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高三地理课件高三地理热点问题探究高三地理课件
专题九热点问题探究知识整合……………………………………………(3)触类旁通……………………………………………(4)随堂训练……………………………………………(10)返回目录知识整合一、热点问题的复习方法二、世界热点地区及热点问题三、中国时政热点例1第六次全国铁路大提速将在2007年4月18日正式施行。据此回答(1)~(3)题。(1)第六全国铁路大提速体现了现代交通发展的()A.网络化B.高速化C.专业化D.集团化返回目录触类旁通(2)图示省有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有效改善了川江的航运条件,缓解了图中哪条铁路的运输压力()A.①B.②C.③D.④(3)图中铁路纵向密度较大,横向密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山脉南北纵列,横断东西交通B.有发达的长江航运C.东西部经济差异较小,不需太多铁路D.西部地区有自然保护区,修铁路会破坏保护区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解析]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在高考中与此有关的内容,如青藏铁路、第六次铁路大提速等热点内容是高考的重点,通过交通运输的建设考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考查重大工程所在区城的自然地理特征等。第六全国铁路大提速体现了现代交通发展的高速化趋势。三峡工程的兴建,使大坝上游河段水位抬升,流速变缓,有效改善了川江的航运条件,缓解图中襄(襄樊)渝(重庆)铁路运输的压力。图中铁路纵向密度较大,横向密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横向(东西方向)有发达的长江航运,长江的运输能力相当于三条铁路的运输能力。[答案](1)B(2)D(3)B返回目录触类旁通例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江,最终流入海。(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作用下形成的。返回目录触类旁通(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单项选择)A.贵州省B.云南省C.青海省D.西藏自治区(5)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6)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解析]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六国,是一条国际河流,湄公河区域是近几年来经济合作和开发比较热的地区,流域内的六国领导人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召开了多次协商。湄公河次区域内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形地势、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与我国云南等地水乳交融。[答案](1)③澜沧南(2)山河相间侵蚀(切割)(3)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4)B(5)甲丙丙(6)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一、单项选择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3题。1.由表中分析可以看出()A.B.甲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乙国的10C.甲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D.丙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甲、乙、甲国乙国丙国丁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20089521824533578900每万元GDP耗水量(m3)50455143872881344[答案]B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解析]该题以当今的热点水资源危机问题为背景,考查本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意在培养节水意识。由图表中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最少的,约占世界的1/4,但我国每万元GDP的耗水量最大,约占美国的10倍,澳大利亚人口少,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答案]B[解析]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最高是因为技术水平低,对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循环利用率低,节水意识淡薄。2.甲国有可能是()A.美国B.C.法国D.返回目录随堂训练3.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A.加人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答案]C[解析]要建设节水型社会,降低每万元GDP耗水量,必须加大技术改造,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返回目录随堂训练材料一上海合作组织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斯坦。材料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与邻国在能源上的合作也日益加深,下图是“我国第一条境外输油管道”示意图(图1)。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面两题。图1返回目录随堂训练图24.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深居大陆内部,湖泊多为淡水湖B.图中的国家都属于上海合作组织C.丙、丁河沿岸种植了棉花和水稻D.近年,乙湖面积呈现出扩大趋势[答案]C[解析]图中所示为中亚地区,丙和丁分别为锡尔河和阿姆河。返回目录随堂训练5.图2是图1中甲山脉中段沿某一经线“七月均温随高度的变化及地形剖面图”,下列因素中造成图中所示的a、b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纬度B.C.夏季风D.[答案]A[解析]纬度因素是影响气温差异的基本因素。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据此回答下面两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6.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目前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面临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土地后备资源的不足。返回目录随堂训练7.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行为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B.参与国际合作,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答案]D返回目录随堂训练8.材料一2006年10月31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及其所属的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中标尼日利亚拉各斯至卡诺铁路现代化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3亿美元,计划新修铁路全长1315公里,设计行车时速达150公里。这是中国在非洲承建的现代化程度最高、线路长度第二的铁路工程。材料二非洲局部二、综合题(1)试从沿线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上述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哪些?(2)乍得湖是内陆湖,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饮用水源。湖区气候炎热,蒸发旺盛,却没有变成咸水湖,这是为什么?(3)尼日利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非洲有些国家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形成了单一的经济结构,如加纳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是,这种经济结构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如何改变这种经济结构?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返回目录随堂训练[答案](1)地形为山地高原,桥梁隧道多,施工难度大;北部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雨季)十分炎热,道路泥泞,施工不便;南部穿越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常受野生动物的骚扰。(2)乍得湖东北有一盆地(博德菜盆地),每当雨季(或夏季)到来,湖水会沿平时干涸的河道流入盆地。(3)石油可可种植多种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天然橡胶、香蕉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返回目录随堂训练9.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20多天的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交通、电力、通信、农业等部门造成严重的损失。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写出图中受本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部分省区的简称。①②③④(2)读长江中下游12月1日至1月31日平均气温小于1℃最长连续日数历年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一次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的低温灾害是1954-1955年B.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严重的低温、雨雪灾害的平均周期为53年C.长江中下游12月1日至1月31日平均气温小于1℃最长连续日数平均约为5~10天D.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长江中下游平均气温小于1℃最长连续日数较平均日数多出近10天(3)这次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出现的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原因是什么?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返回目录随堂训练[答案](1)①黔或贵②湘③鄂④赣(2)AD(3)①大的环境是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②具体原因是北方的冷空气南侵,与南方的西南暖湿气流在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上空连续交汇且异常稳定。(4)①北方空气干燥,南方空气湿润;②这次的灾害,多是雪凝、冻雨造成;③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4)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出现的这次灾害,气温并不比北方低,降水量比北方一些地区也少,而损失却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返回目录祝您高考成功!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课件高三地理热点问题探究高三地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2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