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640#——外国档案管理
外国档案管理1一、填空题:1.外国档案界大多认为档案起源于(奴隶社会)。2.德国早期的档案学者(克伯·冯·拉明根)在其著作《论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一书是提出,登记室是“君主的心脏、安慰和珍宝”。3.最早实行档案开放原则的国家是(法国)。4.文件和档案是同一事物在其不同运动阶段上(价值形态)变化的体现。5.行政官员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档案学者(詹金逊)。6.(戴维.比尔曼)被誉为是“当代论述电子文件最富于想象力的学者”。7.现代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已经定型为集中式与(分散式)两大类型。8.档案领域开始国际合作的真正起点是(191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图书与档案人员国际大会。二、名词解释:1.主体模式指国家没有设立档案事业领导中心,国家档案事业系统的组成以档案馆为主体,各类档案机构各自为政;国家档案事业大多通过档案法规来约束或档案学术机构来协调。2.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于1950年8月,是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非政府间国际专业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专门组织对档案工作进行管理3.限制利用通过规定利用日期或总体上拒绝利用的一般或特定条例,对查阅文件‘档案,个人文件或特定类型信息作出的限制。三、简答题1.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变革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1)对档案自身的影响;(2)对档案管理的影响;(3)对档案机构、档案人员和档案学理论的影响2.简述迈斯奈尔关于档案鉴定的六条原则。决定必须尽可能当机立断;必须避免过激行动;不要以过于抽象的概念作为价值标准;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供某种暂时目的所使用的案卷,一旦目的达到,都要销毁;关于一个永久性机构成立经过的案卷一般应保存。3.试析宏观鉴定论的共同点及不足之处。共同点:它们都把档案鉴定提升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都认为档案价值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们都超越了传统鉴定理论中的价值标准,转而强调职能鉴定标准不足:在实现操作层难以具体化,要将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鉴定标准难度大,容易造成浮泛、粗放的鉴定结果。四、综合论述题1.试述《荷兰手册》的主要贡献及其局限性。贡献:一、面奠定了来源原则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提出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核心观点,另一方面,提出全宗内的档案整理系统必须以形成机关内部组织机构的编制为基础。二、推动了来源原则的广泛传播。,可以说,是荷兰手册推动来源原则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局限:忽略了个人这一主体,反映了作者的历史局限性外国档案管理2一、填空题1.(国家档案库)是奴隶制时期档案馆库发展到最高水平的标志。2.(年龄鉴定论)是德国档案学家迈斯奈尔最著名的论断。3.法国在档案工作改革中颁布的(穑月七日档案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档案大法。4.美国档案事业的总体特色是(全局分散但中央集中的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5.(14号通令)被称为尊重全宗原则的出生证。6.英国档案学家詹金逊在档案学上的代表作是(1922)年出版的《档案管理手册》。7.1821年成立的(法国档案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高等档案教育机构,被誉为“第一代档案学院”。8.国家不设立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统一掌管全国的档案工作,中央和地方的档案工作实行分权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这是一种(分散式)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二、名词解释1.中心模式指国家以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为指挥中心,负责对整个档案事业进行管理和控制。2.登记室原则一是国家机密档案馆整理馆藏首先按照来源分类,保持档案与形成机关的来源联系,二是档案馆还要保留档案在形成机关业务过程中的原始顺序和整理标记。3.文件连续体理论以澳大利亚档案学者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了“文件连续体理论”,试图以此取代文件声明周期理论的专业地位。构件了一个多维坐标体系来描述文件的运动过程。三、简答题:1.简述古代档案馆库的性质和特点。附属性;封闭性;世袭性或连续性;馆藏对象的混合性;门类单一性;分散性2.简述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关系。文件管理是档案管理的前提;档案管理是文件管理的延伸和发展;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工程;档案部门和人员的参与,是文件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文件管理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又各自独立的关系;3.简析外国档案教育的共同特点。教育层次较高;教育制度严格规范;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质量由细节体现;教学节奏紧张有序;继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4\简述法国档案事业的总体特点。四、综合论述题:1.综合评述文件中心的性质、任务及其优越性。性质:过渡性或者说中间性,它介于文件形成机关和档案馆之间,是连接机关与档案馆的“中间站”任务:保管、服务、处置。优越性:经济实用;交接简便;三个不变;服务快捷;安全保管;保证质量外国档案管理3一、填空题:1.德国早期的档案学者拉明根在其著作(论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一书是提出,登记室是“君主的心脏、安慰和珍宝”。2.(档案开放原则)被誉为“档案的人权宣言”。3.(法国)在档案工作改革中颁布的“穑月七日档案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档案大法。4.行政官员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档案学者(詹金逊)。5.德国实行的是(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6.档案领域开始国际合作的真正起点是(191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图书与档案人员国际大会。7.俄罗斯采用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综合鉴定法)和系统鉴定法。8.《末日审判书》是(英)国的珍贵档案。二、名词解释:1.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指的是全国的档案事业统一接受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领导或监督,地方档案机构接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2.非终极性机关档案馆暂时保存机关档案的场所,其馆藏还要想国家档案馆移交。3.《荷兰手册》1898年荷兰三位学者合著的《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简称荷兰手册三、简答题:1.简述法国档案工作改革的重大意义及其深远影响。第一,它揭开了世界档案史近代时期的序幕,第二,开创了依法治档、依法建档的历史,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档案立法提供了榜样。第三,作为资产阶级档案工作改革的先锋,带动了欧洲其他国家陆续开展了资产阶级档案工作改革,导致欧洲国家的档案工作也步入了新的时期。2.试析宏观鉴定论的共同点及不足之处。同上3.简述美国档案事业的总体特点。是一种全局分散但中央集中的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四、综述题:1.综合评价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的专业背景、内容及意义。专业背景:基本因素:文件数量急剧增长推动因素:文件管理的出现及其专门化直接因素:文件中心的建立基本内容: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由于文件价值形态的变化,这一完整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文件在每一阶段因其特定的价值形态而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管理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意义: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为文件全过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的阶段变化,为文件的阶段式管理提供了实践原则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过程的前后衔接和各阶段的相互影响,为实现从现行文件到档案的一体化管理,为档案部门或人员对文件进行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外国档案管理4一、填空题:1.最早实行档案开放原则的国家是(法国)。2.外国档案界大多认为档案起源于(奴隶社会)。3.1821年成立的(法国档案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高等档案教育机构,被誉为“第一代档案学院”。4.职能鉴定论的提出者是波兰档案学者(卡林斯基)。5.(澳大利亚)档案学者弗兰克·阿普沃德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种名称全新的“文件连续体理论”。6.档案领域开始国际合作的真正起点是1910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图书与档案人员国际大会。7.法国实行的是(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8.韩国官方最主要的档案和文件管理机构是(政府记录保存所)。二、名词解释1.单一型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国家只设立一个中央级的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统管全国的档案事业。2.新型档案除传统纸质载体以外的各种材料制成的档案,包括照片档案、影片档案、录音磁带档案、缩微胶片档案、计算机磁带、磁盘和光盘档案等3.总统图书馆收藏美国总统任职期间形成的文件及其他文献资料、文物、礼品纪念品的专门机构。三、简答题1.档案利用的类型有哪些?实际利用、学术利用、普遍利用2.简述新型档案的特点。3.简述外国档案法规建设的发展趋势。4.简述法国档案事业的总体特点。四、综合论述题1.综合评述北美国家提出的“新来源观”
本文标题:640#——外国档案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7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