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中化学选修四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选修四月考试题(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5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燃烧热B.1mol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C.1molH2燃烧生成气态H2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H2的燃烧热D.相同条件下,1mol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和O2化合生成1mollH2O(l)放出的数值相等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221H(g)O(g)2══2HO(g)H241.8kJ/molB.423CH(g)O(g)2══2CO(g)2HO(l)H607.3kJ/molC.242CH(g)3O(g)══2CO2(g)+2H2O(l)H1411.0kJ/molD.H(aq)OH(aq)══2HO(l)H57.3kJ/mol4、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v(A)=0.15mol/(L·s)②v(B)=0.6mol/(L·s)③v(C)=0.4mol/(L·s)④v(D)=0.45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5、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相等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6、对于可逆反应A(g)+B(g)C(g);△H<0,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C%)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7、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A.0.50mol/LB.0.60mol/LC.0.45mol/LD.0.55mol/L8、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该反应的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K值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B.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2v逆(Z)C.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D.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9、反应2A(g)2B(g)+E(g)Δ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减小,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压B.减压C.减少E的浓度D.降温10、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ΔH=-905.9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molNH3和5mol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905.9kJB.平衡时v正(O2)=v逆(NO)C.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D.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降低11、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定温度下,在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2O5(g)4NO2(g)+O2(g)Δ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20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0.1mol/(L·s)B.10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20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12、根据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甲进行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正反应吸热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C.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可用图乙表示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13、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14、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3H9O4N2B.CH3(CH2)2CH3与CH(CH3)3具有不同数目的一氯代物C.在一定条件下,乙酸、氨基乙酸、蛋白质均能与NaOH发生反应D.石油的裂化、裂解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液化则属于物理变化16、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K=0.1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ABCD研究目的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平衡体系中增加N2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示意图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17、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18、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210)(4ccc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19、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键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1molN4(g)生成N2(g)的ΔH为()A.-882kJ/molB.+441kJ/molC.+882kJ/molD.-441kJ/mol20、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x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kJ•mol-1S(s)+2K(s)=K2S(s)ΔH2=bkJ•mol-12K(s)+N2(g)+3O2(g)=2KNO3(s)ΔH3=ckJ•mol-1,则x为()A.3a+b-cB.c+3a-bC.a+b-cD.c+a-b21、萤火虫发光原理如下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互为同系物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C.均可与碳酸氢钠反应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2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ΔH=+49.0kJ/mol②CH3OH(g)+1/2O2(g)=CO2(g)+2H2(g)ΔH=-192.9kJ/mol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图表示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B.可推知2H2(g)+O2(g)=2H2H=-483.8kJ/molC.1molCH3OH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92.9kJD.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23、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24、25°C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12.5%B.25%C.50%D.75%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5、(14分)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为许多种,如标准燃烧热和中和反应反应热等。(1)下列ΔH表示物质标准燃烧热的是________;表示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是________。(填“ΔH1”、“ΔH2”、“ΔH3”等)A.2H2(g)+O2(g)===2H2O(l)ΔH1荧光素SHOSNCOOH…………→SHOSNO氧化荧光素ATP→荧光酶+光→O2-CO2B.C(s)+12O2(g)===CO(g)ΔH2=-Q1kJ·mol-1C.CH4(g)+2O2(g)===CO2(g)+2H2O(g)ΔH3D.C(s)+O2(g)===CO2(g)ΔH4=-Q2kJ·mol-1E.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2)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3)根据题(1)中B、D判断1molCO(g)完全燃烧的ΔH=。(4)反应E的ΔH6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实验中直接测定的数据是;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6、(12分)汽车尾气里含有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ΔH0,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1)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2的反应速率为。(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填字母序号)。A.消耗1molN2同时生成1molO2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2v正(N2)=v逆(NO)(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mol/L、4.0×10-2mol/L和3.0×10-3mol/L,此时反应(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27、(14分)可降解聚合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选修四月考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3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