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信息经济学绪论不对称信息理论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信息系统信息产业绪论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信息、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以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信息经济学产生仅40年的时间,但引起了经济学界、信息学界和情报学界等学科领域学者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兴趣。1982、1994、1996、2001年4次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信息经济学家。国内外许多著名高校的经济、信息类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都开设了信息经济学课程。由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来自经济学界和信息科学界的各个相关领域,而且又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研究各自关心的信息经济问题,因而使得信息经济学研究范围和领域很难统一,信息经济学的有关文献和成绪论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果给人以复杂纷纭、内容迥义的感觉,信息经济学的内容也千差万别。我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许多从事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中青年专家。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本信息经济学中文版著作问世,风格迥异,带有明显的专业偏重性,因此要挑选一本合适的教材实属不易。绪论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国外信息经济学研究和发展概况1.信息经济学的形成阶段(1959~1969)①1961年施蒂格勒(J.Stigler)(美)批判了传统经济理论中完全信息的假设,将信息作为经济活动的要素和经济运行的机制加以研究;探讨了信息成本、信息对价格、工资及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提出信息搜寻的概念。②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F·Machlup美)出版《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确定了知识产业的范围及其类型划分,分析了知识生产和分配的经济特征和经济规律,阐明了知识产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信息经济学的发展阶段(1970~1978)①1970年乔治·阿克洛夫(George·Akerlof)(美)柠檬理论(二手车市场)指出信息不对称性可导致市场上的逆向选择;论文《次品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被认为是对信息经济学文献作出最大贡献的单篇文章。②阿罗(1971、1973、1974、1979美)对信息成本、信息的经济价值、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非对称信息与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风险转移等信息经济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讨论;80年代后,又继续研究厂商的信息结构、代理人经济学等信息经济问题。③詹姆斯·莫里斯(1971、1972、1974、1976英)在维克里研究基础上更加完整地解决了所谓最优所得税等经济激励机制问题;开创性地建立起委托—代理人关系的基本模型。④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Spence1973、1974)阐述了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知情方有动机通过代价高昂的可观察措施,向不知情方发出私人信息信号,以改善自己的市场状况。⑤桑福德·格罗斯曼(1975、1976)⑥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Stiglitz1976、1979)⑦马克·波拉特(1977)3.信息经济学的大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1976年美国经济学会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1979年首次召开了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会议,1983年《信息经济学和政策》(InformationEconomicsandPolicy)国际性学术杂志创刊。8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90年代以后,信息经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断受到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审视,并得以修正和完善;有关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的研究,国际信息贸易与其相关的投资、金融等问题的研究,以及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急剧。二.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9年8月成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同时举行了全国信息经济学学术研讨会。90年代,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领导了一系列全国学术活动。①信息系统建设的经济问题;②信息产业发展问题;③信息市场培育与管理问题;④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问题;⑤信息革命对经济与管理的影响问题;⑥信息经济及其管理问题;⑦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问题;⑧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问题。近五六年来,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有三个特点:①从信息系统经济问题的研究扩展到信息网络经济问题的研究;②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理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③从单一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研究扩展到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信息经济问题的研究。绪论信息经济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2.信息经济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经济学问题;2.把信息当作一种要素来考察,探索其在生产、交换和消费中反映出来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客观规律;3.把信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来研究;4.研究信息产业的各种经济问题及其发展规律;5.研究信息经济的测度和信息资源的配置、开发等问题;6.研究信息对人类经济行为的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的经济研究包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问题、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问题、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问题、最优信息系统的实现问题。信息经济的研究包括: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其规律性问题;信息市场及其相关问题;信息经济的含义、测度与发展规律等问题;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中的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信息(学)与经济(学)间关系的研究包括:信息的非对称性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问题;信息在稀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问题;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信息学与经济学的相互交叉和结合问题。三.