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企业管理人员成就动机与归因风格的关系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企业管理人员成就动机与归因风格的关系姓名:李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指导教师:孙远刚20040601企业管理人员成就动机与归因风格的关系作者:李冰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相似文献(7条)1.学位论文朱静商业零售业员工成就动机和归因风格关系研究2006本研究为了帮助商业零售企业制定更有利于促进销售业绩的对于营业员的培训和激励方案,对营业员进行了有关个人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以及在面对以往业绩成败时归因风格的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对目前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的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将问题集中在如何找到有利于促进销售业绩的对于营业员的培训和激励方案中来;2、采用余安邦、杨国枢的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理论及Weiner的归因理论,对样本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客观描述了目前商业零售企业营业员的成就动机取向和其归因风格的现状特征并基于该特征向商业零售企业的管理人员提出了归因风格培训的方向:在作为被试的营业员群体中,对个人取向的成就动机和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没有明显偏好,因此,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作为被试的营业员在面对成功或失败的销售业绩时,更偏好于作外部稳定的归因,即将问题归因于任务难度方面,而不反思自己工作的努力程度,因此需对他们进行更加积极的归因风格的引导和训练;在作为被试的营业员群体中,低年龄组比高年龄组的营业员更倾向于作“个人努力”维度上的归因,因此,作为提供被试的商业零售企业需加强对高年龄组营业人员积极归因风格(即作“个人努力”方向归因)的训练。3、探讨了营业员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两个维度上的成就动机与其归因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成功和失败的不同情境中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与内部不稳定和内部稳定的归因风格的交互作用。由于个人取向成就动机比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可以更有效地引导营业员进行内部不稳定归因,即个人努力维度上的归因,所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以激发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为目标的业绩考核激励机制可以使他们在面对以往成功或失败的业绩时在工作中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为。通过本研究工作,帮助商业零售企业管理人员具体了解了其营业员的成就动机及归因的基本状况,科学地确定了今后对于营业员培训和实行激励措施的基本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将成就动机的研究扩展到了商业零售企业中,同时也丰富了对于“中国人以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为主”和“中国人倾向于环境归因”的观点的实证探讨。2.会议论文李福军.王晖.施昕强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007归因风格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评价,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从归因风格对大学生成就动机、自信心树立、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简要分析了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学位论文魏祥迁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成就动机及其与社会支持和归因风格的关系2001该研究探讨了不同层次、年龄、性别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成就动机的特点,及其社会支持、归因风格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以便为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成就动机的培养与开发提供依据.该研究被试来自山东省国有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被试共涉及山东省43家大中型国有企业115名管理人员.研究采用了三个标准化心理量表作为研究工具:社会支持量表(SSRS)、成就动机量表(AMS)、多维度一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运用2×2×2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各研究变量进行了处理.该研究的结论如下:1.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成就动机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而其在年龄与层次上有明显的差异.具体情况是:青年管理人员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中年管理人员的成就动机水平,高层管理人员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低层管理人员的成就动机水平.2.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成就动机不存在性别与年龄、年龄与层次以及性别与层次等方面的交互作用.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成就动机与其社会支持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归因风格呈显著的负相关.4.社会支持和归因风格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就动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期刊论文沈丽英浅谈归因训练与幼儿成就动机的培养-早期教育2003,(6)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乐意去做自己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事,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动因;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结论,并以此作出理解、预料和控制今后行为的依据.培养幼儿的成就动机,有助于幼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向上,不断迈向成功.通过归因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消除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进而提高幼儿的成就动机水平.我的做法是:5.学位论文韦炜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的关系研究2008反事实思维是人们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并在心理上构建一种原本可能出现而实际未出现的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它是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人们的情绪、态度、预期和因果判断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反事实思维除了受事件本身性质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个体的情绪状态、动机水平、归因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理论被称为“目标指向理论”。归因方式,也称“归因风格”,是个体在过去经验和当前期望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事件或行为以一种相似的或习惯性的方式做出原因推理的倾向性。它是个体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本研究拟在“目标指向理论”的指导下对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能为丰富反事实思维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和情绪调节的实践做一点贡献。本研究由前测和三个系列研究组成。前测主要是检验归因方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正式研究包括三个部分。研究一运用考试故事探讨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在成就动机事件中的关系。研究二运用人际交往故事探讨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在人际交往事件中的关系。研究三运用自我报告法探讨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在生活事件中的关系。其中研究一和研究二各通过两个子研究分别讨论归因方式与自发性和非自发性反事实思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成就动机事件中,归因方式对反事实思维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归因方式个体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和类型均存在显著差异,消极个体产生更多的反事实思维,并且在类型上也比积极个体产生更多自我导向和行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2)在人际交往事件中,虽然归因方式对反事实思维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可是对反事实思维类型的影响是显著的,消极归因个体产生更多自我和行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积极个体产生更多情景导向的反事实思维;(3)自我报告法和故事法,尤其是成就动机故事,在研究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关系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都表现出了归因方式对反事实思维数量和类型的影响,消极个体产生更多的反事实思维及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4)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的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了“目标指向理论”,反事实思维与个体归因方式等认知因素有关;(5)自发和非自发方式引导的反事实思维在数量和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一般而言,自发方式下产生的反事实思维数量更多,类型差异更显著。6.期刊论文彭洁归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9)归因会对学生的情绪反应、成功期望、成就动机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归因训练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意向;引导学生正视挫折,进行客观准确的失败归因;分析归因风格并进行区别对待;培养学生积极归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坚持性.7.学位论文林琳不同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业情绪的教育实验研究2009学业情绪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和课外学习过程中以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学业情绪与成就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业情绪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前沿热点。本研究选取天津科技大学二年级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教育实验的研究方法,探讨传统教学方式、引入归因训练干预以及情绪调节模式等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变化。经过研究证实,实施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对于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情绪没有明显的效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被试实施有效的归因训练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减少消极的学业情绪,促使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有效的归因训练干预对改善大学生学业情绪中厌烦、失望、兴趣、放松、自豪、焦虑以及气愤等七个维度的结果作用显著,而羞愧、希望以及愉快等三个维度前后测的结果虽有不同的变化,但其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实施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发展,避免产生消极学业情绪,特别是在厌烦、愉快、兴趣、焦虑和羞愧五个维度上的作用更加明显,而失望、放松、自豪、希望和气愤五个维度上没有出现很大的改观。比较而言,归因训练干预组对失望维度的影响好于其他两组,而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组对愉快维度的调节效果好于其他两组。研究结论认为:(1)不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业情绪影响不同。主要体现在传统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业情绪影响不明显,归因训练干预在失望维度上效果较好,而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愉快维度上效果好于其他组。(2)有效归因训练干预可以优化大学生的归因风格,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情绪。(3)情绪调节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学业情绪趋于健康方向发展。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6cc833a2-72ff-428e-8987-9dfe00c14680下载时间:2010年9月27日
本文标题:企业管理人员成就动机与归因风格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