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xxxxxxxxx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指导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xxxxxxxx工程项目监理部xxxxxx年xxxxx月xxxxx日xxxxxxxxx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2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监理工作依据三、有限空间作业前危险源辨识及安全条件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工作要求五、监理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附件一:建设工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附表二: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表AQ-C6-5xxxxxxxxx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3有限空间是指在密闭或半密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如:深基坑的肥槽、地下工程、隧道、管道、容器等。由于有限空间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盲目施工就很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为切实加强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施工的安全监理工作,特编制本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2工程地址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监理单位6施工总包7专业分包单位8有限空间施工概况9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条件10作业面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二、监理工作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4、《北京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京建施〔2009〕521号5、《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有限空间作业承发包安全管理的通知》京安办发〔2011〕30号6、关于转发《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置信息公示牌的通知》的通知(京建发〔2012〕279号)7、《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888、监理规划和《项目安全监理方案》xxxxxxxxx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4三、危险源辨识及有害气体检测指标1、危险源辨识结合施工现场有限空间实际情况,首先要识别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具体如下:有限空间种类有限空间名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密闭设备冷藏箱、管道、水箱缺氧烟道、锅炉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地下有限空间地下工程、地下管道、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缺氧,硫化氢(H2S)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地下室、电缆沟、隧道缺氧2、危险有害气体检测指标2.1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部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施工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现场没有检测仪器设备或检测仪器设备损坏无法正常使用时,也可向有限空间内投放鸡、狗等小动物,来检测施工作业面是否安全。2.2检测指标应当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值、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5ppm)。检测工作应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可由施工单位自行检测,检测时应认真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表AQ-C6-5),相关人员签字;临时作业或施工单位缺乏必备检测条件时,也可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并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3、严格审查承包单位安全条件3.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备设施1)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氧气,可燃气体检测分析仪;2)机械通风设备;3)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4)应急通讯工具;xxxxxxxxx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55)安全绳、安全带、三角架、安全梯等;6)安全护栏及警示标志牌;7)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3.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4)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5)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3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委托从事化粪池(井)、粪井、排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含污水井、雨水井、提升井、闸井、格栅间、集水池等)运行、保养、维修、清理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活动时,发包单位应审查承包单位是否具备地下有限空间现场监护人员特种作业资格操作证书。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工作要求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1.1有限空间作业的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前向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机构、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取得施工现场区域内涉及地下管线的详细资料,并移交施工单位,办理移交手续。同时应设专人对直接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进行协调和管理。1.2施工现场总承包单位委托专业分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分包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存在多个分包单位时,总承包单位应对进行统一协调、管理。1.3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管理制度;3)保证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4)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xxxxxxxxx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65)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1.4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审批和专家论证等工作,并督促、检查实施情况。1.5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各项规定、规范的落实情况,有限空间作业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情况以及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检测、维护等情况。1.6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严禁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作业负责人职责:掌握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即终止作业。2)作业人员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3)监护人员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批准的人员进入。1.7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实行作业审批制度,填写《建设工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附件),报项目负责人审批。未经审批的,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1.8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防护装备应妥善保管,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安全有效。1.9人工挖(扩)孔桩作业的施工单位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进行签字审批和专家论证。人工挖(扩)大孔径桩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北京地区大直径灌注桩规程》(DBJ01-502-99)和本规定有关要求。作业前强制通风不得少于30分钟,作业中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强制通风。监护人必须进行现场监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绳索,每班作业不得超过2小时。xxxxxxxxx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71.10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1.11作业单位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在作业现场设置作业单位信息公示牌。信息公示牌应与警示标志一同放置现场外围醒目位置。同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包含信息公示牌相关内容的工作证件,现场监护人员应持有限空间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并佩戴标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字样的袖标。信息公示牌内容:作业单位名称与注册地址,主要负责人姓名与联系方式,现场负责人姓名与联系方式,现场作业的主要内容。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管理2.1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必须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并经检测符合要求后,重新进行审批,方可继续作业。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2.2根据检测结果,施工单位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对作业环境危害情况进行评估,制定预防、消除和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危害评估依据为《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份:化学有害因素》(GB/Z2.1)和《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2.3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2.4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2.5当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或爆炸性粉尘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按上述要求进行“检测”和“通风”,并制定预防、消除和控制危害的措施。同时所用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器等。2.6呼吸防护用品的选用应符合《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的要求。缺氧条件下作业,应符合《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要求。2.7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应当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应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作预防性防护。xxxxxxxxx工程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83、安全教育3.1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每年应对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应有记录,参加培训的人员应签字确认。3.2有限空间作业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安全生产部门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处理、救护方法等。五、监理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1、监理工作内容:1)项目监理部应对施工现场有限空间施工作业的专项方案进行审核,未经审核严禁施工单位擅自施工。人工挖(扩)孔桩作业的施工单位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进行签字审批和专家论证。2)要求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单位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防护装备应妥善保管,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安全有效,监理应抽查通风、检测设备及防护装备使用情况。3)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实行作业审批制度,填写《建设工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报项目负责人审批。未经审批的,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4)抽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及现场监护人员特种作业资格操作证书。5)监督施工单位或检测机构对有限空间作业区进行危害因素检测,检测时应认真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表AQ-C6-5),相关人员要签字。6)对有限空间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2、安全监理工作方法及检查要求2.1日常巡视。安全监理人员每日对施工现场有限空间进行巡视时,应抽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及现场监护人员特种作业资
本文标题: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4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