理论体系与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学科体系信息经济学的分类信息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方法绪论信息经济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信息产业(系统)经济学第一种模型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传统微观经济学传统宏观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应用信息经济学第二种模型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传统微观经济学传统宏观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应用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分支基础绪论信息经济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可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广义信息经济学和狭义信息经济学。信息产业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邮电经济学通信经济学软件经济学计算机经济学信息技术经济学R&D经济学科学经济学专利经济学知识产权经济学情报经济学出版经济学新闻经济学文化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信息投入产出经济学信息服务经济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金融信息经济学国际信息经济学广告经济学信息系统经济学狭义信息经济学广义信息经济学信息产业(部门)经济学绪论信息经济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应用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信息及其特性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与相互关系的影响,旨在借助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应用信息经济学是从研究信息产业(包括知识产业)和信息职业(包括知识职业)开始的。它主要研究信息产品(包括服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经济问题。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信息在传统微观经济学中只是一个常数,得到它不需要任何成本,在这样的前提下导出了一系列经济理论。经济学家发现信息在经济活动中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常常是不充分的、不完备的,而且是有成本的,其分布还是不对称的。因此,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改变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学原有的一些结论也需加以改变。宏观信息经济学至今还没有足够的依据能被视为一种新的宏观方法。信息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很复杂,目前研究还不多。但是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信息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这类研究,却日益增加。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家和世界信息产业、信息贸易等经济问题。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及其后果,它与理论信息经济学有重叠之处。但微观信息经济学还对信息进行经济学研究。不能把微观信息经济学完全等同于理论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也有重叠之处,但宏观信息经济学不研究企业范围的信息经济问题,因此宏观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也是有区别的。绪论信息经济学的对象、体系和方法信息经济学与信息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它们的分之学科的关系信息经济学与其相邻学科或隶属学科的关系定性研究方法。信息经济学中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类比与比较等。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法是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哈处理,得出定量结论或数学模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绪论信息经济学基础§3.信息经济学基础一.不确定性当一项经济决策产生且只产生一种可能结果时,出现的结果是确定的;当一项经济决策产生两种以上结果时,不确定性就出现了。经济不确定性分为外生不确定性和内生不确定性:外生不确定性: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范围之外的不确定性。内生不确定性: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范围之内的不确定性。二.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概率值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事件状态;不确定性是既不能确定地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事件状态。信息经济学将市场参加者的风险偏好分为三种:风险厌恶、风险爱好和风险中性。货币收益效用效用货币收益效用货币收益三.信息信息的理论定义可以近似地表述为: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degreeofknowledge)。信息数学模型在同一传递过程中,如果任意给出一个知识度S0,只要能够确定另外一个知识度Sx,那么当Sx-S0=△S0,且{△S}≤{Sx}时,△S对于S0是信息,Sx是S0的信息源,S0是Sx的信息用户;当S0-Sx=△S’0,且{△S’}≤{S0}时,△S’对于Sx是信息,S0是Sx的信息源,Sx是S0的信息用户;当︱Sx-S0︱=△S,且满足lim△S=0时,Sx对于S0,或S0对于Sx,都不能发生信息或成为信息源。四.国民经济帐户体系五.费希尔-克拉克体系六.效用及效用函数的含义效用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对策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它综合地表明局中人对风险所持的态度。不对称信息理论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信号显示与信号失灵委托-代理关系信息搜寻与选择激励机制与企业制度安排不对称信息理论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1.1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的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即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有的知识和所处的环境。不对称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由于某些参与人拥有而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不对称信息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在信息经济学中,习惯把商品分为搜寻商品(searchgood)和经验商品(experiencegood)。搜寻商品:商品的有关特性可通过用户在购买时的触摸、掂量和观察来辨别。经验商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辨别和了解其特性的商品。不对称信息理论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不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看,不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是某些参与人的知识和信息,分别称为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研究事前不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selection),研究事后不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hazard).不对称信息理论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一.逆向选择假设有这样一个二手汽车市场,有100人希望出售他们的旧汽车,同时又有100人想买旧汽车,买主和卖主都了解这些旧汽车中高质量和低质量的汽车各占50%。并且,拥有高质量和低质量旧汽车的潜在卖主的预期售价分别为2000美元和1000美元,高质量和低质量旧汽车的潜在买主的预期支付价格分别为2400美元和1200美元。1.假设信息对称且充分2.信息在买卖者之间不对称卖者拥有一阶信息和二阶信息,而买者只拥有二阶信息。
本文标题:信息经济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8149 .html