.实现机械安全的措施有哪些方面2.起重作业的特点3.起重伤害事故的特点有如下特点4.如何对制动器进行检查1.答:1.由设计者采取的安全措施(1)本质安全技术。这是指在机械的功能设计中采用的、不需要额外的安全防护装置而直接把安全问题解决的措施,因此也称为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本质安全技术是机械设计优先考虑的措施。(2)安全防护。直接安全技术措施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安全时,必须在生产设备总体设计阶段设计出一种或多种专门用来保证人员安全的装置,也称为间接安全技术措施。(3)使用信息。本质安全技术和安全防护都无效或不完全有效的那些风险,可通过使用文字、标记、信号、符号或图表等信息,向人们作出说明,提出警告,并将遗留风险通知用户,局称指示性(说明性)安全技术措施。(4)附加预防措施:①着眼紧急状态的预防措施。如急停装置、陷入危险时的躲避和援救保护措施;②附加措施,如机器的可维修性、断开动力源和能量泄放措施;机器及其重型零部件容易而安全的搬运措施、安全进入机器的措施、机器及其零部件稳定性措施等。2.由用户采取的安全措施(1)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机器的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对避免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按防护部位不同,劳动防护用品可分为九大类:安全帽、呼吸护具、眼防护具、听力护具、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服、防坠落护具和护肤用品。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时应注意:①根据接触危险能量的作业类别和可能出现的伤害,按规定正确选配。该用的一定要坚持佩戴,不该用的坚决不用,否则不但没有保护作用,还可能造成不应有的危害。②防护用品一定要达到保护功能的要求并合乎使用条件的技术指标。使用中应注意有效使用期,及时检查报废,否则起不到应有的防御作用。③个人防护用品既不是也不可取代安全防护装置,它不具有避免或减少面临危险的功能,只是当危险来临时起一定的防御作用,必要时,可与安全防护装置配合使用。(2)作业场地与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作业场地是指利用机械进行作业活动的地点、周围区域及通道。作业场地与工作环境的安全要求如下:①机器布局应方便操作,机器之间、机器与固定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通道宽敞无阻,充分考虑人和物的合理流向,满足物料输送的需要并有利于安全。②作业场地不得过于狭小,工、卡、量具应按规定摆放,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平稳,防止坍塌或滑落。③地面平整,无坑凹,无油垢水污,废屑应及时清理;室外作业场地应有必要的防雨雪遮盖;有障碍物或悬挂突出物,以及机械可移动的范围内应设防护或加醒目标志。④保证足够的作业照明度,满足通风、温度、湿度要求,严格控制尘、毒、噪声、振动、辐射等有害物,使其不得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3)安全管理措施。它包括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对设备(特别是重大、危险设备)的安全监察等。由用户采取的安全措施对减小设计的遗留风险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些措施与技术措施相比,可靠性相对较低,它们都不能用来代替在设计阶段可用来消除危险、减小风险的措施2答:1.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被搬运的物料个大体重(一般物料均上吨重)、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包括成件、散料、液体、固液混合等物料),起重搬运过程是重物在高空中的悬吊运动。2.起重作业是多种运动的组合四大机构组成多维运动,体形高大金属结构的整体移动,大量结构复杂、形状不一、运动各异。速度多变的可动零部件,形成起重机械的危险点多且分散的特点,给安全防护增加难度。3.作业范围大金属结构横跨车间或作业场地,高居其他设备、设施和施工人群之上,起重机带载可以部分或整体在较大范围内移动运行,使危险的影响范围加大。4.多人配合的群体作业起重作业的程序是地面司索工捆绑吊物、挂钩;起重司机操纵起重机将物料吊起,按地面指挥,通过空间运行,将吊物放到指定位置摘钩、卸料。每一次吊运循环,都必须是多人合作完成,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发生意外。5.作业条件复杂多变在车间内,地面设备多,人员集中;在室外,受气候、气象条件和场地限制的影响,特别是流动式起重机还涉及地形和周围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总之,重物在空间的吊运、起重机的多机构组合运动、庞大金属结构整机移动性,以及大范围、多环节的群体运作,使起重作业的安全问题尤其突出。3答。第一,事故大型化、群体化,一起事故有时涉及多人,并可能伴随大面积设备设施的损坏。第二,事故类型集中,一台设备可能发生多起不同性质的事故是不常见的。第三,事故后果严重,只要是伤及人,往往是恶性事故,一般不是重伤就是死亡。第四,伤害涉及的人员可能是司机、司索工和作业范围内的其他人员,其中司索工被伤害的比例最高。文化素质低的人群是事故高发人群。第五,在安装、维修和正常起重作业中都可能发生事故。其中,起重作业中发生的事故最多。第六,事故高发行业中,建筑、冶金、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等部门较多,与这些部门起重设备数量多、使用频率高、作业条件复杂有关。第七,起重事故类别与机种有关,重物坠落是各种起重机共同的易发事故,此外还有桥架式起重机的夹挤事故,汽车起重机的倾翻事故,塔式起重机的倒塔折臂事故,室外轨道起重机在风载作用下的脱轨翻倒事故以及大型起重机的安装事故等。4答:正常使用的起重机,每个班次都应对制动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制动器关键零件的完好状况、摩擦副的接触和分离间隙、松闸器的可靠性、制动器整体工作性能等应保证灵敏无卡塞现象。每次起重作业(特别是吊运重、大、精密物品)时,要先将吊物吊离地面一小段距离,检验、确认制动器性能可靠后,方可实施操作。制动器安全检查重点是;(1)制动轮的制动摩擦面不应有妨碍制动性能的缺陷或沾染油污;(2)制动带或制动瓦块的摩擦材料的磨损程度;(3)制动带或制动瓦块与制动轮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应小于理论接触面积的70%;(4)制动器应有符合操作频度的热容量,不得出现过热现象;(5)控制制动器的操纵部位(如踏板、操纵手柄等),应有防滑性能;(6)人力控制制动器,施加的力与行程不应大于表1的要求,超过要求应作必要的调整。要求操作方法施加的力/N行程/mm一般宜采用值手控100400脚踏120250最大值手控200600脚踏300300表1人力控制制动器的控制力与行程
本文标题:起重设备安全考试试题(B卷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7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