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讲解财政部行政政法司行政资产处二OO六年八月本办法共十章、五十六条,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管理机构及职责、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纠纷调处、资产统计报告、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作了全面规定。第一章总则本章共七条,对本办法的制定依据和适用范围,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任务、管理内容、管理原则和管理体制等作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位履行职能,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解读]本条是关于制定本办法的宗旨和依据的规定。一、制定本办法的必要性二、制定本办法的宗旨三、制定本办法的依据四、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所处地位一、制定本办法的必要性(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二)原有制度已不适应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二、制定本办法的宗旨(一)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二)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三)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四)保障行政单位履行职能三、制定本办法的依据(一)制定政府公共财产管理制度是国务院赋予财政部的职责(二)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财政部门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四、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所处地位(一)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1.经营性国有资产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3.资源性国有资产(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中所处地位第二条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以下统称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行为。[解读]本条是关于本办法适用范围的规定。一、行政单位的概念和范围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三、与行政单位相关的概念四、有些事业单位改革后将转为行政单位五、适用范围的具体界定第三条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一)经费来源的单一性(二)经费保障的优先性(三)财务管理的统一性三、与行政单位相关的概念(一)行政人员1.公务员的定义2.公务员的范围3.机关工勤人员不属于公务员范围(二)行政编制(三)行政经费四、有些事业单位改革后将转为行政单位(一)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二)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各级行政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单位的资产、行政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解读]本条是关于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的规定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概念和特征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形成渠道三、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四、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不能进行长期投资五、关于“资产”、“财产”等概念的内涵第四条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概念和特征(一)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二)资产能够用货币来计量(三)资产为行政单位所占有或者使用(四)行政单位从国家取得资产具有无偿性(五)行政单位的资产具有非经营性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形成渠道(一)行政单位利用财政性资金购置(二)国家调拨(三)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组织收入购置(四)接受捐赠三、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一)固定资产(二)流动资产(三)无形资产第四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一)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三)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四)监管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解读]本条是关于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任务的规定。一、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见附图)二、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三、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四、监管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五条处置收入管理办法处置审批办法处置环节评估资产评估办法统计报告制度清产核资实施方案统计报告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调剂使用审批办法使用环节完善配置标准配置审批办法配置环节涉密资产管理办法无形资产管理办法特殊资产管理IT资产管理办法境外资产管理办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有偿使用审批办法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框架二、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一)合理配置资产(二)推动资产有效使用第五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解读]本条是关于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容的规定。一、资产配置方面二、资产使用方面三、资产处置方面四、资产评估方面五、资产统计报告、资产清查方面六、监督检查方面七、产权纠纷调处工作方面第六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三)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解读]本条是关于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原则的规定。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原则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是以往资产管理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如何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原则(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三)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三、如何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一)资产配置环节(二)收入管理环节(三)统计报告环节(四)积极探索采用实物费用定额编制相关经费预算第七条第七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解读]本条是关于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规定。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国家统一所有(二)政府分级监管(三)单位占有、使用二、全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具体框架(见附图)财政部委托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省级财政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乡财政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县级财政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市级财政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框架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本章共四条,对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的管理职责、财政部门委托有关单位完成部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等作了规定。第八条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负责资产配置事项的审批,按规定进行资产处置和产权变动事项的审批,负责组织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统计报告、资产评估、资产清查等工作;(四)负责本级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的审批,负责与行政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五)负责本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六)对本级行政单位和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七)向本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解读]本条是关于财政部门行使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的规定。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的历史沿革二、财政部门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划分三、地方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探索四、国外公共资产管理模式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模式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的历史沿革(一)1988年以前(二)1988年到1998年(三)1998年以后三、地方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一)黑龙江省安达市的做法(二)陕西省安康市的做法(三)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做法(四)国内各地管理模式的经验(一)黑龙江省安达市的做法1.财政局牵头统一清查、收拢各单位资产2.调整和理顺管理体制3.规范资产处置程序4.进行资产运营和融资5.通过资产置换进行资产整合(二)陕西省安康市的做法1.明确管理主体2.国有产权实行统一管理3.建立资产购置预算制度4.资产处置坚持公开透明5.资产收入实行集中管理(三)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做法1.改革体制2.分类管理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4.实行“阳光化”管理5.对闲置资产进行市场化运营(四)国内各地管理模式的经验1.财政部门内部成立专门机构负责2.产权集中管理3.科学配置,规范处置4.建立调剂制度,均等配置资源5.资产统一运营,收益集中管理四、国外公共资产管理模式(一)日韩模式:由财政部直接负责政府公共资产的管理(二)德澳模式:隶属于财政部的专门机构负责联邦政府公共资产管理(三)美加模式:管理制度、资产预算由财政部负责,日常管理由独立于财政部的机构负责(四)巴西模式:由计划预算管理部的联邦资产秘书处负责日常管理(五)各国政府公共资产管理模式的经验(一)日韩模式:由财政部直接负责政府公共资产的管理1.财政部门是资产管理综合部门2.资产购置和处置由财政部门审批和编制计划3.严格的资产统计报告制度(二)德澳模式:隶属于财政部的专门机构负责联邦政府公共资产管理1.财政部下设资产管理局统一管理政府公共资产2.从形成到处置的全过程资产管理3.政府办公用房和设施设备市场化管理模式(三)美加模式:管理制度、资产预算由财政部负责,日常管理由独立于财政部的机构负责1.联邦政府的公共资产由专门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理2.严格的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3.车辆及房产的集中化、专业化管理4.闲置资产处置的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管理(四)巴西模式:由计划预算管理部的联邦资产秘书处负责日常管理1.巴西联邦政府公共资产的主管机构为联邦资产秘书处2.巴西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对公共资产的保护和管理3.资产购置与处置的管理4.资产的使用及收入管理5.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五)各国政府公共资产管理模式的经验1.财政部门主导2.专门机构负责3.法规健全,管理规范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模式(一)财政主导的管理体制(二)集约化的管理方式(三)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五)专门化的管理机构(六)法制化的管理规则第九条第九条行政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一)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负责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二)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三)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采购、验收、维修和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四)负责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的报批手续;(五)负责与行政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的具体监督管理工作并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六)接受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报告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解读]本条是关于行政单位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的规定。一、财务会计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关系二、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关系三、行政单位内部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关系第十条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工作交由有关单位完成。有关单位应当完成所交给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向财政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的完成情况。[解读]本条是关于财政部门委托有关单位完成部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规定。一、现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二、委托中介机构完成具体事务性工作三、财政部门与有关单位的关系第十一条一、现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一)财政部门内部职能机构分管(二)委托主管部门分管部分工作(三)委托专门运营机构进行具体管理第十一条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应当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解读]本条是关于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规定。一、省级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二、省以下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三、各部门、各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的情况四、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和人员第三章资产配置本章共六条,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原则、配置标准、报批程序、政府采购、账务处理等作了规定。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严格
本文标题:《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0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